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預約的禮儀
業務員在訪問顧客之前用電話預約,是有禮貌的表現,而且,通過電話事先預約,可以使訪問更加有效率。打電話預約看似簡單,但裏麵卻很有學問。電話撥通後,要簡潔地把話說完,盡可能省時省事,否則容易讓顧客產生厭惡感,影響預約的質量以至推銷的成功。因此,電話預約的語言要力求簡潔,但要抓住重點。同時,考慮到交談對方的所處環境,要使對方有被尊重、重視的感覺,而不是強迫對方的意思。成功的電話預約,不僅可以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也便於業務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使用手機的注意事項
近年來,隨著移動電話的日益普及,手機成為人們隨身必備、使用最為頻繁的電子通訊工具。有關專家指出,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毫無顧忌地使用手機,都會成為社會禮儀的最大威脅。因此,在很多的工作場所,人們都強烈地反對使用手機。為了避免打擾他人,又不妨礙自己正常使用手機,應該嚴格遵守使用手機的禮儀。
使用手機的基本禮儀
1.手機置放到位
在一切公共場合,手機在沒有使用時,都要放在合乎禮儀的常規位置。盡量不要在並沒使用的時候握在手裏或是掛在上衣口袋外,手機的使用者,應當將其放置在適當之處。按照慣例,公文包裏和上衣口袋內是外出之際隨身攜帶手機的最佳位置。切勿將其掛在衣內的腰帶上;否則撩衣取用時,不僅不雅觀,還會因此舉而驚嚇對方。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但不要放在桌上。
2.在公共場合使用手機應遵守公德
公共場合特別是電梯、路口、人行道、影劇院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如果非要在公共場合使用手機,應尋找無人之處,切勿當眾自說自話,盡量把自己的聲音壓低,絕不能大聲說話。公共場所乃是公眾共享之處,在那裏最得體的做法,是人人都要自覺地保持肅靜。當手機處於待機狀態時,應調至靜音或振動。顯而易見,在公共場所手機鈴聲響個不停,或是在那裏與他人進行當眾的通話,都是侵犯他人權利、不講社會公德的表現。在參加宴會、舞會、音樂會,前往法院、圖書館,或是參觀各類展覽時,尤須切記此點。
3.工作時間盡量少用手機
在工作崗位,亦應注意使用手機不要有礙於工作、有礙於別人。在辦公時,盡量不要讓手機大呼小叫。尤其是在開會、會客、上課、談判、簽約以及出席重要的儀式、活動時,必須自覺地提前采取措施,不要讓自己的手機響個不停。在必要時,可暫時關機,或者委托他人代為保管。這樣做,表明自己沒有一心二用,因而也是對有關交往對象的一種尊重和對有關活動的一種重視。
4.保證手機通訊暢通
使用手機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自己與外界的聯絡暢通無阻,對於此點不僅必須重視,還需為此而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告訴交往對方自己的手機號碼時,務必力求準確無誤。如果是口頭相告,應重複一兩次,以便對方進行驗證。若自己的手機改了號碼,應及時通報給重要的交往對象,免得雙方的聯係一時中斷。
5.接聽手機的禮儀
接聽手機時,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與對方進行通話的時間不應當超過五分鍾。撥打他人的手機之後,也應保持耐心,一般應當等候對方十分鍾左右。在此期間,不宜再同其他人進行聯絡,以防電話頻頻占線。不及時回複他人電話,撥打他人手機後迅速離去,或是轉而接打他人的電話,都會被視作惡意的犯規。在暫時不方便使用手機時,可在語音信箱上留言,說明具體原因,告之來電者自己的其他聯係方式。有時,還可采用轉移呼叫的方式與外界保持聯係。
6.尊重私密
通訊自由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在通訊自由之中,秘密性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因此,使用手機,應對此予以重視。通常情況下,手機號碼不宜隨便告之於人。即便在名片上,也不宜包含此項內容。因此,不應當隨便打探他人的手機號碼,更不應當不負責任地將別人的手機號碼轉告他人,或是對外界廣而告之。一般不宜隨意將本人的手機借與他人使用,或是前往不正規的維修點對其進行檢修。考慮到相同的原因,隨意借用別人的手機也是不適當的。
7.注意安全
(1)使用手機時,對於有關的安全事項絕對不可馬虎大意。在任何時候,都切不可在使用時有礙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按照常規,在駕駛車輛時,不宜忙裏偷閑使用手機通話。駕駛車輛時接移動電話一定要用免提,以減少精力分散,避免發生交通意外的可能性。當然在車上最好不要使用手機,就算要用免提,也最好是把手機天線連接到汽車的外置天線,這樣可以降低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