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南方地區(11)(3 / 3)

洗藥池是由青磚砌成,麵積約15平方米,是葛洪和妻子鮑姑平時洗製采集到的中草藥的地方,池旁有一蒼勁巨石,呈橢圓形,寬4米,高3米,這是古釣魚台,臨池的巨石上有清末台灣愛國詩人丘逢甲的題詠:“仙人洗藥池,時聞藥香發,洗藥仙人去不返,古池冷浸梅花月。”葛洪自幼博覽醫學古籍,著有《時後備急方》二卷和《仙藥篇》,書中詳細介紹了各種中草藥的知識。

九天觀原名明福觀,距朱明洞衝虛觀2千米,南漢時期建,距今有700餘年曆史。宋時由蘇東坡書寫觀名(已佚)。明《一統誌》載:其內有西華道院,乃張遠庵退居之所,觀在宋、元、明各代俱存。明末,鄺露讀書觀中,自號明福洞主。清初觀漸衰,西華道院亦廢。乾隆年間重修建,名九天觀。民國時期重修,建築麵積約1000平方米。正殿為金闕寶殿,下殿為王靈宮殿,左殿為呂祖殿、地母殿,右為客堂。觀前有放生池,池旁有7棵水夢鬆。舊誌稱:

“基奇古,殆千百年物。”

蝴蝶洞全長300多米,每年夏秋季節,羅浮山蝴蝶漫山飛舞,以此洞為多,因此而得名蝴蝶洞,洞從山腰處穿插而過,當遊客出來時,豁然開朗時已是身在另一天地。

飛來石相傳衝虛觀有位道士值更打坐,忽風雨大作,雷電交加,有霹靂巨響,次日見此挺立一巨石,不知從何飛來。數旬後,自桂林來遊僧說一夜風雨,雷神擊穿山峰成穿山,而巨石不知去向,因兩者時日相近,便認此石是從桂林穿山飛來的,故稱飛來石。

登山索道全長1800米,往返3600米;高差500米;海拔高820米,運行速度每秒鍾為1.25米;單程運行時間為21分鍾。該索道循環式雙人吊椅178個,每小時可乘遊客500人,是嶺南最長的一條索道。

東江縱隊紀念館1938年10月21日,日軍從大亞灣登陸向內地推進,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的黨組織,勇敢地挑起了領導人民群眾開展抗日鬥爭的重擔,保衛國土,抗擊敵人。1943年12月2日,根據指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東江縱隊(簡稱東江縱隊)正式成立,東江地區人民的抗日武裝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抗戰的艱苦歲月裏,東江縱隊遠離黨中央,孤懸敵後,處於敵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包圍、夾擊下,堅持抗日,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11000多人的人民抗日武裝,活動遍及東江、北江以及港九等廣大地區,建立了450萬以上人口的抗日根據地和遊擊區。東江縱隊紀念館於2002年12月1日正式開館。

桂林漓江

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

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漓江為軸線,北至興安,南到陽朔,東及靈川,西達龍勝,麵積2064平方千米,分為龍勝、臨桂、興安、靈川、桂林、漓江、陽朔7個景區。

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始於南朝,興於唐代,盛於明清。桂林的無窮魅力,源於其擁有世界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構成的奇特自然風光與悠久豐富的人文勝跡。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稱絕於世。

龍勝景區該區以田園風光、溫泉瀑布和珍稀植物為特點。在和平鄉的龍村一帶,層層梯田沿山坡築就,田隨山轉,水順田流,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瀑布如天懸白練,落差達50多米,水流從一座酷似雄鷹展翅的石崖上飛瀉,穿岩擊石,銀花四濺,億萬霧珠化成道道彩虹,豔麗奪目,美不勝收。矮嶺溫泉以優良的水質及周圍茂密的森林而成為度假、旅遊、療養勝地。花坪自然保護區則是科學考察、探險旅遊的好去處,共有動物115種,植物1300多種,竹有20多種,杜鵑花達30餘種,其中以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杉最為珍貴,被稱為植物王國,動物樂園,竹的世界,花的海洋。

臨桂景區該區因風景名勝與人文薈萃而著名。境內地形複雜,山區、丘陵、平原、岩溶地貌兼而有之。自然景觀有水仙岩、化岩、紅灘瀑布和九華瀑布;文物古跡有古桂柳運河、陳氏宗祠、李宗仁故居等。臨桂人傑地靈,人才薈萃,在清代的三朝科舉中,臨桂連出兩位狀元,8位進士,史稱“三科兩狀元,一縣八進士”。

築於唐代的古桂柳運河,又名南陡河,上接漓江,達湖南、廣東,下通柳江,達桂西以北以及雲、貴,成為溝通西南各省的動脈,對唐代及曆代邊疆開發、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均有重要作用。有“北有靈渠,南有陡河”之譽。

興安景區該景區以曆史遺址和山嶽景觀見長。

靈渠建於公元前214年,和都江堰、鄭國渠並列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是我國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靈渠的鑿通,使海洋河三七分流,從而溝通了珠江與長江水係,保證了秦軍的南糧北運和物質供應,完成了統一祖國的大業。迄今,該工程不僅完整地保存,而且仍灌溉著4萬餘畝農田,其建造技術堪稱世上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