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發:所謂的“逆鱗”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痛處”,也就是一個人的自卑感、錯誤及缺點。不管是人格多高尚、多偉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鱗”存在。在麵對人際關係的時候,我們必須事先研究一番,找到對方“逆鱗”位置,隻要我們恰當地避過這個地方就不會招惹災禍了。
任何一個人都是可敵可友的,而多一些朋友總比四麵樹敵要好。把潛在的對手轉化為自己的朋友,這才是最好的辦法。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言論自由的現代社會,人們一樣也有忌諱心理,有自己與人交往所不能提及的“禁區”。我們常說的瘸子麵前不說短、胖子麵前不提肥、“東施”麵前不言醜一樣,對讓人失意之事應盡量地避而不談。這樣既尊重了他人又尊重了自己。不但給自己留了口德,還避免了“禍從口出”。
懂禮儀才能被他人認可
美國總統威爾遜曾經說過:“假如你握緊兩隻拳頭來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訴你,我會把拳頭握得更緊;但假如你找我來說:‘讓我們坐下好好商量,假如我們之間的意見有不同之處,看看原因出在哪裏,主要的症結在什麼地方?’我們會覺得彼此的意見相離不是十分遠。我們的意見不同之處少,相同之處多,並且隻要彼此有誠意、耐性和願望去接近,我們相處並不是十分難的。”人們都希望獲得尊重,如果站在別人麵前,一番強詞奪理的爭論,一些放蕩不羈、趾高氣揚的行為舉止,會遠遠不及一番謹慎細致的考慮和措詞有理、文質彬彬的勸導有用。
李明宇是一位建築師,他嫌自己的房租太高了,因此想降低一些,但他知道,他的房東是個很難溝通的老頑固。經過再三地考慮,他寫了一封信給房東,告訴房東他的租約將終止,到期後會搬出公寓。其實出於內心他並不願意搬走,隻是嫌房租太貴了。他想讓房東給他減免一些房租。但他知道減免房租是不容易實現的,因為其他的房客都已經嚐試過很多次了,結果都以失敗告終。那些房客也曾經多次勸導他,房東是一個特別頑固的人,可是他還是對房東抱有一線希望。出人意料的是,房東看過他的信後,沒過多久便主動找他談話。
剛開始時,李明宇並沒有直接談到房租問題,隻是說他特別喜歡這所公寓。他一方麵表示非常喜歡這房子的管理方式,一方麵表示他因目前經濟緊張,無法承擔房子的費用,因此不能在這所房子裏繼續居住。緊接著,李明宇就將自己所遇到的許多困擾告訴給了房東。(有的房客以言語威脅房東,還有的房客寫信侮辱和恐嚇房東。)房東對李明宇說:“像你這樣懂理的、不挑剔的房客,對我來說,真是太難得了。”於是房東就主動地給李明宇降低了一些租金。
由此可見,李明宇之所以勝利,全憑這種友好、讚賞的方法。他對待棘手的問題,並沒有像其他房客一樣無理對待,而是采用理智、慎重、彬彬有禮的方式處理,向房東訴說了自己的難處,希望能得到房東的諒解。房東也正是為他的“理”所動,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假如李明宇也用別的房客的方法要求房東減少租金,結局肯定也會失敗。
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一天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楊時便勸告遊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遊酢卻還立在雪中,遊酢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有一段關於風和太陽的神話。風和太陽總爭執著誰的力量最大,風說:我可以證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你看,地上正走著一位身披大衣的年輕人,我能比你更快速地使他將大衣脫掉。於是,太陽躲進烏雲裏,風使出他的所有威力狂吹,但是風吹得越大,那個青年越將他的大衣牢牢裹住。
最後等到風筋疲力盡之時才停了下來,太陽從雲彩裏鑽了出來,對那位年輕人投去和氣的微笑。不久那位年輕人便用手將他前額的汗水拭去,並輕輕脫掉身上的大衣。太陽對風親切地說:“仁慈和友善總要比憤怒和暴力更為有力。”
這個有趣的寓言,給我們的處世帶來了深刻的啟示。與人交往,惡意的爭辯隻能使問題更加的複雜化,你那種挑戰的口氣、充滿敵意的態度,並不能夠使別人輕易讚同你的意見。反之對別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別人也會從內心萌生出惻隱之情,從而同意你的請求。因此,我們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學會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禮貌”叩開他人的心扉,讓他感受到你的誠意和真心,這樣他才能心悅誠服地與你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