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輪到女兒演奏了。她走到鋼琴前,先做了個深呼吸,看了我一眼。我知道,女兒肯定很緊張,威廉斯的演奏讓她很有壓力。於是,我衝她點頭示意,讓她不要受外界幹擾,隻要專心演奏就好。
女兒開始彈奏了,琴聲傳來,明顯沒有平時那麼穩,也沒那麼流暢,這樣的琴聲告訴我女兒有點緊張了。果不出所料,彈奏了幾段之後,女兒彈錯了曲譜,她停了下來。我一直用支持的眼光注視著她,希望她鼓起勇氣繼續彈下去。
女兒可能聽到了我的心聲,她鼓起勇氣,重新彈起。可惜,剛彈了兩句,又出錯了。不是彈錯,就是忘了樂譜,這樣反複了好幾次還是沒能完整地彈奏下來。看得出來,她心裏有點慌了,於是,我走到她身旁。
我小聲問女兒:“你今天的狀態不太好,是嗎?”“是的,不知道怎麼回事,總是出錯。”
“要不,我們先下來休息一會兒,先讓其他小朋友彈奏吧。等你調整好了再上場。”
她看看我,又迅速看了一眼周圍的人。可能是因為發覺周圍人都在看她,她的小臉一下子紅了。看到女兒尷尬的樣子,我立刻小聲安慰說:“沒關係,女兒,他們都是我們的朋友,大家彼此很了解,沒人會嘲笑你的。你平時彈得很出色,大家都知道這個事實,他們都理解你。偶爾發揮不好很正常,不用太緊張。我們先下去休息,一會兒再接著彈,行嗎?”
女兒立刻拒絕了我,她說:“不行,媽媽,不能這樣,我不能讓大家說不我行!”
我了解女兒的脾氣,她是那種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孩子。這時,我知道自己多說無益,隻能繼續鼓勵、支持她。
“既然如此,那你先深吸一口氣,平靜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後全神貫注地開始演奏……”
我轉身離開鋼琴沒一會兒,女兒就開始彈奏了。這次她真的沒有緊張,一副全神貫注的樣子。這一次,她不但完整地彈完了整首曲子,還把自己對音樂的獨到體會表現了出來,十分感人。演奏結束後,她起身向眾人致謝時,大家都從座位上站起來,熱烈地鼓掌、喝彩,還有人不停地喊她的名字。
“維尼芙雷特……維尼芙雷特……”“太棒了,維尼芙雷特,太棒了!”
為什麼女兒突然間就能夠彈奏得那麼出色呢?後來我禁不住問了她。女兒回答說:“那麼多人在看著我,多次失誤讓我感到很慚愧。我心想,一定不能在大家麵前出醜,我必須做到最好,結果不知道怎的,我居然像被施了魔法,心情一下子放鬆了,彈得似乎比平時感覺更好。”
聽完女兒的話,我感到非常欣慰,因為讓女兒成為一個勇敢的人,一直是我的最大願望,而這次女兒在比賽中的表現,恰恰說明她達到了我所期望的目標。“我必須做到最好”,這話多麼令人激動啊。事實上,不但在音樂和繪畫方麵,在其他各個方麵,女兒一直都是用這個標準要求自己的。
讓完美轉換為成功的行動
在女兒小時候,我就讓她給自己定下較高的目標,以便她長大後取得非凡成就。我認為,隻有給自己設定高要求的人,才會有強烈的成功欲,也隻有這樣的人,才有取得非凡成就的可能。相反,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胸無大誌,那麼日後也難成大器。
起初,對於我為何要求她這麼做,女兒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多數孩子沒什麼區別,現有的成績也會讓她沾沾自喜,有時候還會在學習或其他事情上敷衍了事。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件事情,才讓她徹底改變了這種不良態度,真正懂得了高標準要求自我的重要性。
一天,和往常一樣,女兒在房間裏在擺積木玩。我不經意間從她房門前經過,看到她在搭建自己想象中的大教堂,我被那個美麗的建築吸引了。
“啊,它真漂亮,是個教堂嗎?”
“對,這是我正在建的羅馬大教堂,以前我在一本書上看見過它。”接著,女兒興致勃勃地給我講起了“大教堂”將完工後的樣子。我一邊聽著女兒的講述,一邊想象著它的樣子。雖然大教堂的建設工作仍在進行中,但已初具模樣。如此看來,女兒一定會把這份工作幹得有聲有色。
我仔細地欣賞女兒未完工的作品,無意間,我發現了一個錯誤。經驗告訴我,雖然這是個小錯誤,但卻是致命性的,整個建築工程可能會因此毀於一旦。也許是因為開始時太隨意了,女兒居然把底層幾塊最重要的積木都放在一塊塊卷起的布上。我認為,一個薄弱的“地基”,很可能是導致整座建築最終坍塌的重大禍源。
“寶貝兒,我想這個教堂蓋好後,一定會漂亮無比,不過,有個問題。”
“什麼問題?”
“底下那塊布,你再看看。”
“那個地方,怎麼啦?”
“那個地方,相當重要,但卻不平整,教堂很可能會因此垮掉。”
“啊?不會吧?”
“是的,非常有可能。因為,對於真正的建築物來說,地基才是最關鍵的。”
“那怎麼辦才好呢?”
“沒有其他辦法,隻有拆掉重新蓋。保證教堂的質量,這是你的責任。”
“那得多麻煩,將就著蓋吧!”
“話剛落地,女兒就又開始了她的工作。”
既然女兒都這麼說了,我也就沒再勸她。我想,畢竟這隻個遊戲而已,何必那麼較真呢?隻要女兒開心就好。所以,剛到嘴邊的話又被我收回了。於是,我就回到書房去忙工作了。
沒過多久,一陣哭泣聲隱隱從女兒房間裏傳出。
我一邊往女兒房間跑去,一邊尋思著,這剛才不是還好好的麼?怎麼就突然哭了呢?
等我走進女兒的房間,才明白事情的緣由。原來,女兒辛辛苦苦蓋起的教堂,如今隻見一堆廢墟,積木散落得到處都是。
“乖女兒,怎麼了?”我關切地問。
“垮了,真的全垮了!”
“怎麼會垮呢?”
“媽媽,就像你說的。”女兒邊哭邊說,“就是那塊布,就是它惹的禍,教堂屋頂我都蓋好了,它突然晃了起來,我想讓它穩住,可它還是倒了。”
“是嗎?”我並沒有當即指出她的錯誤,而是努力安慰她,“我猜可能會這樣,沒想到竟真的發生了。這實在是遺憾。”
女兒沒再說什麼,開始痛哭起來。
“維尼芙雷特,沒事兒的,不成我們就再蓋一個,你不要再傷心了。”
“可是,可是,這個教堂,我蓋了好久才蓋好的……一下子就都沒了。”女兒抽抽搭搭地說。
“沒關係的,倒了就倒了,我們哭也沒用。我覺得,你倒是應該吸取教訓,再蓋一次,說不準兒還能蓋得更漂亮呢!”
聽我這麼一開導,女兒忘記了剛剛的不快,立刻又開工了。最後,一座雄偉壯觀的大教堂果然矗立了起來,女兒還過來請我去欣賞她的“大作”。
“哎喲,這可真是座漂亮的教堂,和羅馬大教堂沒什麼兩樣,我看呀,它比羅馬大教堂還要雄偉呢。”
“真的?”女兒聽了我的誇讚,興奮得叫了出來,“媽媽,我終於明白了。”她小聲地說。
“明白了什麼?”
“您說的是。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盡量做好,絲毫不能有半點馬虎。”
“是啊,我想,你今天能明白這個道理,就是你最大的收獲。要記住,隻有努力追求完美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如何鍛煉孩子的思維
五歲時,女兒的思維已經很敏捷了。大家都誇她頭腦靈活,其他孩子更是萬分羨慕。有朋友曾這樣問:“維尼芙雷特這麼聰明,肯定是天生的吧?”“她一定是個天才吧?”這時,我總是以兩個字回答他們:“不是。”
在我看來,綜合素質大都是訓練的結果,並非全由天生。如果沒有什麼天生缺陷,而且受過正規教育,任何孩子有可能像天才一樣。
在思維靈活性的培養方麵,以多種方式解決同一問題是我最常用的方法。我覺得,這樣做,能夠使她養成全麵思考的習慣,進而培養她迅速思維的能力。
除正常功課之外,我還經常鼓勵女兒參加各種對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動,更是在她在藝術方麵的愛好上,給予了全力支持。究其原因在於,我發現,要想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最好讓他們學藝術。其實,藝術在眾多情形下,都需要依靠靈感,而非長時間的苦思冥想,因此,就很容易造就敏捷的思維習慣。
在女兒學藝術時,我經常讓她用不同方式去表現同一事物,以便盡早鍛煉女兒靈活思考能力。四歲半時,女兒已經學了一年多的繪畫,因此不僅運筆流暢,而且能夠準確把握形象和色彩,非常熟練。一次,女兒在外麵院子裏畫水彩畫,畫的內容是一棵樹和花園中的花。我在她畫得正歡時,輕輕地走到她身邊。
“維尼芙雷特,你畫得真漂亮!”
女兒聽到我的讚美,抬起來頭笑著問:“真的嗎?”
“但是……”我剛一張口,話還未完,女兒就急急打斷我,問道:“但是什麼?難道你認為有什麼地方不對嗎?”
“沒有,你畫得非常好,但在這一年裏,你畫畫的方法沒有任何改變,恐怕不會有太理想的效果。”
“什麼意思?”
“我和好幾位藝術家都認識,發現他們在創作時,總是為獲得不同的效果,不斷地變換創作手法。他們曾告訴我,總是用一種創作方法,會讓人感到厭倦,甚至還會讓自己變得遲鈍。所以,我覺得你也應該這樣做,多嚐試新手法,這樣效果可能會更佳。”
女兒聽了我的話之後,開始恍然大悟:“對呀,我也有這種感覺。雖然我畫了這麼多畫,但這些畫差別都不大。而且,雖然我現在的技能比以前熟練,但有時我會覺得畫畫已沒有最初那般吸引人了。”
“那你就用其他方法試試吧。”“可是,我不會。”
於是,我把自己知道的造型藝術表現手法告訴了女兒。讓她知道,除繪畫以外,剪紙、拚貼、雕塑等等表現手法,並告訴她具體操作過程。
女兒一聽完我的介紹,頓時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並立刻就要我去給她把這些材料買回來。翌日,在商店裏,我給她買了五顏六色的彩紙,並從裁縫店要了一些不同質地和顏色的碎布。我還給她準備好了一把小剪刀和一瓶膠水。
這些有趣的東西吸引了女兒的注意力,隻要有時間,她就在房裏擺弄它們,好像忘了其他玩具的存在。就這樣過了將近一周後,女兒興高采烈地叫上我和她爸爸到她房間裏參觀。
一走進女兒的房間,我們就眼前一亮,不禁為麵前的情景感到驚訝:房間的四壁掛滿了各式各樣的作品,有五彩繽紛的拚貼畫、古典雅致的水彩畫、還有簡潔大方的剪紙,令人目不暇接。我和丈夫特別注意到了一組以門前那棵樹為素材的作品:女兒用不同手法展現了這棵樹,每個作品都很精致,但卻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