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什麼?”江彬大大咧咧地問,這時,一隻螃蟹正在他的牙間被斬了首。
“嗬嗬!您看您這樣子,還好這裏沒有外人……您是有身份的人,就是品位還沒能跟上來……”
江彬放下筷子,接過王欣儀遞來的毛巾擦了擦嘴,笑說:“身份,那是演給外人看的。我這一個凡人,凡事隨意。再說,現在正是多事之際,我沒工夫講究你剛說的那個品位。”
王欣儀略感不解地說:“這段時日,我覺得您閑適得很,還能抽出時間修剪盆栽。怎麼啦?”
“那都隻是表象,做給外人看的。其實,我這心中已是沸水揚湯。我們自己人關起門不說假話,剛才蘇震清說的話沒錯,私募不賺錢就是等死。我那樣跟他硬拗,隻是不想讓他看輕我們。可是公司目前一些現實問題,我們無法遮掩,無法回避。”
私募這個行當並不如想象中好做,起碼江彬兩年前發信托產品時,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今天竟會如此落寞:隨著市場持續下跌,當年的意氣風發早已蕩然無存,剩下的隻有擔心客戶贖回的惶惶不安。
成立信托產品做投資,跟拿自己的錢炒股完全是兩碼事。當初江彬自己做投資時一旦下手就要起碼拿上半年,中間有點波折也不懼怕,心態平穩,但是現在根本無法做到。
2004年初江彬成立了一隻結構化信托產品,當時是他自掏腰包兩個億作為一般受益人,信托公司募集了四個多億做優先受益人。一般受益人的概念其實就是“安全墊”,意味著如果優先受益人的本金發生虧損,則一般受益人投入的資金將作為補償金,填補優先受益人的本金窟窿。這種設計對管理人而言,就是漲時賺得更多,跌時也會賠得更慘,風險會被成倍放大。這個杠杆在2003年時的兩波藍籌行情中讓江彬掙了大錢,現今熊市持續之際卻成了他的巨大包袱。
業績壓力如同壓在胸口的一塊巨石,讓江彬透不過氣來。他給王欣儀算了一筆賬:陽明投資最大的資產是研究人才,以行業平均水平而言,養一個水平不錯的研究員,年薪要出到30萬。公司鼎盛時期擁有頂尖投研人才18人,目前隻剩下10人,但僅這方麵成本至少還需要近300萬。產品業績不好,公司就沒收入,自然維持不起高素質的投研團隊,落實到投資上肯定吃虧。如果再算上辦公室等運營成本,江彬的難處就更大了。
“那聽您這話的意思,您是打算答應蘇總了?”
江彬無奈地歎了一口氣:“這事我嘴上不怎麼在乎,但私底下已經天人交戰了很久,眼下正朝這個方向思考。不過與蘇震清和陳建年的合作,絕沒想象中的那麼順利,還得循序漸進,小心投入,以免遭人算計,陷入被動局麵。”
說完,江彬朝大門口走去,王欣儀小碎步緊跟其後。兩人悄聲經過公司辦公區域,江彬看著眼前一片繁忙景象,不禁搖了搖頭:這一切都是必要付出的成本,但卻未必總能帶來效益。
那裏辦公桌都是紫檀做的,到處都是電話和電腦,一百平方米空間裏坐著三十多個青年男女,他們邊看各類證券資訊,邊暗自得意,慶幸自己這麼年輕就能對巨額資金的運作指手畫腳。他們就是公司聘用的交易員和研究員,他們大多隻是純粹接受江彬指令行事,獨立決策權限很少。即便如此,這堆人還是有著無比的優越感,這從他們看人的眼神中可以感覺得出來,那種傲慢讓江彬很不舒服。不過江彬心中裝了事情,暫時無心及此,他匆匆趕往停車場。
路上,王欣儀關切地問:“江總,既然您已經把問題考慮得這麼周全了,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不行,這事還得問問美倫。現在我是一天不和她說話,心裏就發慌。”
此話剛一出口,王欣儀的臉色大變,說話的聲音明顯在打顫:“蕭女士隻是公司的一個合夥人,您才是總經理,您完全可以自己拿主意的。您又何必……”
江彬抬起右手,做了一個叫停的動作:“欣儀,你知道的,要沒有她,我哪會有今天!換句話說,很多事情應該向她請示,那樣可以少犯很多錯誤。”
沉吟片刻,王欣儀喃喃問:“你愛上她了嗎?”
江彬想了一會兒,輕聲說:“也許是吧。”
王欣儀再也克製不住,大聲說:“阿彬,你理智一點好嗎?美倫和你沒有交集,你們根本不是一個社會的人。你又何必舍近求遠,讓大家都為難?”
舍近求遠?如果說蕭美倫是遠,那誰是近?是你王欣儀嗎?江彬冷色道:“我剛說過,我也隻是一個凡人,很難做到絕對理智,此刻我隻知道我需要她,僅此而已。欣儀,還是叫我江總吧,謝謝你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