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不如乘勢 (2)(2 / 2)

後來江彬做起證券投資,他總能對市場的興奮點有精準的把握,都是源自這段經曆。

江彬本可以在刑事記者的崗位上大有作為,但一次驚險經曆促使他重新思考職業方向。那天編輯讓他報道一個15歲的狙擊手阿凶,他正和警方在校園對峙。令人吃驚的是,阿凶事後告訴江彬,他是一個刑警的兒子,他偷了他父親的槍,而後之所以會在校園裏行凶是因為雨天和星期一的課程總令他感到沮喪。

江彬到達現場後,給編輯打了電話,告訴他此案已經有很多媒體做了大量報道。當時還是編輯的蔡斌要求他弄出點不同的東西,建議他穿過警戒線直接衝向學校,體驗一下暴露在火線下是什麼感覺。正當江彬左右權衡,是不是值得為一個月不到1000塊的薪水成為一個發了瘋的孩子的活靶時,突然一顆子彈飛過來,他身後的牆壁上立刻冒出一個很深的槍眼。

此事過後,江彬向領導多次申請調離刑事記者的崗位,他說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再這樣下去會神經衰弱。江彬的執著有了效果,不久他就被調往海深市成了一名財經記者,從那開始,他接觸到了股票。

1996年,由於降息導致了投資者對貨幣政策鬆動的預期,使得上證股指春節後就由552點高開於583點,從而揭開了一輪聲勢浩大的大牛市。那波牛市可以這樣說,隻要在12月前買入股票,基本都能賺錢,隻是賺多賺少而已。那年,社會對股市的關注與傾心程度,與2007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到了12月份,整個股市已經進入瘋狂階段,人們都在盼著出利空消息,因為隻有利空消息,才能創造逢低買入的機會。

整個1996年,江彬都在亢奮的股民當中來回穿梭,不過他自己並沒拿真錢交易,他太過謹慎,患得患失,隻敢在心中模擬操作。江彬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最活躍的股票上賺取小額收益。所謂“活躍的股票”就是低市盈率的股票,那時績優概念特別熱門,績優的標誌就是低市盈率,並沒多少人去多想其中是否存在水分,或者這些數字是否有持續性。江彬在“心理賬戶”上賺了不少錢,他時常想,要是幻想等於現實該有多好!

進入1997年,江彬總算正式投入進去,因為他碰到了一個大鱷——朱煥良。

1997年的一天,江彬和一個朋友去深紡大廈的一家酒店吃飯,看到朱煥良也在那裏。路過朱煥良的飯桌時,聽到他很起勁兒地給別人說貴州遊聯的事。江彬當時就對那個朋友說:“既然老朱這麼起勁兒,應該有點戲。回去看看圖形,圖形不壞,馬上買進。”

第二天貴州遊聯大概漲了快10%。

受此激勵,江彬幾乎每天都去朱煥良常去的飯店或休閑場所蹲點兒,隻要能碰到他,幾乎都有不小斬獲。

期間江彬發現,朱煥良對市場有本能的直覺和很好的悟性,他的見識確實是一流的。因此後在“中科係”事件中,呂梁發瘋了,他始終清醒。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大陸股市受到波及逐漸走熊,不過江彬選的股票還是賺了些錢。因為江彬善於將當天的報紙頭條與股票價格聯係起來,從而發掘出能帶來盈利的股票的能力。當他的估計正確時,就衝鋒陷陣一把;當運氣不佳時,就大幅削減投資。

在此過程中,江彬慢慢悟出了投資的真諦:尋找一種嚴格的、有章可循的方法,來應對任何帶有賭博色彩的事物所具有的風險。他把看清股票背後基本麵的能力和近幾年從新聞工作中獲得的洞察力結合起來,形成一種能讓他不斷賺錢,同時有效減少損失的投資哲學。

有成千上萬的投資教材,大部分是鼓吹購買然後持有,強調分析股票的價值和成長性。然而少之又少的書會告訴你一種章法,用來把自己的信念和變幻莫測的市場狀況融合起來,嚴格而有規律地重新評估和改變自己的投資組合。

江彬很想將自己的這些心得與更多人分享,那一年他確實也得到了這樣的機會,他很幸運地被一家電視台的高層看中,成了財經節目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