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客的乘車禮儀
在乘車時,應先請客人從右側上車,陪同主人再從左側上車。待外賓與陪同人員全部上車後,再驅車去賓館。在途中,陪同人員應擇機將沿途所見的歡迎標語、人文景觀等對外宣傳的事物向外賓介紹。重要外賓和大型團體來訪,應安排專人、專車提取行李並及時送到客人房間。外賓抵達住處後,不宜馬上安排活動,應稍事休息,給對方留下更衣時間。
向外賓送花時的禁忌
在國外,給中年人送花不要送小朵,意味著他們不成熟。不要給年輕人送大朵大朵的鮮花。
在印度和歐洲國家,玫瑰和白色百合花,是送死者的虔誠悼念品。
日本人討厭蓮花,認為蓮花是人死後的那個世界用的花。送菊花給日本人的話,隻能送品種隻有15片花瓣的。
在拉丁美洲,千萬不能送菊花,人們將菊花看作一種“妖花”,隻有人死了才會送一束菊花。
在巴西,絳紫的花主要是用於葬禮,看望病人時,不要送那些有濃烈香氣的花。
墨西哥人和法國人忌諱黃色的花。
與德國、瑞士人交往:送朋友妻子或普通異性朋友,不要送紅玫瑰給他們,因為紅玫瑰代表愛情,會使他們誤會。
德國人視鬱金香為“無情之花”,送此花給他們代表絕交。
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菊花像征著悲哀和痛苦,絕不能作為禮物相送。
在俄羅斯、南斯拉夫等國家若送鮮花的話,記住一定人要送單數,因雙數被視為不吉祥。
在法國,黃色的花是不忠誠的表示。
羅馬尼亞人什麼顏色的花都喜歡,但一般送花時,送單不送雙,過生日時則例外,如果您參加親朋的生日酒會,將兩枝鮮花放在餐桌上,那是最受歡迎的。
百合花在英國人和加拿大人眼中代表著死亡,絕不能送。
西餐宴會要講西餐禮儀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不斷發展、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加,參加西餐宴會必不可少。吃西餐時,座位的排列、餐具的使用和用餐方法必須符合西餐禮儀。
安排座位的禮儀
西餐座位比較講究禮儀。非正式宴會座位中排遵守女士優先的原則,男士要主動為女士移動椅子讓女士先坐,坐右座、靠牆靠裏坐。不管正式宴會還是非正式宴會,入座或離座均應從座椅的左側走為宜。正式宴會以國際慣例為依據,桌次的高低依距離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次較多時一般擺放桌次牌。吃西餐均使用長桌,同一桌上座位的高低以距主人座位的遠近而定。西方習俗是男女交叉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
用餐的禮儀
(1)餐具禮儀。
西餐宴席上使用的餐具主要是刀、叉、匙、盤、碟、杯等。餐具一般在就餐前都已擺好。放在每人麵前的是食盤或湯盤。盤居中,左邊放叉、右邊放刀。刀叉的數目與菜的道數相當。一般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拿叉的姿勢是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拿住叉。拿刀的姿勢是用右手食指壓在刀背上,其餘手指拿住刀把。使用刀叉的順序是按上菜的順序,由外至裏排列。吃魚、肉、菜的刀叉都有區別,盤子上方放匙,小匙吃冷飲,大匙喝湯用。再上方為酒杯,從左到右排成一排,順序由小到大,分別用於飲各類酒。麵包碟放在匙的左方,匙的右方是黃油碟,碟內有專用小刀。如果你暫時不會用西式餐具沒關係,跟著主人或他人學就行了。叉子若不與刀並用,可用右手持叉取食。右手持刀時,則用左手持叉。進餐期間,刀叉盡量不要發出聲音。如臨時離座,刀叉在盤內擺成“八”形,表示尚未用完。用畢,並排橫斜放盤內,柄朝右。
(2)用餐時的行為舉止。
參加正式西式宴會一定要注意儀容儀表和行為舉止,符合禮儀要求。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麵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用餐時的姿勢要優雅大方,坐姿端莊穩重,腰背挺直,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不要蹺起小腿,手要放在膝蓋上,不要把胳膊支在桌子上。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另外,在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台上。在餐桌邊化妝,或用餐巾擦鼻涕,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3)就餐時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