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日常生活聖經(生活保健叢書)22(2 / 3)

原來付先生與付太太文化水平都不太高,他們把“破瓜”理解成了“破爛”、“破衣”、“破鞋”、“破罐破摔”的含義,而《辭海》上的解釋是:“二八字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由此看來,陳先生說那付先生的女兒“破瓜之年”並沒有錯。但一個“破”字出口,對方聽來認為是對他們千金的侮辱,聽著不順耳,更是不順心,也不順氣,他們火冒三丈也是可以理解的。是陳先生“彈琴不看聽眾,說話不看對象”才造成了這樣的局麵。如果陳老先生說“陽光靚妹”、“純情乖女”、“嬌貴千金”……選對方聽得懂且聽了心裏舒服的詞語來說給人家聽,那才是真正的會說話,要替兒子辦的事才有可能順利地辦成。

再來看這樣一個事例:孔子帶著他的幾名學生出外講學、遊覽,一路上十分辛苦。這天,孔子一行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們在一片樹陰下休息,正準備吃點幹糧、喝點水,不料,孔子的馬掙脫了韁繩,跑到莊稼地裏去吃了人家的麥苗。一個農夫上前抓住馬嚼子,將馬扣下了。

子貢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一貫能言善辯。他自恃口才不凡,自告奮勇地上前去說服那個農夫,爭取和解。但他說話文縐縐,滿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將大道理講了一串又一串,盡管他費盡口舌,可農夫就是聽不進去。

有一位剛剛跟隨孔子不久的新學生,論學識、才幹遠不如子貢。當他看到子貢與農夫僵持不下時,便對孔子說:“老師,請讓我去試試看。”

於是,他走到農夫麵前,笑著對農夫說:“你並不是在遙遠的東海種田,我們也不是在遙遠的西海耕地,我們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遠,我的馬怎麼可能不吃你的莊稼呢?再說了,說不定哪天你的牛也會吃掉我的莊稼哩,你說是不是?我們該彼此諒解才是。”

農夫聽了這番話,覺得很在理,責怪的意思也消釋了,於是將馬還給了孔子。旁邊幾個農夫也互相議論說:“像這樣說話才算有口才,哪像剛才那個人,說話不中聽。”這樣看來,說話必須看對象、看場合,否則,你再能言善辯,別人不買你的賬也是白費口舌。

要做到說話看對象,一定要先了解對象。尤其是對於初次相識的人,必須先通過言談去了解情況,這樣才好有的放矢,把話說到對方心窩裏。因此,與陌生人見麵,不要急於說什麼,要先傾聽對方的話語。如果對方彬彬有禮,你也應該文雅、和氣、謙遜;如果對方說話很直,不會拐彎抹角,你也應該坦誠、實在,想到什麼就說出來;如果對方情緒低落,不愛說也不想聽,你就應該少說幾句,或者幹脆不說。總之,要在了解對方的基礎上,說出合適的話,這樣才能收到最好的交際效果。

總而言之,與不同的人談話,就要采用不同的談話方式。因人而異,才能做到把話說活。辦事要善於洞察人心,更要見機行事,剛柔並濟,才能逢凶化吉,轉難為易,說起話來才能讓別人願意接受,隻有這樣,你辦起事來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