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台間。
平台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雲。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汴水東流海。
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
歌且謠,意方遠。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傍晚,李白已經離去。一個大齡剩女帶著丫鬟到這裏散步,看到了這麵牆,仔細地吟詠著這首佳作。可惜她還沒看完,就來了一個在這兒兼職做保潔的和尚,準備清理牆壁。
誰這麼不自覺,到處亂塗亂畫,真不文明!
剩女大呼曰:不要擦!師父,這詩多好,留著吧。
多好的牆啊,畫成這樣了,還不擦?我們上頭會說我消極怠工,扣我工錢的。
出多少錢我買啊……一千金,夠不夠?
這話一出,整個公園散步的人都驚呆了。估計擱現在,當天晚上各大門戶網站的頭條就是“神秘人物牆壁塗鴉,富豪女千金買壁疑炫富”“炫富女千金買壁,買骨買鄰揭秘曆代土豪的千金一擲”“神秘塗鴉驚現梁園景區,疑當代名人李白新作”……
古代信息沒那麼發達,但是事情依然傳得滿城風雨,還在宋州的李白也聽說了。據說李白就此事還特地去問了也在宋州的杜甫,問他這個女子究竟是誰。杜甫一聽,便說:在宋州地界這麼有錢還這麼欣賞文學的,我估計隻有宗小姐了。她是前任宰相宗楚客的孫女,眼光高,是個大齡剩女。白哥,你有福了。
果然,李白後來去拜訪宗家,把這事的原委一說,宗氏就成了李白的老婆。於是李白後來還在宋州定居了幾年,在李白所有的妻子中,可以說與宗氏的感情最為深厚。
然而說好的旅行還要繼續,有沒有帶著宗氏,那就難說了。之前李白從來不帶妻子出去雲遊,對宗氏則不一樣。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後來李白多次去廬山訪道,都帶著宗氏。這次感情,對李白來說,是最刻骨銘心的。
第二年春天,李白來到了金陵。傳說這一路上可勁兒地燒包,穿著玄宗送的宮錦袍在船上與崔宗之等人旁若無人地說笑。金陵,已經是舊地了。當初離開巴蜀來到這裏,可以說意氣風發,滿懷壯誌。時過境遷,現在老婆都死了兩個了,自己也快五十了。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李白登上了金陵的鳳凰台,當初孫吳的宮殿已經被荒草覆蓋,晉代的皇宮也隻剩下小山丘一樣的土堆。鳳凰台已經沒有了鳳凰,江水依舊不變向東流淌。這樣的精致,自然是能夠激起李白的詩興的。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長安,依舊是李白的念想。相比不變的山水,那些誤事的達官顯貴雖然是浮雲,但是浮雲多了自然就把皇帝給蒙蔽了。皇帝一蒙蔽,像李白這樣的賢人,也就見不到長安了。
李白就是這樣一個人,無論如何都不懷疑自己的夢想。雖然在這裏說“長安不見”,但是言下之意無非是哪天還能再去長安!就算不去長安,濟天下蒼生的夢想照樣會實現。早年他落魄京城,都有過“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言。現在的他目睹了中央的腐朽,豪情之餘更多的是一種對天下大勢的擔憂——六朝都沒了,大唐真的就能億萬斯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