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決定人生(勵誌30本)26(2 / 2)

總之,能讓自己的臉上多一點微笑,是生活快樂的象征。多給別人一點由衷的微笑,這是一種好習慣,是成功人士的一種人格魅力。

當個好聽眾

一天,有位年輕人來找蘇格拉底,說是要向他請教演講術。他為了表現自己,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話。待他講完,蘇格拉底說:”可以考慮收你為學生,但要繳納雙倍的學費。年輕人很驚訝,問蘇格拉底:“為什麼要加倍呢?”蘇格拉底說:“我除了要教你怎樣演講外,還要再給你上一門課,就是怎樣閉嘴。”

蘇格拉底曾經說:“上帝給了我兩隻耳朵,而隻有一張嘴,顯然是希望我們多聽少說。”

然而,在生活中的許多人常易犯這樣的毛病,一旦打開話匣子,就難以止住。其實,這樣做得不償失,因為自己的話說多了,既費精力,又給他人傳遞的信息太多,也還有可能傷害他人;另外,他們無法從他人身上吸取更多的東西。尤其是推銷員常犯這種劃不來的錯誤。為了使多數人同意他們的觀點,總是費盡口舌,但推銷的效果卻並不理想。

每個人都有傾訴和表達的欲望,作為客戶如果他對你的產品關注,他更想通過詢問了解到他弄不明白的那些問題。因此,傾聽是了解客戶需求的第一步。聽客戶說出他的意願是決定采取何種推銷手段的先決條件;而聽客戶的抱怨更是解決問題、重拾客戶對商品信心的關鍵,由此可知,有時在與客戶交談時,聽比說更重要一些。專心地、努力地、聚精會神地傾聽,會讓客戶有被尊重的感覺,從而使他對你更加信任也更加願意展開接下來的合作。

善於傾聽,在人際交往中有助於獲得好人緣。

因為一般人喜歡講,不善於聽。因此,他喜歡講,你正好喜歡聽,那自然是一種特別和諧,特別美妙的組合。

美國最有影響的人生導師卡耐基,一次到一個著名植物學家那裏作客,整個晚上,那個植物學家都津津有味地給卡耐基講各種千奇百怪的植物。而卡耐基呢?聽得也津津有味,目不轉睛,像個特別喜歡聽故事的孩子,中間隻是偶爾忍不住問一兩句。

沒想到,半夜離開時,植物學家緊握著卡耐基的手,特別高興和滿意,對他說:“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談話專家。”

善於傾聽,意味著要有足夠的關心去強迫自己對別人感興趣。如果你認為生活像劇院,自己就站在舞台上,而別人隻是觀眾,自己正在將表演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別人也都注視著自己。如果你有這種習慣,那你會變得自高自大,以自我為中心,也永遠學不會聆聽,永遠無法了解別人。

從現在開始,對別人多聽多看,將他們當作世上獨一無二的人對待;要以服務為目的,不可以自我為中心。要對別人關切的事表示興趣,而不僅是關注自己。隻要你真心關切別人的利益,別人會感覺出來,而與你接近。你將發現你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善於與人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