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就是一個喜歡賺錢而簡單生活的人,他從不追求大家心向往之的時尚和享受,遵從內心,順其自然,就是他的時尚;感覺舒適,心靈愉悅,就是他的享受。他在雜誌上發表自己的見解說:“如果你已經習慣了過分享受,你將不能再像普通人那樣生活,而我希望過普通人的生活。”
蓋茨是如何“過普通人的生活”呢?
在吃的方麵,蓋茨從不願為了吃一頓飯花掉很多時間,平時以吃簡便餐為主。他很少回家吃午餐,通常是在公司以漢堡包當午餐,隻是由於工作上的需要才不得不光顧一些高級餐廳。一次,辦公室來了一位新秘書,名叫裏卡,為了慶祝她的生日,蓋茨特意帶她和米麗亞娜·露寶等幾個職員來到一家高級飯店,每個人都點了酒與風味菜肴,隻有蓋茨點了酒與漢堡包。妻子美琳達後來抱怨說:“你為什麼不點些菜?你那樣做會讓裏卡感到難堪的。”蓋茨笑笑說:“我就喜歡吃漢堡包,沒想過那些。”這就是蓋茨的個性,講究實用主義,不考慮繁文縟節。
在穿著打扮方麵,蓋茨總是那麼隨便,從不看重品牌或價錢,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會議,他會選擇便褲、開領衫以及他喜歡的運動鞋。一次,蓋茨應邀參加由世界32位頂級企業家舉辦的“夏日派對”,那次他穿了一身套裝,還是他妻子美琳達先前在泰國普吉島給他買來拍照時穿的衣服,樣子還不錯,隻是價格還不到歌星、影星一次洗衣服的錢。但蓋茨不在乎這些,很高興地穿著這套衣服參加了這次會議。
蓋茨身上似乎天生沒有貴族派頭,卻有著平民主義情結。他從來是自己開車而不聘用私人司機。他有時一個星期要到四五個國家召開十幾次會議,坐飛機通常都坐經濟艙,如無特殊情況,絕不會坐頭等艙。有一次,在美國鳳凰城舉辦電腦展示會,主辦方事先給蓋茨訂了張頭等艙的機票,蓋茨知道後,硬是換成了經濟艙。還有一次,他去出席一個會議,主辦方給他租了一輛高級轎車,他堅決拒絕了,然後租了一輛普通汽車前往會場。
有的人認為,賺了錢就要好好享受,否則賺錢有什麼用呢?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賺了不花,豈不是白賺了嗎?這種人往往並不清楚什麼是享受?真正的享受是快樂,關鍵在於內心而不在於外在的物質形式。買很貴重的東西,跑很多地方,消耗許多物質財富,如果沒有快樂的話,隻是浪費時間、金錢和激情,並無享受可言。而真正的快樂,不一定需要借助很多物質財富。小孩子玩泥沙,可以玩出快樂;大富翁玩工作,可以玩出快樂;但有的人玩時尚,玩“貴族品位”,最終隻能玩出心靈空虛。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認為,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抑,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事實確實如此,現代人的物質享樂是古人們做夢都不敢想象的,但古人那種孩提般的簡單快樂,也是現代人不敢奢望的。現代人所擁有的自由,被古代人描繪在神話故事中——神仙們一天之內遊遍三山五嶽,“神行太保”日行千裏、夜行八百……今天,這都不算神話,乘上飛機出行,遊遍三山五嶽有何難?汽車出行,豈止夜行八百?但古人擁有的心靈自由,現代人隻可想象。
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心靈的自由,而心靈的自由需要最大限度地擺脫物的束縛。托爾斯泰說: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這是無法讓每個人都認同的古老真理。蘇格拉底也說:欲望越小的人,越接近上帝。
有智慧的人,把幸福建立在“道”的追求上,而不依賴物質享受。他們將物質享受降到最低,卻能夠灑脫、平和、愉快且慈悲地享受著生活。
迪亞是法國一位貴族科學家,在法國大革命來臨的時候,已是70歲高齡了,一夜之間,他的貴族頭銜以及所有的財產包括實驗室、花園、房產統統都沒有了,好像被颶風掃過一樣幹淨,可他還是生活得很坦然,心境平靜得像一麵湖水一樣。雖然經常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但毅力猶存,勇氣不減當年。他每天樂嗬嗬地生活著,就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許多人講什麼“貴族品位”,但“貴族品位”源於內心品質,不是靠物質堆起來的,不是靠花架子撐起來的。不妨想一想,自己有沒有迪亞這種“貴族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