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經濟總體狀況預期信心指數
b、就業預期信心指數
c、物價水平預期信心指數
d、消費環境預期信心指數
e、消費政策預期信心指數
f、股市走勢預期信心指數
②收入預期信心指數
③生活質量預期信心指數
a、生活水平預期信心指數
b、購買商品和服務預期信心指數(購房、購車、購買耐用消費品、外出旅遊)
四、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量化和編製
根據經濟學的理論,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消費者信心(或情緒)歸根結底是消費者對其家庭收入水平的估價和預期的反映,這種估價和預期建立在消費者對各種製約家庭收入水平因素的主觀認識上。這些因素主要包括: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形勢、失業率、物價水平、利率等。一定時期這些因素的變動必然使得消費者信心(或情緒)產生變化,而消費者信心(或情緒)的變化導致其消費決策的改變從而影響經濟發展的進程。消費者信心指數就是對消費者消費心理感受變化的測度,它是通過居民住戶調查搜集資料,采用一定的統計方法計算得到的反映消費者信心變動程度的指標。
1.總指數
消費者信心指數=(消費者即期指數×W1+消費者預期指數×W2)/100
W為權數,W1+W2=100%。其中:W1=40%,W2=60%。
2.大類指數4444444444444444444費者對當前經濟運行、就業環境、消費環境、收入水平、生活質量、物價狀況和股市走勢等方麵的滿意程度,以及對住宅、轎車、耐用消費品和外出旅遊等消費行為判斷的指標。
計算公式:
消費者即期信心指數=(宏觀經濟環境即期信心指數×W1+收入即期信心指數×W2+生活質量即期信心指數×W3)/100
W為權數,W1+W2+W3=100%。其中:W1=30%,W2=30%,W3=40%。
②消費者預期信心指數:是反映消費者對未來一年內對經濟運行、就業環境、消費環境、收入水平、生活質量、物價、股市走勢,以及對住宅、轎車和耐用消費品等方麵變化走勢預期的指標。
計算公式:
消費者預期信心指數=(宏觀經濟環境預期信心指數×W1+收入預期信心指數×W2+生活質量預期信心指數×W3)/100
W為權數,W1+W2+W3=100%。其中:W1=30%,W2=30%,W3=40%。
3.中類指數
各小類指數合並成中類指數時暫時采用等權進行。
4.小類指數
某一指標即期(預期)信心指數=[100×①%+50×②%+0×③%-50×④%-100×⑤%]+100
①%、②%……⑤%:分別表示被訪者對“當前某地區(省、市、縣等)的某一指標的選項回答百分比,100為基數”。
選項回答百分比=(選項回答頻數÷該問題的有效樣本數)×100%。
五、消費者信心調查的方法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對消費者信心(或情緒)調查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
問卷的設計緊密圍繞以下幾個方麵內容:經濟發展形勢、家庭收入和就業、物價水平、消費或購買意願。每一方麵由兩類問題構成:對現狀的看法和對未來的預期。前者指消費者對上述幾個基本方麵當前整體狀況的評價;後者指消費者對幾個基本方麵未來一段時期(如半年或一年)發展變化趨勢的估計或預期。如美國會議委員會發布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自1967年開始至今調查問卷隻含有5個問題,分別是:對目前經濟形勢;就業形勢的評價;對未來6個月經濟形勢;就業形勢和家庭總收入的估計。屬於亞太地區範圍的萬事達卡消費者信心指數(Master
Index)則要求受訪者回答對目前及未來半年5個“經濟要素”的看法和信心程度:就業狀況、經濟狀況、國民日常所得、股市發展及生活品質。
在調查問卷中每一問題一般有三個答案:肯定的(積極的)、否定的(消極的)和中性的(不變),由消費者根據自己的看法或判斷選擇其一。指數通常以加權平均法得出,結果以百分點表示。隨著具體計算方法不同,指數的取值有兩種:一是取值在0-200之間。100是中值,表明消費者的信心(或情緒)是一種中立態度。0表明極端悲觀情緒,200反映的則是極度樂觀情緒;二是取值在0-100之間。50是中值,100反映的則是極度樂觀情緒。前麵提到的美國會議委員會發布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屬於第一種取值形式,而萬事達卡消費者信心指數采用第二種取值形式。
根據調查結果,可以分別計算現狀評價指數和預期指數,以及綜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指數的基期可以選擇計算的初期為100(或50),也可以某一特定時期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基期值。例如美國會議委員會發布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自1967年開始發布,基期就以1967年初為100,每兩個月發布一次。從1977年6月開始,改為每月一次。至1986年起以1985年的各月平均值為指數基期值。
六、消費者信心指數對彙率的影響
在經濟循環中,消費者信心指數被視為經濟強弱的同時指標,與目前的景氣狀況有高度相關性。分析表明,該指數與消費者支出的相關性較弱,而與經濟狀況的落後指標失業率有較強的負相關關係。
股市投資人偏好向上增長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因為其代表著消費者有較強烈消費商品與服務意願,有利經濟擴張。債市投資人則偏好向下減少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因為其代表著消費意願不強,經濟趨緩的可能性提高。美元彙率通常從聯儲尋求暗示,若消費者信心上升,則意味著消費增長,經濟走強,聯儲可能會提高利率,那美元就會相應走強。
北京時間08月30日22:00美國經濟諮商會周二公布,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5.6,7月為103.2,市場預期為101.0,數據意外上升,表明美國民眾對經濟前景仍充滿信心,為此,市場對美國就業市場也持樂觀情緒,將有利於助漲美元彙價。周五,美國將公布8月非農就業人數,前值為20.7萬,預期為18.5萬,從消費者信心指數數據來看,或許將會給周五非農數據提供更多指引。
七、我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何下滑?
網友日記1:我現在的原則是:能坐地鐵絕不打車,能坐公交絕不坐地鐵,能坐非空調車絕不坐空調車,能步行絕不坐車,能不出門絕不出門;早上絕不早起省掉一頓早飯,爭取用一頓餃子和一頓方便麵打發一天的夥食,期間以飲水充饑,晚上洗澡的時候順便刷牙避免自己吃夜宵順便減肥;如果外出隻吃6元以下盒飯,不接受飯局邀請也不邀請飯局,不參加單次10元以上的自費娛樂活動;所有燈泡更換為小功率,不泡茶絕不燒飲水機,停止一切咖啡奶茶供應;筆記本屏幕調節到最低亮度,噓噓兩次以上衝一次馬桶。——化名旺財的“新上海人”(年輕一代的典型代表)的供房日記節選。
網友日記2:我在遙望,大盤之上,有多少房價在自由地上漲。昨天已忘,風幹了好房,我要和你重逢在沒房的路上。房價已被牽引,質落價漲,有房的日子,遠在天堂。嘔也,嘔也,嘔也。誰在呼喚,行情多長,掙錢的渴望象白雲在飄蕩。東邊割肉,西邊喂狼,一摞摞的鈔票,就送到了銀行。在房價滄桑中,房子在何方?跟政府商量:讓房價降降。——網友們在歌曲“月亮之上”這個舊瓶裏裝進的“房價之上”新酒。
2007年12月0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0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這一指數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是2007年8月以來的第二次下滑。2007年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消費者滿意指數、消費者預期指數均比上月出現下滑,分別下滑了0.5%、0.6%、0.2%。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祁京梅介紹,今年進入下半年以來,物價持續上漲,同時股票市場出現大的調整,使得居民的資金縮水,這兩點原因直接導致了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八、消費者信心指數為何在中國“遇冷”。
與發達國家有所不同,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市場意義遠遠落後於其他指標,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依舊處於依靠投資拉動的模式之中,消費需求推動的良性增長方式尚付諸闕如。盡管拉動內需早就是既定方針,但關鍵是如何才能讓“紙上文字”變為現實動力。如何通過財政、稅收政策調整,在財力充沛的背景下實現藏富於民、讓利於民才是關鍵。隻有民眾有錢可花、有錢敢花,才意味著吸納流動性的能力隨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