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李白其實一肚子的不願意,特地喝得酩酊大醉才去見皇帝。到了那裏,有了上次肆意妄為的經驗,這次他更加“過分”。首先,跟上次一樣,借著酒精的麻醉,請求不要玄宗幹涉,讓他隨意而為,玄宗應允。
楊太真道士(楊貴妃原本是玄宗兒媳,此時還沒冊封為妃,其身份是道姑,法號太真),勞煩你幫我捧硯吧。其實楊玉環這個姑娘人還不錯,說捧還真就捧了,沒有二話,反而還覺得榮幸。真是呆萌呆萌的,難怪玄宗喜歡。
天熱,高力士,幫我把靴子脫了吧。連皇帝的情人都這樣了,高力士哪裏有理由拒絕。
就這樣三首清平調一揮而就。楊玉環非常開心,男友讓國民偶像為她寫詩,她覺得榮幸之至,幸福感爆棚。楊玉環高興了,唐玄宗當然就更高興了,親手盛了一碗羹湯賞賜給李白。李白畢竟醉得太厲害,喝不了幾口就吐了,玄宗顧不上什麼君臣之儀,直接把自己的禦用手巾拿給李白擦嘴。
這段傳說,估計是存在的。隻不過,有人說是寫《清平調》的時候,有人說是寫《宮中行樂詞》的時候,還有人說是起草某外交公文的時候。真是沒有傳說的名人算不得名人。
李白看起來醉醺醺的,實際上自己也明白了,他能夠得到如此浩大的皇恩,隻不過是幫玄宗哄老婆開心而已。這樣的生活,對他而言是沒有意義的,他的人生如果這樣下去,也就失去了意義。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李白開始消極怠工,幫玄宗寫詩取樂的次數漸漸少了,每天都沉浸在酒精的麻痹中,半醉半醒之間,冷靜地看著這個日漸沉淪的帝國。
這年冬天,天寒地凍,玄宗再次召見李白,讓他起草一份聖旨。李白厭倦了這種生活,以筆端的墨汁已經成冰為由怠工。玄宗其實很愛惜李白的才能,雖然不想讓他真的從政,但是非常想利用他的文筆。玄宗也不是笨人,為了顯示皇恩浩蕩,挽留這位國民偶像的心,他召來十個宮女,每人拿一支玉筆,不停地哈氣,讓筆端保持溫暖,好讓李白有筆可用。
如此殊榮,李白雖然有些動搖,但是經不起別人的嫉妒。一時間,各種中傷紛至遝來。當初的那一句“可憐飛燕倚新妝”,也被說成是諷刺楊玉環。那些人還一套一套的,說一方麵,趙飛燕是瘦子,楊玉環是胖子。另一方麵,趙飛燕這個人私生活不檢點,拿趙飛燕比喻楊玉環實在不恰當。
李白也逐漸有了隱退的意思。天寶三年正月,賀知章請求退休,唐玄宗不僅應允了,還將他老家的一個湖送給他做禮物。這件事對李白影響很大,他能有今天的位置與恩遇,跟賀老先生的舉薦畢竟是有關係的。
終於,這年三月,唐玄宗帶著一撥人去春遊,李白也同行。大家都上了船,船已經開了,才發現,李白還在岸上。
李翰林,你怎麼不上來啊?
陛下,我不去了,我要做酒中仙。我要辭職回家做酒中仙。
或許玄宗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所以他並沒有生氣。玄宗安排人賞賜李白一筆錢,然後就放他回去繼續做平民百姓了。
離開長安後,李白騎著一頭小毛驢一路小跑,直奔華山而去。畢竟在長安那麼久,都好久沒有去名山大川遊山玩水了。經過華陰縣的時候,李白一不小心路過了華陰縣縣政府辦公室,當時叫縣衙。
那時候的馬啊、騾子、驢子啊啥的交通工具,都有馬蹄聲,很吵的,所以當時原則上不允許在縣衙門口騎馬騎驢快行,不然要受教育處分。那時候沒有駕照,估計不扣分。當然隻是原則上,很多時候縣長也就不管了。
可是李白被交警攔下了,而且不是拉到縣衙裏的派出所做記錄那麼簡單,而是被縣長親自傳喚。縣長脾氣很火,但也不是什麼大事,寫個悔過書就完事的。可是李白的悔過書,卻讓華陰縣令大吃一驚。
“曾令龍巾拭吐,禦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裏,不得騎驢?”
縣長一看:翰林!原來是李翰林!對不起,我們不知道是你,多多包涵。
李白哈哈大笑,也沒說什麼就揚長而去了。
關於李白在宮廷裏的趣事,後來自然是傳為佳話。到了元代,散曲家白樸有幸結識了一位美人,她長得非常漂亮,隻不過臉上長了顆小黑痣。白樸就做了一首騷人體(拿別人開玩笑的散曲)的散曲送給她。
醉中天——佳人臉上黑痣
疑是楊妃在,怎脫馬嵬災?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流殺。叵耐揮毫李白,覷著嬌態,灑鬆煙點破桃腮。
可恨那個揮毫的李白,看著楊貴妃的臉,一不小心把墨汁灑到她臉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