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銷售中的十條心理定律 把自己看做是商品
喬·吉拉德說:“推銷的要點是,不是在推銷商品,而是在推銷自己。”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他的秘訣就是在推銷產品之前先推銷自己。他在十多年的推銷生涯中,一直都堅守著250定律。所謂250定律是指每位顧客的背後,都大約站著250個人,這是與他關係比較親近的人:同事、鄰居、親戚、朋友。所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個顧客。同時喬·吉拉德到處遞送名片,在餐館就餐付賬時,他要把名片夾在賬單中;在運動場上,他把名片大把大把地拋向空中。名片漫天飛舞,就像雪花一樣,飄散在運動場的每一個角落。你可能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但喬·吉拉德卻認為,這種做法幫他做成了一筆筆生意。因為他認為,自己給了別人名片,別人可以扔了它,但要是別人留下來了,那麼那個人就會看名片上的字,就會知道這個人是幹什麼的。而這樣的細節就使得喬·吉拉德把自己完全地推銷了出去。而當人們要買汽車時,自然會想起那個拋散名片的推銷員,想起名片上的名字:喬·吉拉德。這樣,成功的機會就來了。
推銷自己的作用
也許有人會認為,推銷員推銷的是產品,怎麼會是自己呢?隻要自己的產品貨真價實,那麼就不愁沒有顧客購買。但果真是這樣嗎?盡管這個世界上有些推銷員推銷的產品是有質量問題,但是,我們應該相信,推銷員獨自一人去約見客戶,那麼他的產品肯定不會有問題,要不然,對於推銷員來說,肯定是自掘墳墓。但是在同樣的貨真價實的基礎上,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卻失敗了,這是為什麼?這主要在於這位銷售員有沒有推銷自己,正像喬·吉拉德所說的:“推銷的要點是,不是在推銷商品,而是在推銷自己。”如果以這種理論來指導自己的銷售,相信每一個推銷員都會擁有自己的客戶。
把自己當商品推銷出去的技巧
但是我們要怎樣才能把自己當做商品一樣地推銷出去呢?可以試著從以下一些方麵進行。
第一,從微笑開始,銷售員應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示給陌生客戶。中國是禮儀之邦,最講究待人接物。許多客戶首先看重的是銷售員是否有教養,而不是產品。如果銷售員還未向客戶說話,就露出笑臉,無疑會給銷售員帶來洽談生意的良好氛圍,起碼客戶會給你一個表達機會。如果銷售員像喪門神哭喪著臉上門,客戶還會理你這個銷售員嗎?
第二,可以像喬·吉拉德一樣隨處散發自己的名片。銷售員最需要的就是客戶資源,但是客戶資源的多少取決於你是否認識足夠多的人,隻有讓足夠多的人知道你了,知道你是做什麼的了,那麼他們就更願意從你這裏買他們所需要的商品。
第三,銷售員更需要誠實。也許有些銷售員為了訂單而不擇手段,欺騙的手段也不時地拿出來。但是這種銷售員就算偶爾一兩次成功了,但是絕對不會有第三次。因為客戶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銷售員在銷售的過程中就需要說實話,一是一,二是二。說實話對銷售員隻有好處,尤其是銷售員所說的,顧客事後可以查證的事。
【銷售心理學】
所謂250定律是指每一位顧客身後大體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得罪了一名顧客,也就意味著得罪了250名顧客。
把拒絕當做種享受
每一次的失敗都是自己向成功前進的一步,而在銷售中,被客戶的每一次拒絕也是自己向成功前進的一步。因為銷售是從拒絕開始的。所以,對於推銷員來說,要學會享受拒絕。
遭受拒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