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2 / 3)

但是人們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們提出的大人應該多陪在孩子身邊的倡議並沒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耶穌教導我們學會了寬容:“不要吹滅冒煙的蠟燭。”言外之意就是我們不必去吹一遍已經熄滅的蠟燭,那是多此一舉的,正是如此,我們也不要去吹滅孩子內心的那支蠟燭,這正是教育孩子的一項最為重要的原則。

讓孩子充分享受應有的權利

假如把社會比作是向著終點站行進的火車,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車廂中熟睡的人,乘客的睡眠狀態是前進的最大阻礙。假如情況並不是這樣的,交通工具的日益提速與我們內心的僵化之間將不會存在危險的距離。雖然距離很危險,但需要我們勇敢地邁出第一步,雖然這是很不容易的,但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喚醒熟睡的人,使他們的內心得到真正的召喚。現在的事實就是要非常迫切地把孩子從危險的深淵中營救出來,孩子應該享受的權利必須得到社會的正確對待,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有一個適合發展的環境,社會總是把錢用在對於孩子來說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這就是最大的失誤。

很多大人喜歡把孩子的財產挪作他用,他們總是把很多錢用在他們想要的東西上,而這些錢很明顯是應該留給孩子們的。這個真理存在於生命本身,在最低等的昆蟲身上都能夠發現。螞蟻知道什麼時候儲備食物,鳥兒知道把食物帶回巢穴,而我們卻把孩子們的資源提前使用一空,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幸的,父母並沒有為孩子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他們此時僅僅是讓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下來,成年人進行資源浪費的活動造成資源短缺,當社會需要錢時,往往從學校索要,很多時候是從幼兒園索要的,而社會上並沒有出現為孩子、學校辯護的聲音,這是我們最大的錯誤和罪惡。這些錢讓我們想到的是,製造核武器,使我們的孩子麵臨死亡的威脅,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成人沒有為孩子的成長做出應有的努力,使孩子在不正常的方式下成長。我們必須大聲疾呼,我們是要為了孩子而不是為了自己,為孩子爭取到應有的權利,一些家長漠視孩子應該有的權利,假若一旦權利被肯定了,就再也不會有人表示質疑。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父母必須嚴格地像正在承擔某種神聖使命那樣去深深地愛孩子,無微不至地保護孩子。父母應該賦予孩子純潔無瑕的愛,應該理解這份愛是父母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最真實、最感人的一種至高無上的真情,不能帶有一點私心,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了孩子的權利而努力奮鬥。

很多成人會忽視或者忘記孩子應該享有的權利,對於兒童的本性、價值及力量沒有理性的認識,他們應該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和不安。

唯一能夠拯救孩子的是他們的父母,這也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務,他們必須認識到這是他們責無旁貸的,他們賦予了孩子們生命,某種程度上來說,掌握著孩子們的未來,同時也肩負著孩子們的教育,可事實是父母賦予了孩子生命,卻把孩子的未來拋給社會,好像自己已經無能為力了。

現在保護孩子的呼聲顯得極其微弱,兒童需要的是社會的愛,更需要來自父母的愛。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美國大教育家愛默生等,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我們都要反省自己過去對孩子的行為,並且認真地思考,通過我們持之以恒的努力來關愛所有需要關愛的兒童。

保護兒童的自尊心

在“兒童之家”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有一天,我打算給孩子們上如何擤鼻涕的有意思的課。在我向大家演示手帕的多種使用方法之後,我還告訴他們怎樣才能以最小聲音地悄悄擤鼻涕。兒童認真、尊敬地看著我給他們做的示範,沒有一個人發出笑聲。在我剛剛示範完畢後,令我驚訝不已的是孩子們報以我長久的熱烈掌聲,這是隻有在劇院裏才能聽到的熱烈掌聲。我從來沒聽到過也沒有想到這樣弱小的小手竟能拍出如此響的聲音,也未料到這些兒童看到我的示範會如此熱烈地鼓掌。

之後我明白了,他們非常有限的社交生活中的敏感方麵被我觸及到了。兒童擤鼻涕對他們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此事他們經常遭到成人的批評,所以孩子們對擤鼻涕顯得十分敏感。他們的感情已經被大人的嗬斥與辱罵傷害了,他們非常的難過。大人為了防止兒童把手帕再次弄丟,在學校裏強迫孩子將手帕滑稽地別在圍兜上。成人的這種要求又一次傷害了孩子的心。但針對孩子怎樣學會擤鼻涕的這件事情上,還沒有人真正地教過他們方法。

我們成人站在兒童的角度進行思考,就會明白兒童對來自成人的嘲諷是很敏感的,很輕易地就會有丟臉的感覺。所以,我的教育方式與內容讓孩子們覺得自己得到了公正的對待。這樣的教育不僅將他們過去受到的羞辱洗刷幹淨,也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達到了嶄新的地位。因為我具有長期的經驗可以證明我如此解釋這件事情是沒錯的。我逐漸認識到兒童具有強烈的個人尊嚴感。成人卻未曾意識到孩子的心理是十分容易受到傷害並有種壓抑的感覺。

就在我為孩子演示如何擤鼻子的那天,當我正要離開學校時,聽見孩子們大聲地喊:“我們謝謝你,謝謝你上的這一課!”我走出大樓,很龐大的場麵出現了,在我的身後,孩子們排成一支整齊的隊伍靜悄悄地跟著,一直跟我走到街上。後來,我回頭對孩子們說:“孩子們回去吧,走路要小心,不要撞到牆上。”等我說完,他們轉身飛快地往回走,全都消失在大樓門背後了。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的人格尊嚴。

參觀“兒童之家”的人發現,這裏兒童的行為表現得自尊自重。他們接待來訪者是十分熱情的,並主動示範他們日常工作行為給這些來訪者觀看。一天,我們接到一位教師的提前通知,說將有大人物要和我們這些兒童單獨相處,要對這些孩子們進行更多的了解。我對他說了一句話:“順其自然!”

之後,我對所有的兒童說:“一位客人明天將來這裏,我希望在他眼裏你們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

後來,那位教師向我彙報了這次訪問的情況。她說:“我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些兒童請這位客人坐時,非常禮貌地說:‘您請坐。’其他兒童會說‘早上好。’在這位客人要離開時,他們都把頭探出窗口,異口同聲地喊道:‘再見,謝謝來訪!’”

我對這位教師責備說:“之前,我不是對你說過不要做任何準備工作,順其自然就行了,你為什麼要教孩子們這樣做呢?”

她回答說:“我根本沒有教孩子們說什麼。孩子們是自覺地這樣做的。”

她又接著說:“我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我想這肯定是天使製造的奇跡。”

然後她又說,與平時相比,兒童們更勤奮地工作,所有的工作他們都做得非常出色,來訪者都震驚得很。

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很難相信那位教師所說的話。因為我擔心她強迫這些兒童做準備工作或進行過排練,所以我又一次問起她這件事。但是我終於意識到,孩子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尊嚴,他們知道去工作,知道要真誠友好地接待來訪者,孩子們向尊敬的客人示範自己所能做的工作,這令他們感到十分自豪。我隻是說了一句:“我希望在他眼裏你們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所以肯定孩子們不是因為我的話才有這樣的行為。

隻要我對他們說“一位客人將要來看望你們”,就等於說客人到了我們學校的會客室。這些自尊自信的兒童,非常樂於去接待客人。

雖然有些事情在我們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但又十分的神奇。過去兒童具有的那種羞怯一下子都沒有了,他們的心靈與周圍環境之間再也沒有了任何障礙。他們的生命力如同鮮花一樣盛開,在陽光的照耀下舒展自然,茁壯地成長,散發出濃鬱的芳香。更重要的是,當兒童們發現自己暢通無阻地發展道路,便覺得沒什麼需要隱藏的,沒什麼好畏懼的,沒什麼好逃避的。這樣,事情在孩子那裏就變得簡單得不得了。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現在他們能迅速地適應周圍的環境。

兒童們機靈活潑、鎮定自若的表現好像隨時都能迸發出精神的火花,他們與成人接觸的心情是十分振奮的。對所有給他們帶來關愛的人他們都十分感謝。“兒童之家”給那些來訪問的德高望重的人留下了一種深刻的、全新的、生機勃勃的印象。我們的兒童們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社會生活的關注點。

一些普通的來訪者難以掩飾他們的興奮心情,他們的表現令我們感到十分有趣。比如,一些像去出席一個招待會一樣的女士,穿著華麗衣服,戴著名貴珠寶配飾。但當她們見到這樣活潑可愛、天真謙虛的兒童時,欣喜萬分,連連讚美孩子們。當年幼的兒童向來訪的客人致歡迎詞時,她們特別高興。這些兒童玩弄女士們漂亮的衣角,並拉住女士們漂亮的手。

有一次,一個小男孩感動了一位十分沮喪的女士。小男孩走到這位女士麵前,將小腦袋緊緊靠著她,然後用自己的小手把女士的一隻手握在手裏來撫慰她的悲傷。後來,這位女士非常激動地說:“這個小男孩給了我從來未曾獲得過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