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整合意識(2)(2 / 3)

讚美的好處不必多說,拿破侖·希爾的三大讚美原則倒是值得記住:一不可恭維過多;二不可不切實際地恭維;三不可不分對象地恭維。

第九,感激:把功勞歸於員工

企業成功了,老板和員工誰的功勞更大?這很難說。到底是“英雄創造曆史”還是“人民群眾創造曆史”,是一個尚未爭論清楚的問題。可以肯定,“英雄”和“人民”都有貢獻,有的“英雄”拚命將功勞往自己身上攬,最後變得不像“英雄”了。

傑出的領導者總是歸功於員工,並不吝於對員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日本企業家山田三郎說:“成功了,功勞歸部下;失敗了,責任由總經理承擔。”李嘉誠則說:“公司的錢是員工賺的,他們才是真正有貢獻的人。”不管他們說的是否是真心話,話都該這樣說。但最好說真心話。

第十,分享:公平地與部下分享成果

如何分享成果,是一切管理矛盾的焦點。如果分配方式公平合理,員工確可保證“多勞多得”,自然幹勁十足。如果分配不公,一切關於忠誠敬業的呼籲,都成了騙人的鬼話。

許多老板正是如此,恨不得從員工身上榨出油來,卻常常拿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欺騙員工。但員工豈是那麼容易欺騙的?100多年前的文盲工人都知道用消極怠工、毀壞工具抗議分配不公,何況今天那些讀過中學、大學的員工呢?今天的中國員工普遍缺乏敬業精神,90%的問題出在老板身上。

當然,有的老板並無不公的故意,主要是不知道公平的標準在哪兒。這是需要通過學習和探索解決的問題,無法求之於人。

告訴你一條富人的整合經驗:

人人都是合格的人才,但領導者不一定都是合格的領導者。

資本資源的高效整合

大多數公司都麵臨資金壓力,像巴菲特、蓋茨、李嘉誠那樣手握成百億美元卻無處投放的老板並不多。不過,公司運作的理想狀態是握有一定現金,這樣你會做得就比較輕鬆;長期處於資金壓力下,不過是“病態經營”。

那些優秀大公司都確定了自己的資金運作流程,對初創業的公司來說,如何合理調配資金,是一門需要學會並精通的大學問。總結那些傑出企業家的成功經驗,有如下四大原則:

第1個原則:全力維持穩定的“現金流”

一般而言,現金有三大來源:一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二是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三是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但這裏隻是指前兩者,不包括融資。因為融資而來的錢,如果不能在生產經營或合理投資中創造利潤,有什麼意義?甚至是有害的。當然也有的公司依靠融資,大騙善良投資者的錢,不是用於投資生利,而是裝進自己的腰包,大發橫財。這是騙子行為,不在本書討論範圍。本書隻探討如何通過正當手段創業致富。

“現金流”是否穩定,決定了公司的基本生產能力,也決定了公司的競爭力和發展前景,所以特別重要。

保持現金流的穩定,根本在於改進產品與服務質量,改善管理流程,提高營銷能力。但還有幾件需要加以注意的事:

一是淘汰劣質客戶。客戶確實是上帝,但不講信用或償付能力不足的劣質客戶卻是把你拖向深淵的魔鬼。

二是不要盲目投資。尤其不要用維持公司正常運作的資金去投資。

三是投資回報周期長的項目要謹慎。宜用“派不上用場”的錢去玩,玩不起寧可不玩。

第2個原則:盡量不要負債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