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2)(1 / 3)

塞肯得羅夫伯爵是個貴族,也是個傑出的學者,他有著高尚的靈魂。塞肯得羅夫伯爵既不是我的熟人,平日裏,與我們家也沒有什麼聯係,他之所以來教我的兒子,隻是因為對我兒子的才華非常欣賞,在來看我兒子的時候和我們成了朋友。他一接觸到我兒子,就非常高興,因為他發現卡爾的智力比人們傳聞的還要高。於是,塞肯得羅夫伯爵就把兒子邀請到他家裏,拿出自己的望遠鏡親自教他天文學知識。伯爵是個喜歡研究學問的人,他不僅有天文學的觀察工具,還有很多物理學和化學方麵的器材和非常多的各類書籍。他讓卡爾自由使用這些書籍和器械,這也讓卡爾學到了更多的學問。

有一次,從塞肯得羅夫伯爵家回來的卡爾顯得非常興奮,他激動地對我說:“爸爸,我今天看到流星雨了!”

小孩子總是非常好奇那些流星、彗星等自然現象,並且對它們充滿了幻想,我的卡爾也同樣如此。

看到他那麼高興,我就說:“那流星雨一定很好看吧。”

卡爾更加興奮了,說:“的確好看!那是我見到的最好看的東西了,有點像節日焰火,但比焰火要壯觀得多。”

我說:“是的,流星雨是很漂亮,我以前也見過,就像是魔法一樣,那種美麗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接著,卡爾告訴我他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的太陽、月亮還有各種恒星和行星的樣子,並不斷讚歎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的壯美。

說完後,卡爾問我:“為什麼大自然那麼美妙?”

我說:“那是上帝的傑作。不管人類多麼偉大,在自然麵前都是渺小的。我們掌握的所有知識和學問都是來自大自然。”

卡爾聽了,說:“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以後探索更多的自然秘密。”

卡爾幼年的學習時光就是在這樣的充滿各種奇妙樂趣的環境中度過的。為此,我衷心感謝上帝能為我們創造如此美好的大自然,我也衷心感謝那些幫助卡爾學習的善良的人。

兒子與我的地位平等

人們通常認為,幼兒時期的孩子隻喜歡玩耍,其實,這樣的觀點非常荒誕。實際上,從兩三歲起,幼兒就產生了研究精神。他們會向大人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並且問題越來越多且千奇百怪。當孩子有這種表現的時候,我們應該高興,因為,這表明孩子開始對世界進行思考了。然而,在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感到很厭煩。他們隻是隨便敷衍孩子幾句,從沒認真向孩子解釋過。

這是嚴重的錯誤。這種態度會打壓孩子求知的積極性。我們要知道,如果在孩子智力剛剛萌發的時候不去為他們提供適合的對象去玩耍,他們那種研究的精神就會逐漸枯萎,我相信沒有幾個父母會希望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現實中,這樣的悲劇卻常常發生。並且,當父母發現孩子上學後成績糟糕時,他們還在抱怨孩子,卻沒有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

還有一些父母不僅對孩子的提問缺乏耐心,還把自己捧得很高,給孩子帶去自己什麼都不懂,整天瞎想的感覺。這些父母要麼隨便敷衍要麼就用長輩的權威武斷地命令孩子,甚至讓孩子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觀點。這種做法更是錯誤至極。

我的一位表兄就是這樣粗魯地教育孩子的。他的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讓可憐的孩子的情況越來越糟,最後,孩子完全變了,不僅看上去身體不健康,心理也不健全了。其實,這個孩子原來和其他孩子一樣聰明可愛,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於是,他常常纏著父親問問題。但是,他的父親根本不理睬他問的問題,總是隨便應付他。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這位父親總會說:“你怎麼有這麼多問題,別來煩我,去自己玩去吧。”

盡管這個孩子被父親多次拒絕,但他的研究精神還沒有枯萎,他又一次向父親問問題,希望父親能夠幫他解答,解除他的疑惑。有一次,孩子問父親:“爸爸,為什麼太陽和月亮總是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去呢?”

父親說:“它們本來就那樣啊。”

孩子又問:“我想它們之所以這樣,一定是有原因的。”

父親不耐煩了,說:“沒有什麼原因,它們本來就那樣。你管這麼多幹什麼?”

孩子說:“可是,我想弄明白……”

也許因為這個孩子問得太多,父親感覺太煩了,就大聲嗬斥孩子:“你怎麼這麼討厭?不是已經告訴你了嗎,它們本來就是那樣,你還要問什麼?”

肯定的,這樣的回答是所有孩子都不能接受的,從那之後,這個孩子再也不問父親任何問題了,隻喜歡自己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發呆。

竟然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確是我們的極大悲哀。我們來做一個試驗,如果對某個人進行催眠,給他一些消極的幻覺暗示,那麼,他就連眼前的人和物都看不到。同樣,如果我們的教育成了這種催眠術式教育,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換句話說,我們的教育決不能讓孩子陷入消極幻覺中。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他們打開智慧之窗,讓他們能夠敏銳地看到社會中的壞事,洞察社會上的矛盾和缺陷。我們人類的理想,一定不會是像亞當和夏娃那樣,僅滿足於不知自己是裸露著身體的情況下在天堂快樂生活。

想要開啟孩子的智慧,我們就要重視孩子對世界的探索,對他們的每一個問題都耐心解答,積極回應。並且,作為父母還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權威壓抑住孩子的天性。

孩子不應該被清規戒律束縛手腳,也不應該被權威所壓抑。否則,孩子的辨別能力就會枯萎。如果沒有辨別能力,將來他也就失去了獨特見解和創造的能力。並且他的心理也會受到不良的暗示。長期生活在權威壓抑環境中的孩子,精神上也會出現缺陷。因此,為了培養孩子的辨別能力,不管我們是在言傳中,還是在身教中,我們都不能用權威壓製他們。

父母也是人,也常常犯錯誤,比如,礙於麵子,在孩子提出一個自己回答不上來的問題後,他們有時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答案,有時會嗬斥孩子來掩飾自己的無知。但我從來不這樣做。

我會鼓勵兒子提出更多的問題,並且,每次都會耐心地解釋給他,從來不欺騙兒子。在教育上,教給孩子錯誤的東西是非常讓人厭惡的,因為一個錯誤回答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一生,最初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所以,在對兒子的教育中,我不會教那些不合理或者似是而非的知識。在回答兒子的問題時,我想到的不是孩子是否能夠聽得懂,而是思考怎樣才能讓兒子在現有的思維能力下接受我的說法。因為父母如果隨便扔給孩子一個深奧的答案,因為孩子無法理解,他的疑團還是不能解開,這樣,他還會再問你,很多父母就是因為沒有解開孩子的疑問而被問煩的。

我從不因為我的兒子比別的孩子懂得多,就把自己當成權威。當兒子問到一個我不懂的問題時,我就會向他承認。比如,有一天,兒子問了我一個有關天文學方麵的問題,因為我不懂,所以,我幹脆老實地告訴他:“爸爸也不懂。”於是,我們兩個人就一起翻書,去圖書館查找資料,最後,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我們終於把這個問題弄明白了。當問題得到解答後,我還對兒子說:“如果不是你今天的提問,爸爸可能現在還不明白這個問題呢。所以,你以後要多向爸爸提問,我們一起來學習知識。”聽到這樣的鼓勵,兒子的問題越來越多,源源不絕。

當兒子再大一點兒,懂得更多知識的時候,當他再問我問題時,我不再立刻回答他了,而是先讓他自己想一想,讓他盡量自己找到答案。如果兒子想出的答案和我的不同,我也不會立刻否定,我會幫他分析,然後找到其中的錯誤。有時候,我會說:“你的答案也很有道理,可能是爸爸錯了,我們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我都堅持把兒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讓他養成不迷信權威,敢於追求真理的精神。

羅森布魯姆教授的數學教導方法

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我發現在所有的學科中,數學是最難讓孩子產生興趣的了。因為像植物學、動物學、地理學等學科的知識,我們可以在大自然中去學習,可以通過實踐觸摸去了解,能夠在遊戲中學到這些知識,如此,孩子的興趣一定高漲。而隻有數學,它是抽象學科,它隻能靠孩子的思維力來完成,對於愛玩好動的孩子來說,數學看上去非常枯燥乏味。

開始,我的兒子也不喜歡學習數學。雖然通過遊戲的方法,兒子很容易就學會了數數和數字,在買賣的遊戲中,他也很輕鬆地就學會了錢的數法,但在教他乘法口訣時,我遇到了大難題:從出生以來,兒子第一次表現出厭學。可見,孩子都不喜歡死記硬背,後來,我想辦法把乘法口訣編成兒歌讓他唱,他還是不喜歡。這讓我憂心忡忡。當時兒子才五歲,他已經學會了三個國家的語言,也學了很多動物學、植物學、地理學的知識,他在神話、曆史和文學方麵的能力已經達到了初中畢業生的水平。可是,他的數學卻很差,連基本的乘法口訣都不會。他學習上不會有偏科吧?我可不想培養出一個偏科生。我要讓孩子得到均衡發展,讓他不僅成才,還要是個幸福的人。一個片麵發展的孩子不可能獲得真正幸福。

在那段時間裏,我因為無法讓兒子對數學產生興趣而苦惱不堪。雖然孩子不喜歡數學,我也沒有強迫他死記硬背,我堅信強製的方法會傷害到孩子性格發展的。

終於有一天,在我和羅森布魯姆教授交談中,我找到了解決之道。羅森布魯姆教授是格拉彼茨牧師的好友,他是一個數學教授,他擁有非常高明的數學教學方法。

那天,我去看望格拉彼茨牧師,在他家裏我幸運地遇到了羅森布魯姆教授。

羅森布魯姆教授聽到我的擔心後,一語中的,幫我排除了這個煩惱,他說:“雖然你的兒子現在讀數學不感興趣,但他不會片麵發展的,隻是因為你的教學方法不當。因為你都無法讓教數學有趣,那學習數學的孩子自然更不感興趣了。你自己喜歡語言、音樂、文學和曆史,所以,你能非常生動有趣地把這些知識告訴給你兒子,包括教授動物學、植物學和地理學,你都有自己一套很好的方法,你兒子也就學習得非常好。但是數學,因為你自己都不喜歡,所以,更沒興趣教了,你的兒子自然也就討厭數學了。”接著,他非常熱情地教給了我一套教數學的方法。我用這套方法教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數學知識有了突飛猛進。這位熱心的學者建議我,先要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比如,把豆子和紐扣放在一個盒子裏,父子二人分別在盒子裏抓一把,然後數數看誰抓得多;也可以在吃葡萄的時候,數一數它們種子的數量;還可以在讓兒子幫女傭剝豌豆的時候,一邊剝一邊數豆莢裏麵有幾粒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