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裏偷閑的生活指南(生活保健叢書)20(2 / 2)

清明時節雨紛紛,說的就是清明時的天氣潮濕,易滋生蚊蟲,因此,出遊時需要注意,少到野外雜草多的地方。那麼如果不慎被蚊蟲叮咬該如何用藥呢?

蟲咬皮炎

蟲咬皮炎是指昆蟲叮咬皮膚而引起的炎症性皮膚病,主要由蚊蟲、白蛉、跳蚤、臭蟲等節肢動物叮咬引起。疹子常發生於身體暴露部位,皮膚表現為局部紅腫,在疹子中央常可見有叮咬痕跡。自覺瘙癢或奇癢,有時因搔抓繼發感染,皮膚出現紅線,表示淋巴管發炎,有時局部淋巴結腫大。一般病情,局部可分別外用0.5%氨溶液、風油精、丁酸氫化可的鬆乳膏或艾洛鬆乳膏。瘙癢重,皮疹範圍廣可以內服抗過敏藥,如撲爾敏4毫克,每日2~3次;或氯雷他啶10毫克,每日1次;或仙特明10毫克,每日1次。

蜂蜇傷

蜂蜇傷是由蜂尾的毒刺或毒液進入人的皮膚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的過敏反應。如被蜇傷應該盡快處理傷口,吸出毒汁;如果局部紅腫,應該立即檢查傷口內有無毒刺遺留,如有,應小心將其拔出,吸出毒液;然後用生理鹽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衝洗。在咬傷後應盡早采取措施阻止毒素吸收,如結紮止血。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帶每隔15~20分鍾應放鬆1~2分鍾。如果有嚴重過敏反應,如顏麵蒼白、血壓下降、氣促、呼吸困難等過敏性休克症狀及局部多處蜇傷,應盡快到醫院救治。

蠍蜇傷

蠍蜇傷嚴重者將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如心慌、口唇麵發紫、抽搐和精神錯亂,若不及時搶救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如被蠍蜇傷,應立即在肢體傷口近心端紮上止血帶,盡快吸出毒汁,用1:5000高錳酸鉀液或肥皂水衝洗傷口。局部可外用0.5%氨溶液,也可外用風油精,或外敷米醋調製的明礬粉及雄黃、枯礬末。疼痛劇烈時,可用5%蘇打液冷敷,如程度甚重,或出現嚴重全身中毒症狀,須到醫院急診。

清明憑吊不要過度悲傷

清明節,是一個有著雙重意義的節日。它不僅是一個充滿盎然生機的節氣,還是一個追悼故人的祭祀日。

在生活中,人們本來就忙碌得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麵對清明這樣一個特殊的時節,憑吊故人更要關注自己的健康。許多在外地的遊子長途跋涉趕回老家祭祖添墳,這時尤其要注意,旅途疲勞會使人的免疫力在一段時間內有所降低,如果再加上情緒波動,很容易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穩定情緒。人的喜怒哀樂都會影響交感神經的活動,進而影響髒腑器官的功能,所以有上述疾病的人要多提醒自己穩定情緒,掃墓時最好有專人陪伴。曾經有一位從遠方趕回家鄉祭拜丈夫的女性在掃墓的時候因過分激動,而產生了幻覺和錯覺,並且看到了自己已經亡故的丈夫,從而導致了精神錯亂的發生。其實在清明時節,本來是對親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適度的憑吊對心理健康是有幫助的,人們借此可以宣泄一下心中的哀傷,對排解鬱結在心中的不良情緒也是十分有利的。

還有一種情況,對於失去至親的人,在清明時節很容易有觸景傷情之感。尤其是大家聚在一起為親人進行掃墓的時候,也是很容易造成一個情緒磁場的。因為人們在一起追懷親人的時候,悲傷的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在掃墓的時候,很容易產生負麵的極端情緒。

曾經有一位老年人因為在祭掃的時候,情緒過於激動而造成了腦出血。所以,如果是過於悲傷,那麼掃墓時間不宜太長,一定要特別注意身邊老人的情緒。

此外,清明節屬於春季的一個節日,這個季節也是中風、心肌梗死的高發時期。對於一些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或者血壓過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過於勞神傷心。專家提醒,在掃墓的時候要時刻提醒穩定自己的情緒,掃墓的時候最好有親人或者朋友陪伴。

獻花比燒紙更有意義

清明節將至,按照傳統習俗,人們為了寄托對已故親人的哀思,常以燒香、燒冥幣、獻祭品等方式進行祭祀。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在清明節期間僅用於祭祀而焚燒的紙張就達上千噸。而清明前後,氣溫升高、大風天氣較多,加之地麵多幹枯樹枝和雜草,燒香、燒冥幣極易引發火災,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危害。此外,紙張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煙塵、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環芳烴等空氣汙染物,間接損害人的呼吸器官,引起咳嗽、氣喘等疾病。

因此,為了防止發生火災、保護自己的健康,大家在掃墓時應注意提高警惕,重視防火。未經許可的區域,尤其是山地丘陵等草木較多的地區,嚴禁燒香、燒冥幣、燃放鞭炮和吸煙等可能引發火災的行為。其實,與燒紙相比,買一束鮮花敬獻給逝去的親人,既健康環保又美化了環境,是一種更好的表達思念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