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含恨離世的大作家(1 / 2)

對處在貧病中的曹雪芹來說,奪去了他愛子的生命也就等於奪去了他自己的生命。他悲痛萬分,竟數日不吃不喝不眠。他變得更加衰弱了。但他還是硬撐著,天天都要到愛子的小墳頭去低頭流淚,繞著墳墓徘徊。

在這種痛苦心情的支配下,酒也喝得更凶了。憂能傷人,充滿憂傷地喝酒更能傷人,慢慢地他也徹底病倒起不來了。

那些朋友敦誠、敦敏兄弟也好,張宜泉也好,一個個都沉浸在喪子的悲痛中,暫時也沒心思再去顧及遠在香山腳下的曹雪芹了。

鄂比時常來家勸解,可是不見效果。曹雪芹酒喝得更厲害了,那是喝苦酒,喝悶酒。隻是在稍稍酒醒的時候,他要紙要墨,含淚趕寫他的書稿。

挨到了這一年的年末,終於有一天,曹雪芹也病倒了。鄂比一邊勸慰他,一邊幫他整理書稿,勸他來日方長,還是將養好身體要緊。曹雪芹眼裏滿含著淚花,嘴角卻流露出淡淡的笑,平靜地對鄂比說:“該寫的寫了,該罵的罵了,這個世界,我再也無可留戀的了……”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的除夕,富人家正是爆竹聲聲,笑語歡騰的時刻,一代文豪曹雪芹,卻在貧病交加、極其淒涼悲慘的情境下“淚盡而逝”!這一年他還不到49歲。在鄂比這些鄰裏朋友的幫助下,芳卿強忍悲痛料理丈夫的後事。

出殯那天,按習俗要撒一些紙錢。一位來幫忙的老婦人,見曹雪芹家沒有別的紙可用,就從曹家櫃底下找出一些寫了字的紙,剪了剪,權當做紙錢燒了一些,一路上又撒一些。及至鄂比和芳卿回來後發現,已經所剩無幾了。

可憐曹雪芹在最後歲月裏辛苦經營續寫的《石頭記》後三十回文稿,就這麼散佚了。也有人說,經鄂比趕緊回頭去撿拾,大部分又找了回來。不過,這都是一些傳說而已。《紅樓夢》後幾十回之所以未能傳世,恐怕主要還是政治方麵的原因。

正月初二,敦誠家的門上人來稟報主人,說有一老者求見,是曹先生家裏打發來的。敦誠心中甚喜,心想曹雪芹總是禮數周到,還想著大老遠的來人拜年,遂忙命快請進來。

進來一位農村打扮的老者,見麵先行下禮去,口說叩頭,新春大吉大利!敦誠連忙攙起,作揖謝道:老人家您辛苦了,大遠地進城來。話未說完,隻見老者從懷中掏出一個素白的信封。

敦誠嚇了一跳,先不接信,忙問:“怎麼是白紙的?”

老者忍不住,淚滴於手,“曹二爺沒了。”

敦誠臉瞬時變了顏色,接信的手在顫動著。

“怎麼人就不行了?哪天的事?可留下什麼話?”一連串急切地問。

“二爺是年三十兒夜裏沒的。他家裏昨天就讓我送信來,我說大年初一,誰沒個忌諱,就推到今兒才來。”

“臨危有什麼說的嗎?”

“聽說是來不及說什麼就不行了。隻聽說他說過,書給毀了,還沒弄齊,死也閉不上眼哪!”

“家裏呢?”

“家裏,那什麼也沒有,真叫可憐!病重時,也沒錢買副藥調治調治……”

曹雪芹的離世,使敦敏、敦誠兄弟無比悲痛,他們深悔自己對老友病未能在其側,歿未能臨其穴,更沒有盡到延醫搶救的責任。兩人準備了些東西,擇日到曹家吊唁,撫慰曹雪芹的遺孀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