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演講技能的運用(15)(1 / 3)

這裏在“因為”和“所以”後作較長的停頓,然後把聲音明亮暢快地送出去。

運用停頓可以產生一種驟然緊張的氣氛,停頓以後,聽眾繃緊的心弦也會突然放開,能讓聽眾得到一種快感,並徹悟到演講的內容和感情。這裏的“頓”是短暫的歇息,是整體之中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對聽眾的引領,是使聽眾進入演講情緒場的誘導,聽眾會拿上你交給他們的這把鑰匙去開啟演講情感的大門從而去領略演講的風采。

俄國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普列漢諾夫在日內瓦做《無產階級與農民》的演講時,台下一些無政府主義者企圖破壞,不時吹出口哨聲,其他聽眾也受到影響,麵對這些破壞者,普列漢諾夫運用頓歇技巧:“如果我們也想用這種武器,同你們鬥爭的話,我們來時就會……我們來時就會帶著冷若冰霜的美女。”把強烈憤怒的感情蓄積在停頓處,然後再爆發出來,怒指那一小撮人,收到了奇妙的控場效果。

要強調的是,停頓的時間要適可而止。如果太短,緊張的氣氛難以形成,高潮難以產生;如果太長聽眾會琢磨到你頓歇的原因,從而能理解到你停頓後高潮的意義,削弱頓歇的效果。

下列一些場合可運用頓歇手法:

1上台站定演講之前與演講完了下台之前

此時可做較長時間的停頓,且停頓時要配合態勢進行。

2讚歎、悲傷、驚訝、憤怒之時

“你太不像話了”。可在“你”後停頓;“他真是太好了”在“他”之前停頓。

3反問、設問之後

4舉例、述說另一整體內容之前

5段落之間

6當你的演講受到幹擾或得到讚美時

尤其是由於你精彩的演講,聽眾對你報以熱烈的掌聲,你一定要停下來,微笑著向著聽眾。如果聽眾的掌聲是建立在你嚴肅的幽默之上,你也可以“嚴肅”地看著聽眾。

變化語調表達情感

演講要能使聽眾產生一種“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心靈共鳴。演講者本身的情感應是灼熱的,要情發於中,情動於衷,情富於意,情融於理。要能把握好演講感情的閥門控製好演講的流量。通過語調的停連、輕重、快慢、升降技巧、語氣的控製和非言語表達的眼神、表情、動作的變化去塑造不同的感情色彩。時而輕言細語,如春風拂麵;時而聲沉語緩,像潺潺流水;時而洶湧澎湃,如大海揚波;時而如泣如訴,像秋雨綿綿。

一般來說,喜悅、激動、亢奮、緊迫等感情可運用快速、重音、升調、停頓、短句、輕鬆的方式表現;而悲傷、思索、從容、深沉、莊嚴等感情可以運用輕讀、降調、慢速、長句、沉穩等方式表達。

當然也可以更詳細點。

1“喜”的感情

氣息充足,聲音甜潤,速度偏快,聲音略重,笑肌提起,發音靠前,給人以“興奮感”。

2“怒”的感情

氣息粗重,音量增大,語速迅猛,聲音沉重,有一種“震懾感”。

3“愛”的感情

氣息柔緩,聲音自如,語速平和,快慢適中,輕重平穩,給人以“親切感”。

4“恨”的感情

氣息粗厚,出聲生硬,發音氣猛而多阻塞,有忍無可忍之氣,語速偏快,有“擠壓感”。

5“悲”的感情

氣息沉重,出聲緩慢,語速先快後慢,輕重交錯,以氣托聲,欲言又止,給人以“阻滯感”。

6“急”的感情

氣息短促,出聲緊迫,語速快捷,停頓突然,吐字有力,有一種“催逼感”。

7“懼”的感情

氣息上提,出聲不順,語速不勻輕重隨便,給人以“衰竭感”。

8“疑”的感情

氣息斷連,出聲延伸,先快後慢停連變化,語調下降,給人以“躊躇感”。

語氣的運用對情感的體現作用很大,這裏特別細說一點:平心靜氣表示陳述、慰問、教育;高聲大氣表示強調、鼓勵、憤怒、威脅;粗聲粗氣表示不滿、怨恨、駁斥;冷聲冷氣表示蔑視、敵視、挖苦、製止;唉聲歎氣表示苦惱、發泄、悲痛;忍氣吞聲表示恐懼、遺憾、緊張、無奈;泣聲悲氣表示傷感、淒清、哀愁。

“感有萬端之異,言有萬態之殊”。演講者要巧妙地運用語氣、語調,根據主題、情理、邏輯表達出豐富多彩的感情來。

增強情感力度的其他方法

反問是指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思想內容的一種形式。反問寓答案於問句之中,思想內容恰與字麵意義相反。在演講中用好反問句能加強語勢,把意思表達得更加鮮明。由於反問句帶有感歎語氣或疑問語氣,比正麵陳述更有激發鼓動力量,更能喚起聽眾的思想和激情,所以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鼓動性。

佩特瑞克在演講時很喜歡運用排比,把聽眾的情緒推向高潮:“戰爭實際上已經爆發。兵器的轟鳴即將隨著陣陣的北風而不絕於耳!我們的兄弟們此刻已開赴戰場!我們豈可以在這裏袖手旁觀,坐視不動!請問一些先生們到底心懷什麼目的?他們到底希望得到什麼?難道無限寶貴的生命,無限美好的和平,最後隻能以戴鐐銬和受奴役為代價來換取嗎?……”

演講中,設問與反問經常連用,設問、反問與排比、遞進、感歎經常套用。

古羅馬演講家西塞羅《第一篇控告卡提利那詞》的開場白:

“卡提利那,你恣意地濫用我們的耐心還要多久?你瘋狂地嘲笑我們何時才了?你肆無忌憚地炫耀自己的無恥行為有無止境?難道無論是帕拉提烏姆山崗的夜間警戒,無論是羅馬城裏的夜間巡邏,無論是全體人民的驚恐,無論是所有的高尚人的集會,無論是選擇這一受到嚴密保衛的地方作元老會場,無論是元老們的臉色或表情,都未能使你有所觸動?你難道看不出你的陰謀已被在座的人們識破而難以施展?你以為我們當中誰都不知道你昨天夜裏幹了什麼?前天夜裏幹了什麼?這兩夜你待在哪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