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美國商人來中國某地考察投資項目,在當地政府官員和工商人士的陪同下,十幾人前往一個小山村。二三十裏山路,不通車,隻能步行。走到一半,中方人員全累得不行了,那位外商卻興致勃勃,毫無疲態。一位中方老板不禁慨歎:這就是差距。
沒錯!差距經常不是產生於智能,而是產生於體能。中國自宋朝“重文抑武”以來,最大的問題一直是體能。體能不足,打仗打不過人,做研究做不過人,做生意也差得太遠。毛澤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真是一語中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照管好自己的身體,等於照管好自己的事業。
方法一:心理調適
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愉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次跳動、生活的每一印象易於感受,不論軀體和精神性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體健康。
生理學家們發現:當人們產生不良情緒時,會引起內源性皮質類固醇的增加,損傷T細胞的機能,對免疫球蛋白產生抑製,幹擾白細胞活動,降低抗體活力,不能有效消滅增殖的病菌,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不僅如此,不良情緒還可能在人體內部產生某種有毒物質,從而損傷身體。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曾做過一個試驗:把一隻玻璃試管插在有水的容器裏,然後收集人們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氣水”,結果發現:同一個人,當他心平氣和時,“氣水”澄清透明,沒有雜色;悲痛時的“氣水”有白色沉澱;悔恨時有淡綠色沉澱;生氣時有紫色沉澱。愛爾馬把生氣時的“氣水”注入大白鼠體內,令人吃驚的是,幾分鍾後,這隻大白鼠竟被毒死了。可以想象,當人體產生這些物質時,會對自身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國古代醫典《黃帝內經》中有“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記載,如果用現代科學手段進行實驗,可以一一得到證明。由此可見,保持情緒穩定平和是調節身體的最大關鍵。
方法二:積極休息
積極休息的方法很多,下麵列舉最簡單易行的幾種:
(1)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的有效睡眠時間應在7小時以上,老年人也要保證睡眠6小時以上。現代人以夜生活為時尚,不斷拖欠“睡眠賬單”,並不明智。
(2)製造變化。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工作的變化,便是休息。”許多著名人士都喜歡通過變化來達到休息目的。例如,魯迅的“書桌麵前有一把圓椅,坐著寫字或用心地看書,是工作;旁邊有一把藤椅,靠著談天或隨意地看報,是休息”。馬克思把演算高等數學題作為理論研究後消除疲勞的有效方法。列寧曾建議自己的妹妹說:“讀書和工作互相交替,從翻譯到閱讀,從寫信到體操,從精讀到看小說,這樣好處很大。”製造變化的休息方法既能有效利用時間,又能達到休息的目的,可謂一舉兩得。
(3)適度娛樂。你至少應該保留一種能使自己得到完全放鬆的經常性娛樂方式,而且這種娛樂方式應該對你的身心健康有益無害,比如跳舞、聽音樂、養花、散步等等。愛因斯坦在工作之餘拉小提琴、劃船、旅行,這都是很好的娛樂方式。有的人喜歡上網聊天、打遊戲,但時間長了,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負麵影響。有的人喜歡打牌賭錢,凡賭必有輸贏,如果輸了,對心情沒有好處。這都不能算是適度娛樂。
方法三:飲食調養
在飲食方麵,專家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
(1)進食有規律。每天按一定時間進食,你的身體機製會自動調整,以適應你的時間表。如果你進食不依時,你的身體就會增加更多變化和損耗。
(2)不貪食。如果你吸收的營養超過你的體能消耗量,不過是浪費而已,反倒會加大消化係統的工作量。所以,如果你並不饑餓,麵對美味時,小嚐其味則可,不要過於貪食。
(3)多吃素,少吃肉。現代人的工作量不大,鍛煉機會也不多,消耗較少,素食即可維持正常需要。當然,如果你的工作量大,或運動很多,則另當別論。
(4)多吃自然食品,少吃人工食品。現在不少人工食品中含有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等,這些都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一定影響,不如吃自然食品安全可靠。
(5)不吃反季節食品。為了滿足人們嚐鮮的欲望,市場上經常有反季節的蔬菜、水果,這是現代科技帶來的成果,但對人體可能有負麵效應。不如吃依季節生長的蔬果。
方法四: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曆來是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方法。今天的學校將體育當成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確實與提高國民素質背道而馳。素質一定要包括身體健康和強壯,否則所謂素質,不是健全的素質。
告訴你一個富人的生活智慧:
身體健康決定精神強健。
聰明地調節你的心情
人生一半以上的工作,是如何舍棄壞心情,讓自己快樂起來;哲學家、宗教家一半以上的學問,也是研究如何舍棄壞心情,讓心靈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