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自28歲中了進士後,10年內加官7次,連升了10級,到37歲時已經成為了二品大員。如此年輕就成為了朝廷高官,這在整個大清朝都是獨一無二的。那麼,他是如何在關係錯綜複雜、派係鉤心鬥角、朝堂危機四伏的大清官場中遊刃有餘、少年得誌、平步青雲、官運亨通的呢?
太平軍聲勢浩大,清軍無力對抗,清政府下令地方官舉辦團練,組織地方武裝對抗太平軍。在此背景下,為什麼會有多股力量把曾國藩推往前台?是誰要把他置於風口浪尖之上?
他是如何創建和訓練湘軍的?為什麼別的清軍都被太平軍打得丟盔棄甲,他的湘軍卻擁有那麼強大的戰鬥力,居然能夠與如日中天的太平軍大掰手腕,並最終戰而勝之?
有人稱曾國藩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理學大師”,是有清一代“儒學藩鎮”。那麼,他是如何修煉自己,從而使自己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內聖外王的最傑出代表的?
為什麼他的子孫後代能人才輩出?他是如何治家和教育兒女的?
作為大清朝的“打工皇帝”,他是如何與老板鹹豐以及清朝董事會博弈的?
為什麼梁啟超會認為曾國藩是中國有史以來,乃至世界有史以來,數一數二的大人物?
為什麼毛澤東會“獨服曾文正”?為什麼他創建隊伍、管理隊伍以及帶兵打仗的智慧與曾國藩創建、管理和指揮湘軍的思想那麼相似?曾國藩對毛澤東的影響都有哪些?
其實,我們還能在曾國藩身上問出無數個“為什麼”。在後麵的章節裏,本書將為諸位讀者提供上述問題的若幹參考答案。
大清出了個曾國藩,欲在仕途上建功立業者,可以從他身上學到為官之道;欲創辦企業笑傲商界者,可以從他身上學到創業之道;欲打造擁有強大執行力的團隊的領導者,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治軍之道;欲修煉內心增進智慧者,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明理之道;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者,可以從他身上學到治家之道。
越是深入了解曾國藩,筆者就越有一種衝動:欲告訴大家一個真實而全方位的曾國藩。
越是感悟曾國藩的智慧,筆者就越有一種衝動:想讓他的智慧給更多的人以啟迪和幫助。
有形的東西,越分越少;無形的東西,越分越多。曾國藩的智慧,盡管無形,卻是無價。那麼,讓我們開始分享吧!
二、如果領導們是庸才,你的機會就來了
凡事皆有因果。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就沒落衰亡的帝國,也沒有無緣無故就被推翻的王朝。正如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生病,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死亡。
一個正常人是如何走向死亡的?如今很多健康類書籍的說法是:這個人的能量供給係統和免疫係統均遭到了嚴重破壞。當這個人的健康觀念出了很大問題後,便容易養成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危害健康的嗜好,如暴飲暴食,吃東西隻顧口感不顧營養,作息時間紊亂,從而導致身體裏累積了多種慢性病,越來越削弱免疫係統的功能,使身體的抵抗力越來越差,同時,還有可能使體力透支越來越嚴重,能量供給係統陷入癱瘓。於是,小病大病就開始找上門來,如果醫治不及時,用藥無效果,隨時就會沒命。
一個王朝是如何走向覆滅的?曆史教科書式的解釋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衝突不斷發生,並由小衝突升級為大衝突,由地方性鬥爭升級為全國性起義,由星星之火燃燒成燎原大火,最終改朝換代!矛盾的起源,是統治者的統治理念和國策出了問題,比如民族歧視。矛盾的累積,往往是官員們貪汙成風、吏治腐敗日甚,導致老百姓們負擔越來越重。更為可怕的是,軍隊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弱。如果把國家比作人體,那麼,老百姓就是國家的能量供給係統,軍隊就是國家的免疫係統。一旦這兩個係統遭受到嚴重破壞,各種病症就會不斷產生——各地大小起義不斷。同時,國外強悍的敵人也會乘機入侵,搶奪財物和土地!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之下,一個王朝很容易走向覆滅。
一個人要“找死”,歸根到底都是被頭腦這個領導給害的。因為它沒有讓嘴吃對身體有益的食物,沒有讓身體遠離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嗜好,沒有給予身體正常的作息。一個王朝要“找死”,本質上也是被包括皇帝在內的高層領導者們給害的。正因為他們製定了容易引起階級矛盾的政策,縱容了各級官員貪汙腐敗,還無視軍隊的日漸廢弛,導致老百姓負擔越來越重,最終不得不反,再加上軍隊的戰鬥力還弱得不行,這個王朝的統治者焉能不被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