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事業推手,從孤傑到群英聚義(2 / 3)

人脈圈子就是一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地方,要像福樓拜這種沙龍一樣,隨時保持著優秀的核心與外圍的流動。一個良好的人脈關係網,需要定期清理和優化,把那些行業內的精英日漸吸收進來,而將水平不夠的人自覺排除。如果一個網絡被汙染了,庸者眾智者去,那麼這種負麵的影響將毀掉你的一生。

德魯克說:“清理你的人脈就像清理你的衣櫃一樣,將不合適的衣服清出衣櫃,才能將更多的新衣服收入衣櫃。”因為你的人脈可能對你的一生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人脈要花一生的時間去經營與維護。

我們平時要把人脈關係的維護當成一種習慣,做到自然相處、和諧互利,才能使人脈正常化、深入化發展,這樣在你有困難的時候,才會有朋友站出來給予你莫大的幫助;而如果你平時對你的人脈愛理不理,任其流失,那麼當你的事業陷入危機的時候,你的人脈網中的任何人都不會過來幫助你。

哈維從大學畢業那天就開始找工作。當時的大學畢業生很少,他自以為可以找到最好的工作,結果卻徒勞無功。好在哈維·麥凱的父親是位記者,認識一些政商兩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查理·沃德是布朗比格羅公司的董事長,他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月曆卡片製造公司。四年前,哈維·麥凱的父親針對沃德的稅務問題作了一些公正的報道,因此沃德對他充滿了感激。

後來沃德問哈維·麥凱的父親是否有兒子。

“有一個在上大學。”哈維·麥凱的父親說。

“何時畢業?”沃德問。

“他剛畢業,正好是需要一份工作的時候。”

“噢,那正好,如果他願意,叫他來找我。”沃德說。

次日,哈維·麥凱打電話到沃德的辦公室,這一通電話改變了哈維·麥凱的命運。在街上閑晃了一個月的哈維·麥凱,現在站在鋪著地毯、裝飾得大大方方的辦公室內,不但頃刻間有了一份工作,而且還是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單位。

那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業。42年後,哈維·麥凱還在這一行繼續尋找那個金礦,而且成為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麥凱信封公司的老板。

可見改變哈維·麥凱命運的就是沃德,而重要的就是哈維·麥凱的父親當年結識並幫助了這麼一個有用的人物。我們在維護人脈圈的時候就要抓住這種對自己有利的、實力卓絕的人進行優化,而那些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則要定期進行淘汰。

人脈經營的大忌就是“平時不燒香,臨陣抱佛腳”,所有人都對此深惡痛絕。為了在關鍵時候能有人挺身相助,平時就要注意言行、廣結善緣,隻有先幫助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對待朋友之間的友情,也如同銀行業務中的零存整取,平時顆粒歸倉,若幹年後就擁有了一座自己都難以相信的金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反之,很可能讓朋友間的感情透支,變得形同陌路。所以,最好不斷地為你的人脈關係添加潤滑劑,保持鮮活的生命力。跟誰交往雖然很重要,但有什麼樣的人脈關係網絡更重要。

每個人的人脈圈都在無形之中悄悄地影響著自己,正所謂久居蘭室而不覺其香,久處鮑肆而不聞其臭。如果你身邊都是一些拜金的朋友,那麼久而久之你也是個物質至上的人;如果你認識的都是一些飽讀詩書之士,那麼漸漸你也將成為一個散發著書香的儒雅之人。可見定期清理與優化自己的人脈圈,對人過什麼樣的生活影響極深。

向古人學習,贏得忠誠人脈

經營人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忠誠!稱觀成大事者,無不是因為善於收買人心、經營人心才能所向披靡。眾所周知,人力資本包括四個因素:情感資本、大腦資本、組織資本、顧客資本。收買人心的目的就是要讓“情感資本”增值,從而令自己擁有的人脈價值也隨之增長。說到收買人心,中國人在這方麵有幾千年的曆史和經驗,所有想要贏得忠誠人脈的商人都要向古人學習,並從中汲取營養。

三國時期的劉備算得上收買人心的鼻祖,民間有個歇後語就是劉備摔阿鬥——收買人心。《三國演義》中記載了劉備摔阿鬥的故事,曹操、劉備兩軍在當陽長阪經曆了一次遭遇戰。由於曹軍來勢凶猛,劉備雖然衝出了包圍,但自己的家眷卻陷入了曹軍圍困之中。趙雲為保護劉備家眷,拚死殺進曹營七進七出方才尋到了劉備的獨子阿鬥。

趙雲衝破曹軍封鎖,追上了劉備並將完子歸還。劉備接到兒子並沒有表示高興,反而把阿鬥擲於地下罵道:“因為這個孩子,險些損了我一員大將。”趙雲抱起阿鬥連連泣拜:“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古人有雲:動人心者莫過於情。情動之後心動,心動之後理順。劉備用擲子的方式來表明愛將之心,使趙雲感受到自己在劉備心中地位如此之高,豈能不以死相報。

凡是善於經營人脈,並憑借人脈做成大事的人,都明白待人真誠,贏得人心的妙用。因為,人脈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對方真心認同你,珍惜跟你之間的交情,所以才會在適當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一個人總想著自己的利益,光是嘴上說得好聽,那麼時間一長就會被人認為是虛情假意,那麼誰還樂意與他相交,更別說報效於他。隻為利己的人,根本不可能贏得真情實意的人脈,更別說他人的患難相助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脈經營是一種投資手段或是一種理財方式,所以應該像經營與客戶的關係一樣去經營你的人脈。在索取和利用的同時,還要給予回報和付出,這樣人們才會願意助你一臂之力。以誠心為貴,讓客戶感受到你的重視,從而忠誠於你,才能將有形與無形的人生財富為你所掌握。

唐太宗李世民當政時,刑部尚書張亮被控犯有謀反罪,多數大臣都認為張亮罪不可赦,應當立即殺頭。隻有殿中少監李道裕認為張亮犯罪證據不足,不應定罪,並且在朝廷上說得慷慨激昂,把傾向治罪的唐太宗一時弄得很沒麵子。盛怒之下的唐太宗毫不遲疑地就把張亮殺掉了。事後不久,刑部侍郎的職位出了空缺,唐太宗竟建議宰相把這個位子留給李道裕,理由是李道裕執法謹慎嚴格。

群臣都知道李道裕曾經當眾反對唐太宗的意見,而現在偏偏任命李道裕做這個執法官,此項任命一經公開,朝廷上下無不盛讚唐太宗的仁德和雅量,開明君主的招牌亮得更鮮明了。重用你不喜歡的或是和你作對的人,不但能得到當事者的誓死相報,還能贏得開明、寬容的口碑,從而吸引更多人追隨。

真正贏得人心,你的人脈才有忠誠可言,也隻有實現人脈忠誠才是經營與管理的最終目的。現實中有很多人人緣不錯,認識的人也很多,但是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門前冷落鞍馬稀”。這說明他在人脈經營上的功夫還不到位,沒有真正贏得人脈的心,僅僅停留在酒肉和最表麵的層次上,這樣的人脈關係有似於無,這就好比再多的零疊加起來仍然是零。

每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階段都有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境,這時便是你建立忠誠人脈的時機。“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學會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雪中送炭,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那麼你最有機會贏得人心,從而結成對你忠誠的人脈圈子。

贏得人脈忠誠,就要向古人學習,懂得付出時間、收買人心、放低姿態、能用寬容之心來主動結好。隻要讓對方認為受到了你的足夠重視,從而願意為你效力。可以說人脈的忠誠度將決定著你未來的發展前途。

高級媚友術,成為必需品

交際達人常常給人一種榜樣的力量,他們熟悉對方心中最迫切的欲求,並能給予關鍵時的滿足。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會感到有依靠,他會幫助你解決困難,他的建議值得依賴。慢慢地,他變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當你遇到問題時最想聽聽他的見解,他會給出一個令你感到愉快的答案。

要想在商業上成功,就需要努力成為別人的必需品而不是調劑品。的確,每個人交友都是有輕重之分,隻有少部分的核心重要人脈,而占80%的都像調味品一樣可有可無。而我們要想在經營人脈方麵卓有成效,就要努力成為別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戰國時有個很有才能的人叫吳起,很受當時人們的推崇,但他有個毛病就是特別熱衷於名利,甚至到了癲狂的地步。一次他為了出風頭就勸魯國發兵攻打齊國,可魯國上下以他的妻子是齊國人為由拒絕了他,他就殺了自己的妻子明誌。魯國軍隊被他這種殺妻報國的決心所震撼,但吳起卻因此得罪了魯國的一些重臣,最後被削掉了兵權,弄了個賠了夫人又折兵。

吳起羞憤交加,為避免殺妻的行為處處受人指摘,隻好遠離齊魯到了魏國。他花重金結識了魏國大臣翟璜,求翟璜將他引薦給魏文侯。當時魏國正需要能領兵打仗的人才,但魏王也聽說吳起的劣性,在是否能給予重用上十分猶豫不決,於是就征詢丞相的意見。丞相說:“吳起貪財好色,卑鄙無恥,十惡不赦,但在帶兵打仗方麵卻是一個人才,隻要對他用錢權色來拉攏,再派人時時監視,當能為我國立功。”於是魏王接納了吳起。

吳起在魏國大展身手,打敗了秦國,還滅了中山國,使魏國威名大震。魏王為了表彰他的功勳,冊封他為大將軍,戍守魏國西部的防務,吳起終於功成名就。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發現一個人的品質並不決定他的才幹。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蔡京是一個了不起的書法家;能以一人之力敵三英的呂布,也是個認賊作父、品行惡劣的卑鄙小人。吳起能夠被魏國任為大將的原因,顯然是他有著必需品的價值,一個人一旦身上有著某方麵傑出的才能,那麼其他方麵的一些過失也便是可以饒恕的。

曆史上有一個“一錢斬吏”的故事。崇陽縣縣衙有個管錢庫的小吏,一天,有人發現他頭巾裏有一個小錢,就告到縣官那裏,縣官追問得知他是從錢庫裏偷的錢後,立即命令把他抓起來,痛打一頓,要判他盜竊國庫的重罪。庫吏不服,說:“我隻不過拿了一個小錢,算什麼大不了的事?就抓我、打我!哼,你至多是打唄,難道還能殺了我?”縣令見他態度很不好,不禁大怒,判了他一個死罪。縣令喝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那庫吏遂被斬首。

其實從邏輯與法律上講,判處這個小吏死刑是公報私仇的人治之禍。在曆史上還有一位,也曾因為犯軍紀而被判殺頭,但他當時因高呼“為何斬義士”而得救,最終還官拜大將軍,這位名將就是韓信。可見,人要想獲得成功,並不是做一個單純的好人便可以辦到,更重要的是給予每個人一種不可或缺的印象,讓他們覺得你能為他們提供一些幫助,解決很多困難。

要想讓對方被你所吸引,首先要把握對方心中最迫切的欲求。如果能做到這點,就可以如魚得水,否則就辦不成任何事情。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就常常采取這種方式。經常會有人問他,當其他在戰爭年代成為領袖的人,例如威爾遜、奧蘭多及克裏孟梭都逐漸被世人遺忘的時候,為什麼他仍然能夠大權在握。他回答說,如果他的執權術有何秘訣的話,那可能就是因為他很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釣到魚,魚餌必須適合魚的口味!

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一旦別人與你談起這個事情的時候,你不由得會產生好感。同理可證,你要想吸引別人的注意,也要去談論別人感興趣的話題。世界上唯一能影響別人的方法,是談論他所要的,並告訴他怎樣去得到。

學會探求別人的觀點,並在他內心當中激發起對某件東西迫切渴望的需求,是使你成為別人必需品的一種技巧。通過滿足別人的需求,而在雙方的人脈關係中處於主導地位,事業也必將有所斬獲。

不辭細流,接納錦上添花者

人脈這個東西讓很多人又喜又憂。喜哉,有了人脈能騰雲駕霧一日高升;憂哉,往往都是得勢時眾人抬柴火焰高,失勢時鮮見雪中送炭人。其實想得通透的人早就明白,這不過是人性使然。一位真正的人脈高手,並不是說身邊的朋友都是刎頸之交,而是善於用利害關係牽動許多人幫你做事。

古往今來,許多成功者都不是一生下來就是聲名遠揚的,大多數都是借著大人物的勢力而起家的。如借助於名人提高自己的社會知名度,借著高官的聲望來換取一些成功的捷徑,借著富人的錢來籠絡豪傑等等。

清政府時期,官場黑暗,靠後台進階之人很多。左宗棠有個知己好友的兒子,名叫黃蘭階,在福建候補知縣多年也沒候到實缺。他見別人都有大官寫推薦信,想到父親生前與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去找左宗棠。

時任軍機大臣的左宗棠從來不給人寫推薦信,他說過:“一個人隻要有本事,自會有人用他。”即使是故人之子,左宗棠也沒有破例,而是狠狠地駁了黃蘭階的麵子。

黃蘭階又氣又恨,離開左府,踱到琉璃廠看書畫散心。忽然,他見到一個小店老板學寫左宗棠字體,十分逼真,心中一動,想出一條妙計。他讓店主寫把扇子,落了款,得意揚揚地回福州了。

參見總督的日子,黃蘭階手搖紙扇,徑直走到總督堂上。總督見了很奇怪地問:“外麵很熱嗎?都立秋了,老兄還拿扇子搖個不停。”黃蘭階把扇子一晃:“不瞞您說,外邊天氣並不太熱,隻是我這把扇是我此次進京,左宗棠大人親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總督吃了一驚,心想:我以為這姓黃的沒有後台,所以候補幾年也沒任命他實缺,不想他卻有這麼大的後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見麵,他若恨我,隻消在皇上麵前說個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消了。總督要過黃蘭階的扇子仔細察看,確實是左宗棠筆跡,一點兒不差。他將扇子還給黃蘭階,悶悶不樂地回到後堂,找到師爺商議此事,第二天就給黃蘭階掛牌任了知縣。黃蘭階不幾年就升到四品道台。

總督一次進京,見了左宗棠,討好地說:“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黃蘭階,如今在敝省當了道台了。”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來找我,我就對他說:‘隻要有本事,自有識貨人。’老兄就很識人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