引用範例:長江這條橫亙千古的巨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古往今來,荊門山守望的長江更是有無數文人不惜筆墨讚美其恢弘的氣勢,“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則是它的真實寫照。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譯文:自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了楚地準備盡情漫遊。連綿的山脈隨著荒野的出現漸漸逝盡,隻有滔滔長江進入莽原後依舊奔流不息。月影倒映在江中像是空中飛來的天鏡,雲層變幻,猶如神秘莫測的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的水,行程萬裏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詩詞寫作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在出荊門東下的旅途中所作。沿途壯闊雄奇的景象使詩人興奮不已,因而全詩充滿了豪情和朝氣。然而,乍離家鄉遠遊,難免產生思鄉之情,“送別”之感猶在。此詩前兩句即點明詩人將渡“荊門”而遊“楚國”。中間四句寫渡荊門之所見,詩人選取“山”“江”“月”“雲”等景,構成一幅奇幻的圖畫,顯得大氣磅礴,雄健有力。
最後兩句以“送行”收尾,照應主題。詩中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句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同為詠長江的千古名句。
詩詞寫作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在出荊門東下的旅途中所作。沿途壯闊雄奇的景象使詩人興奮不已,因而全詩充滿了豪情和朝氣。然而,乍離家鄉遠遊,難免產生思鄉之情,“送別”之感猶在。此詩前兩句即點明詩人將渡“荊門”而遊“楚國”。中間四句寫渡荊門之所見,詩人選取“山”“江”“月”“雲”等景,構成一幅奇幻的圖畫,顯得大氣磅礴,雄健有力。
最後兩句以“送行”收尾,照應主題。詩中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句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同為詠長江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