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東窗事發(2 / 3)

秦王李世民暗中竊喜不已,就在他竊喜之時,屹然不動的李逍遙終於出麵了,他微微向前一步,躬身喊道:“父皇乃是天子,大唐還需要父皇指點江山,還請父皇保重龍體。”唐高祖李淵見李逍遙出麵,他微微一愣,又見李逍遙讓自己保重身體,李淵知道李逍遙讓自己不要大動肝火,他心中的怒氣消散了不少,和藹的看著李逍遙,隻見李逍遙沉聲道:“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李淵愣了半晌,微笑道:“準奏!”

眾人見李淵和藹可親的望著李逍遙,就知道李淵對李逍遙的態度與李元吉、李建成實在是相差太遠。之前還是怒氣衝衝的模樣,轉眼間變得和藹可親,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隻見李逍遙恭敬的說道:“兒臣自仁智宮隨父皇一起回到京師,一路上都在思索大哥這個件事,兒臣也覺得事有蹊蹺,懇請父皇將事情查的一清二楚後,再做定奪。”

李淵見李逍遙也說事有蹊蹺,不想表麵上那樣,實際上他也是有苦難言,一方麵想要留住太子的清白,另外一方麵他想借這個機會將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除去,到時候秦王李世民、李逍遙都有機會成為太子。身為父親的李淵知道李建成的性子,他也相信以李建成的脾性不可能真的暗中與楊文幹籌劃,想要謀反,實在是楊文幹一無是處,根本就不堪大用,李建成就算是再笨,他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縱然想要謀反,李建成也絕不會選擇與楊文幹勾結在一起,隻不過欺上瞞下護送鎧甲卻是真實存在的。隻不過李淵自己也沒有想到李逍遙身為皇位競爭者,居然會為太子李建成說話,而秦王李世民從一開始就一直冷眼旁觀,李淵就心中有數了,隻不過礙於情麵以及大唐的未來著想,他不得不廢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他心中甚是欣慰,李逍遙的出麵證明他不是無情無義之人,心胸寬廣,是一位很好的繼承者,但是事已至此不得不繼續下去。

李淵詫異地說道:“既然逍遙王覺得事有蹊蹺,不知有何憑據?”

眾人見李逍遙出聲為太子李建成說話,又聽見李淵反問李逍遙,紛紛都瞪大著眼睛準備看好戲。然而,李逍遙在眾目睽睽之下,風輕雲淡地笑了笑,擲地有聲地回道:“回稟父皇,兒臣早前就命人著手調查,發現的確事有蹊蹺,還請父皇過目!”

李淵見李逍遙寵辱不驚地從袖口中取出一道奏章,他急忙命令身邊的太監呈交上來,李淵攤開李逍遙所奏的事情,上麵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他調查出來的結果。李淵越看心中越是憤怒不已,深深地在朝中大臣身上流轉,就連秦王李世民也不例外,眾人心驚膽戰的看著憤怒無比的李淵,又見他頃刻間將所有的憤怒隱藏起來,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他讚賞地點點頭道:“逍遙王所奏之事,朕準了!但是建成的太子之位已然廢黜,金口玉言無法收回,依然是蜀王,隻不過不用前往蜀地,而是留在京師。”

眾人疑惑不解的看了一眼,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李淵與李逍遙兩人到底買什麼關子;秦王李世民想要出聲詢問,卻被唐高祖李淵狠戾的眼神瞪了回去,然後又聽見唐高祖李淵沉聲道:“建成之事,暫且揭過,待朕查明真相再做定奪,但是太子府上的王矽、韋挺兩人,你們身為建成的近臣,明知建成有錯卻不及時製止,以致鑄成大錯,你們二人可知罪?”

王矽、韋挺兩人懵懂不知,轉念一想,他們知道是李淵想要有一個台階下來,好讓李建成留在京師,隻有將他們兩人代替李建成受罰,才能揭過李建成所犯之罪,最重要的是他們兩人是太子府上權力最大的官員,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將一切事情都化解開來。

他們兩人明知是李淵欲加之罪,卻不願辯護,隻能接受,沉聲道:“臣知罪,請皇上責罰!”

唐高祖李淵讚賞的點點頭,他們兩人不愧是呆在李建成身邊的老人,居然一語擊中要害,而且也證明他們兩人的忠心耿耿。李淵沉聲道:“念你們二人對大唐立下的功勞,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朕命你們前往邊關為官,沒有朕的命令,不得入京!”

王矽、韋挺兩人異口同聲道:“謝皇上不殺之恩!”

朝中大臣皆是膛目結舌地看著王矽、韋挺兩人,就連李建成都驚詫萬分,他不知道王矽、韋挺被自己的父皇流放。但是,他們兩人自己知道原因。如果李建成遠離京師,想要東山再起,那根本就不可能,隻有留在京師之中,才可有機會翻身,他們兩人與李淵唱雙簧,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擔下來,這樣李淵才有借口免除李建成的流放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