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如戰場,永遠要小心謹慎,一不小心就會被對手抓到機會置你於死地。因此,為了使自己的財源不斷,給自己的事業加一個保險,商人們更願意結交朋友。人脈能使你在商業競爭中快速成功。
人脈共贏,生意長久興旺的基礎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蘊涵哲理的名言揭示了競爭與合作的辯證關係。現在這個社會是一個分工合作的社會,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生意場上,都要考慮到各方的利益,達到共贏和多贏,合作才能長久。
對於勞資雙方來說,工人要為老板賺錢才能有工資拿,而老板也要照顧好員工的利益才能籠絡住他們的技術為己所用,隻有企業效益與員工待遇一齊發展,才能使這個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另外,美國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戰勝對手,就加入到他們中間去。”現在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不是過去你死我活的方式,因為你沒有辦法擊倒所有的人成為唯一的勝者,所以要與對手合作,實現雙贏。
蘋果電腦公司在一段時間陷入了財政危機,當時微軟的老板比爾·蓋茨決定向其注資1.5億美元,來幫助對手擺脫危機。這個消息一傳出讓所有人為之愕然,因為雙方長期以來在計算機行業棋逢對手,這正是搞垮一方贏得主動權的好機會。微軟不落井下石就算了,居然伸出橄欖枝,“高尚”地救了蘋果一命。
其實並非是微軟救了“蘋果”,當“蘋果”這個品牌已經深入人心的時候,要做救世主的也不隻微軟一家。如果被其他公司抓住機會,與其合作推出新產品可能對微軟的地位更為不利。另一方麵,美國《反壟斷法》規定,如果某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一定標準,而且市場中無對應的製衡產品,就要麵臨反壟斷條款的製裁。如果“蘋果”這個對手倒下,那麼無疑微軟麵臨著比對手更麻煩的事,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案就擺在眼前。
與蘋果電腦公司的合作,既挽救了“蘋果”,同時也給微軟創造了一個好的形勢,這正是一個商人的高明之處。無論做什麼生意,優先考慮合作者的利益,甚至讓利給合作者,這樣在做成生意的同時,我們也會積累更多的人脈,生意源源不斷。
但是,有了合作夥伴並不一定就能實現“合作雙贏”,合作者再多,不懂得“優勢互補”,不懂得與商為善,與客為善,不懂得借風使力、借力生財,也是不行的。所以說,在我們自己的企業內部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團隊,讓他們既懂得“合作”,也要懂得“雙贏”。
有人和上帝談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這個人說:“來吧,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於是帶他走進一屋,人們圍著一鍋肉湯,每個人都有可以夠到鍋子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長得多,足足兩米,自己沒法把湯送到嘴裏。他們看上去是那麼絕望。
“來看看什麼是天堂。”於是又把此人領到另外一屋。一切和剛才一樣,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不同的是,這裏所有的人精神煥發,大家都在快樂地唱歌。
“為什麼同樣的待遇與條件,天堂裏的人是如此快樂,地獄裏的人卻那麼悲慘?”他問。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天堂裏的人會用自己的湯匙喂給別人,但地獄裏的人不會這樣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中有別人,在生活中懂得去合作,才會得到更多的幸福。人與人之間需要有合作,即使是競爭對手之間也需要合作達到雙贏,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合作的成果屬於大家。在社會生活中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隻有合作才能有麵對困難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
“共贏”這個概念是現在最流行的商業概念,但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每個人都等待著別人給自己機會,卻不願意主動去這樣做。這也比較容易理解,把利潤拱手相讓是多麼“愚蠢”啊。但其實真正能夠這樣做的人,才能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要想自己賺錢,就讓對方先賺錢,隻有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與你合作。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就是“共贏”。因此若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擁有大量的商業夥伴,就從現在開始找到雙方都能賺錢的方式。相信這樣的合作是對方不能拒絕的,而在合作中他們也將成為你更長久的人脈資源。
善待他人,一把椅子的問候
我們每個人在世上都要多點兒善良,少點兒邪念;多點兒熱心,少點兒冷漠。因為這樣,世界會變得更美好,而且這些善意很可能為你植下人脈的種子,終有一天會得到收獲。而那些心思邪惡的人,雖然得到眼前一些小利,但長遠來看是不利於自己事業的發展的,總有一天會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一天下午,突然天降大雨,行人們紛紛進入就近的店鋪躲雨,一位老婦也蹣跚地走進費城百貨商店避雨。所有的售貨員都對她視而不見,因為看她簡樸的裝束,不像是什麼有錢人。這時,一個年輕人誠懇地走過來對她說:“夫人,我能為您做點兒什麼嗎?”老婦人莞爾一笑說:“不用了,我在這兒躲會兒雨,馬上就走。”老婦人隨即感到不安了,因為既然進來躲雨卻什麼也不買似乎不近情理,於是,她開始在百貨商店裏轉起來,哪怕買個頭發上的小飾物,也算給自己的躲雨找個心安理得的理由。
正當她猶豫徘徊時,那個小夥子又走過來說:“夫人,您不必為難,我給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門口,您坐著休息就是了。”兩個小時後,雨過天晴,老婦人向那個年輕人道謝,並向他要了張名片,就顫顫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幾個月後,費城百貨公司的總經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將這位年輕人派往蘇格蘭接收一份裝潢整個城堡的訂單,並讓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屬的幾個大公司下一季度辦公用品的采購訂單。詹姆斯驚喜不已,匆匆一算,這一封信所帶來的利益,相當於他們公司兩年的利潤總和。
在與寫信人聯係後,才知道寫這封信的正是那位來避雨的老婦人,而這位老婦人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
詹姆斯馬上把這位叫菲利的年輕人推薦到公司董事會上。隨後的幾年,菲利以他一貫的忠實和誠懇,成為“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左膀右臂,事業扶搖直上,終成為美國鋼鐵行業的重量級人物。
這個故事裏,菲利隻是秉承著一貫的熱心,舉手之勞借給了婦人一把椅子,因而與炙手可熱的卡內基攀上了關係,從而走上了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成功之路。善待他人既是一種美德,同時也是善待自己,是一種個人修養的表現。也許你善待他人不會得到同樣的回報,但隻要你這樣做就會得到自己內心的平和,通過善待別人你會讓自己的心胸寬廣,讓自己能以平常心來對待世間的不圓滿。其實,每個人都希望在生活中追求幸福,但幸福的本質往往就是一種自我的感覺。
善待他人也是一門學問,是有原則、有方法的。善待他人並不是說一起去吃喝玩樂,甚至沒有原則、是非不分。善待他人是指對與你一同共事、一起生活、常打交道的人,做到不傷害、不嫉妒、不誹謗、不侮辱,並將那些替人考慮的習慣,滲透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去。
日本曆史上的名將石田三成未成名之前在觀音寺謀生。有一天,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熱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時,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溫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熱的茶;當豐臣秀吉要第三杯時,他卻奉上一小碗熱茶。
豐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解釋說:這第一杯大碗溫茶是為解渴的,所以溫度要適當,量也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的熱茶,是因為已經喝了一大碗不會太渴了,稍帶有品茗之意,所以溫度要稍熱,量也要小些;第三杯,則不為解渴,純粹是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熱茶。豐臣被石田的體貼入微深深打動,於是將其選在自己幕下,使得石田成為一代名將。
石田三成的這種為人著想的善意,不禁讓人感動。他的這種做法沒有任何功利目的,隻是憑著自己的良心去做,是自己的修養讓善待他人的習慣自然地落在每一件生活小事中。
個人的修養與別人毫不相關。也許你善待他人,並不等於他人也會一樣善待你;也許你是一個為善的人,但是偏遭遇他人的惡待。在這個時候,你會不會因為他人的惡而改變你的善,采取報複等手段呢?假如是這樣的話,你就與那些墮落的、作惡的人沒有什麼區別了。每個人真心善待他人而不是有所企圖的話,那麼就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就自然能體會“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快樂他人自己快樂”這句話的深刻含意了。
在人際交往中,隻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善待他人,對於比自己強的人,鼓勵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於比自己弱的人,伸手相助;對於比自己富裕而吝嗇的人,奉勸其樂善好施;對於比自己貧窮的人,幫助其擺脫貧困,就可以擁有一張讓你終身受用的人際關係網。
居安思危,永遠如履薄冰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無論是職場、官場、商場抑或是學場,隻要有利益存在的地方便是角鬥場。在這種生死存亡的戰鬥中,隻有少數人能取得勝利,於是無所不用其極,陰謀、陽謀,在利益麵前,人沒有什麼做不出來的事。
早在150年以前,馬克思在《資本論》裏就指出了:“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可見利益對人的誘惑有多麼強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事要小心謹慎,在低處要蓄謀以待,在高處要居安思危。比爾·蓋茨聲稱:“微軟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之遙!”
淝水之戰是發生在東晉時期的一次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公元383年,控製了中國北部的秦王苻堅,率領87萬大軍,南下攻打江南的東晉。當時晉軍隻有8萬主力軍,兵力相差十倍之遙。晉軍主帥謝玄就是利用了苻堅驕傲的心理,在淝水之戰時請求讓秦軍先退後一段距離,讓兩軍在淝水的一側決戰。結果在指揮秦軍後撤的時候,原本士氣低落的秦軍陣勢大亂。謝玄率領8千多騎兵,趁勢搶渡淝水,向秦軍猛攻。朱序則在秦軍陣後大叫:“秦兵敗矣!秦兵敗矣!”秦兵信以為真,於是轉身競相奔逃,並形成連鎖反應,結果全軍潰逃。秦軍潰兵沿途不敢停留,風聲鶴唳,逃回至洛陽時僅剩十餘萬。
可見世事難料,不要以為大勢已定就失去了警惕之心,就高枕無憂了。在商業競爭的社會更是如此,沒有永遠的贏家,如果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就會在競爭中被對手超過。所有的企業必須有這樣的覺悟,就是永遠向前走。
同時還要隨時防備身邊的人,秦軍就是因為軍隊中潛伏有晉軍的間諜,在敗退的時候高聲疾呼“敗了”的謠言,致使軍心浮動,人馬四散。所以,要意識到威脅無所不在,小心提防身邊的每一個人,哪怕是你看來最善良、友好的同事,你對他的警惕也不可鬆懈。職場就是名利場,沒有誰能絕對信任,很可能原本很好的朋友因為利益的糾纏而反目成仇,也會因為金錢而出賣你。
張駿和唐飛是同窗好友,有機會一同應聘進一家IT公司做技術。他倆在學校時便是好友,現在一起工作都覺得彼此有個照顧,很多工作難題也相互切磋。就在不久之後,公司的主管另尋高就,老板一直都很器重張駿和唐飛兩人,覺得兩個青年人都是高才生,而且編程技術比較高,準備在他倆中提拔一個人做主管。
不久之後,公司人事部提拔了唐飛做了主管。張駿也不以為意,還是一心一意地在公司工作,覺得自己跟朋友哪個當主管都是一樣的。可是慢慢他發現老板對他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重要的項目不給他,大客戶見不到,就連薪水也比別人少,自己顯然被排擠了,隻好另謀他就。在走的時候,人事小郭偷偷地跟張駿說:“知道為什麼你沒有被提拔還受排擠嗎?”原來,正是他最好的朋友唐飛陷害了他,為了獲得主管職位,唐飛在老板麵前若有若無地放出一個謠言,張駿準備跳槽到一家大公司。老板自然不會把重要職位交給他了,而且更重用那個“忠實”的員工。
類似這樣為利益出賣朋友的故事實在太多了。進入職場便進入了一個爭奪利益、權力的名利場,這裏麵矛盾交織,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共同的利益,因此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充分信任。事業就是事業,一切與個人恩怨無關,哪怕是彼此之間兵戈相向,也不過是利益衝突罷了。在利益麵前,許多人都可能會采用不正當競爭手段,打擊對手,哪怕一個看起來絕對是本性純良的人,為了解決他所麵臨的難題,也可能對你使出殺招。
在商場上,隨時要居安思危,更要如履薄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你都應該在無懈可擊的笑容背後留有一絲警惕。
做人有原則,不做“牆頭草”
很多人都覺得要想獲得形形色色的人的喜歡,處世就要油滑一些。結果像“牆頭草”一樣,隨著風東倒西歪,常常沒有自己的意見,隨聲附和。人說地球是圓的,你說對,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人說地球是方的,你也說對,大陸是烏龜馱著的。這樣諂媚地做人,並不能讓你贏得人脈,反而被人當成沒有立場、不可輕信的人而排出自己的核心人脈圈。
沒有了做人的原則,也就沒有了衡量對與錯的尺度。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那麼,就很容易走入歧途。因為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時時事事都要受到社會公認的法律和道德等準則的約束,不可能遊離於社會之外。
有“太陽王”美譽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平日喜歡作詩自娛。
有一次他作了一首詩,左看右看總覺得不是很好。這時,剛好元帥格拉蒙來覲見,於是他就將這首詩交給元帥。
他對元帥說:“格拉蒙,我覺得這首詩寫得不好,你認為如何呢?”
格拉蒙很快地看了看這首詩說:“誠如陛下所說的,這首詩簡直糟透了。”
路易十四一聽,扯著嘴角笑了笑說:“作這首詩的人一定是個笨蛋。”
“是啊!絕對是個笨蛋。”格拉蒙在一邊附和。
路易十四正了臉色慢慢地說:“噢!謝謝你,其實這個笨蛋就是我。”
大元帥一聽臉色大變,馬上紅著臉說:“陛……陛下,讓我再看一遍,我剛才隻是隨便一瞧,沒有仔細看。”
讚美是一種優秀的品質,也是受人歡迎的,但是過度的奉承、拍馬屁有可能會給人輕浮的印象。而且馬屁拍不好可能會拍到馬蹄子上,讓馬腿給踢得四腳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