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大清出了個曾國藩(2)(2 / 3)

民族歧視,使作為少數民族的滿人,與作為“多數民族”的漢人,矛盾遲早會激化,隻是時間遲早而已。這就好比一個人身上患有隱疾,隻要條件成熟,就會發作的。

2.老百姓不堪重負:能量供給係統已經透支

任何一個獨立的係統都必定存在著一個能量供給的子係統。例如,計算機的電源和汽車的油箱和油路係統。人體的能量供給係統要遠較汽車和計算機複雜,就像汽車沒有油或油路不順,計算機沒有電或電壓不足時,都會給係統造成嚴重的運行障礙,甚至完全癱瘓一樣,人體的能量供應不足也必定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醫學研究表明,這很可能是導致各種慢性病最主要的原因,更可能是造成多數人死亡的真正原因。

國家往往也有一個能量供給係統,它就是全體老百姓,用今天最通行的稱謂就是“納稅人”。如果能量供給係統“油量”不足、油路不順,或者沒電了,也就是說,老百姓——“納稅人”被盤剝得已經不堪重負了,國家就會產生各種慢性病——反抗不斷,更有可能造成死亡——國家滅亡。

國家的能量供給係統被整得“沒油”或者“沒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統治者們對“納稅人”抽稅抽得太厲害了,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最後逼得老百姓都隻能去造反——病就這樣生了!

讓我們看看大清朝的領導們,是如何把國家的能量供給係統給搞透支弄癱瘓的。

清王朝創立初期,幾代統治者都頗為善於治理國家,其文治武功並不遜於漢唐盛世。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發展,乾隆之世達到鼎盛時期。乾隆後期各方麵矛盾開始暴露,貪汙成風,吏治敗壞,朝政日趨紊亂。奸相和珅的用事更加速了這一腐化過程。乾隆死後,嘉慶帝雖然處死了和珅,懲辦了一批罪行昭著的官吏,但已無力扭轉這一衰敗趨勢,貪風不止,腐敗日甚,直至道光末年都沒有一點好轉。

與此同時,清朝的財政與軍事狀況也日漸惡化。乾隆中期以前,清朝財政每年收支相抵,尚有盈餘,到了嘉慶末年,國庫已日呈入不敷出之勢。

乾隆、嘉慶以後,大清朝的吏治更加腐敗,官員“牟侵所及,大略農民尤受其害”,“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民諺,唱出了百姓的怨恨和無奈,更反映了潛伏和積聚著的反抗力量。

鴉片戰爭前,龔自珍曾把清朝的官吏比作狗蠅螞蟻、熊羆豺狼之類,普通百姓投告無門,生存無路,“漫漫趨避何所已”,生活苦不堪言。

人禍更逢天災,道光、鹹豐之交的自然災害,使人民的苦難雪上加霜。

3.軍務廢弛:免疫係統遭遇根本性破壞

如果說老百姓——“納稅人”是一個國家的能量供給係統,那麼,軍隊無疑是一個國家最主要的免疫係統。

人體的免疫係統能自動對抗外來有害物質,消除壞死的細胞,防止在細胞複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基因錯誤,這些基因錯誤是導致腫瘤和癌症的一大原因。人之所以生病,是人體本身給了病原以可乘之機,也就是說免疫係統有所缺失,來不及攻擊病原。一旦免疫係統遭到破壞,身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這時候,身體內部的病原和身體外的病毒,都會伺機侵襲你。

作為一個國家的免疫係統,如果軍隊的抵抗力不斷下降,那麼,這個國家很快就會被內部的起義所反抗,被強大的外族所入侵。

滿清的軍隊,從當初戰鬥力非常強大,到後來一代不如一代,其實力的迅速下滑,注定其最終隻能成為一個紙老虎。

當年入關時威震天下的八旗鐵騎,早在平定三藩之亂時就已顯出了腐朽之勢。在平定三藩之亂中表現不凡的綠營,後來腐朽衰落的速度比八旗兵還厲害,等到參加對抗白蓮教起義的戰鬥時,已經不堪使用,反倒是地方團練武裝出力甚巨。當時,八旗和綠營是清朝的“經製兵”,八旗約20萬人,綠營約60萬人。80萬國家正規軍,卻在1萬多英國侵略軍麵前無能為力,迎敵者一敗塗地,援助者遷延畏縮,任憑敵軍往來縱橫。除去武器裝備方麵的差距,軍隊內部的嚴重腐敗也是導致這一局麵的重要因素。

長期以來,經製兵員額空缺,訓練不精,素質低下,傾軋嚴重,已經腐朽到了根兒上。綠營兵受召喚增援前敵時,很多人竟然不忘帶上煙槍,更有甚者連路都不願意走,而是雇人抬著走,這樣典型的“老爺兵”何以能戰?又以何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