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
原料:小米50克
製作方法:小米淘洗幹淨,入砂鍋,加適量水如常法煮粥。
養生功效:對人來講,小米是最佳的補益品,從古至今,女性生完孩子大多都要喝小米粥,這是因為小米粥有著極好的補益作用,有代參湯的美譽。《本草綱目》說,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而中醫亦講小米“和胃溫中”,認為小米味甘鹹,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內熱者及脾胃虛弱者更適合食用它。所以除治濕熱,小米粥不可忘。
以上是我們健脾養胃、防治濕熱可選擇的粥食,可以健脾胃除濕熱的粥譜有很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請教中醫師多多選擇,但是要注意的是,預防脾胃濕熱,粥一定要注意別油膩、生冷和刺激。
另外,喝粥也要注意健康,三餐不能總喝粥,雖然適當喝粥確實有益,但不可頓頓喝。粥屬於流食,在營養上與同體積的米飯比要差。且粥“不頂飽”,吃時覺得飽了,但很快又餓了。長此以往,人會因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營養不良。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營養。將粥煮得稠一些,配個肉菜和素菜,或在兩餐之間吃些點心等,都能補充能量。
冰粥並不可取,容易使人體的汗毛孔閉塞,導致代謝廢物不易排泄,還有可能影響腸胃功能。
糖尿病人喝粥要適量,粥本身在短期內還容易被身體所吸收,導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動過大。糖尿病患者要適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並且喝完粥後要注意適量運動,有益於代謝,避免喝粥導致血糖升高。
胃不好的人少喝,雖然粥健脾胃,但是由於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進入胃裏後,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這同樣不利於消化。因此胃病患者適宜喝粥,但不宜老喝粥,而應選擇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細嚼慢咽,促進消化。
總之,選擇正確的粥食是最好、最方便的健脾胃除濕熱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多選擇,本書的粥譜和注意事項也供參考,恰當慎行是防濕熱、養生保健的最好選擇。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1粥養脾胃,同樣一些可以袪濕熱健脾胃的食材煮成粥來養脾胃,袪濕熱對健康很有益。
2學習健脾胃除濕粥食的製作方法、營養功效等。粥食是最好的健脾胃除濕熱補品
“藿香薄荷茶”常飲,脾胃健康則無憂
藿香《本草述》說它“散寒濕、暑濕、鬱熱、濕熱”。《藥品化義》說:“藿香,其氣芳香,善行胃氣……且香能和合五髒,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進飲食,有理脾開胃之功。”薄荷《中藥誌》說它能“發表祛濕,和中化濁”等,常飲藿香薄荷茶對防治濕熱病症有益。
以前有一鄰居,廣東人,非常懂得養生,經常在家煲一些滋補湯水來服用。因為兩家人關係不錯,所以我也經常被邀請去他家品嚐美味。鑒於自己的職業,在互相溝通中,我也總會將自己的所學和經驗與他們交流。大家互相欣賞和幫助,倒也很有趣。
有一天,我被請去喝茶,主人家沒有像往常一樣擺出大紅袍、鐵觀音等香茗,而是早在茶盤中擺好了一壺特製的“藿香薄荷茶”。時值夏季,對於鄰居的做法,我很是滿意。僅從這茶的內容來看,就知道主人家對於養生是相當有造詣的。
大家知道,夏季,由於天熱,暑必夾濕,暑濕傷人,必定會引起人的諸多不適。再加上天熱人易貪涼,這易使人外感暑熱邪,內傷濕濁,寒涼,必定會導致全身身重困倦,暑季胃腸炎,惡心嘔吐,大便泄瀉,關節酸楚等。而在家中沏一壺“藿香薄荷茶”可是很應景兒的,對健脾胃、防暑濕傷人很有益。因為藿香薄荷茶主料是藿香和薄荷。藿香,性味辛微溫,《本草述》說它“散寒濕、暑濕、鬱熱、濕熱”。《藥品化義》說:“藿香,其氣芳香,善行胃氣……除穢惡痞悶。且香能和合五髒,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進飲食,有理脾開胃之功。”而薄荷葉辛涼疏表清熱,《中藥誌》說它能“發表祛濕,和中化濁。治傷暑頭痛”等,輔助藿香能清暑、辟穢、化濕。所以夏季,手捧一杯“藿香薄荷茶”,藿香的香氣、薄荷的清涼,加上碧綠的茶色,不可不讚歎為夏日裏的一件最美飲品。
下麵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幾種“藿香薄荷茶”的做法:
藿香薄荷茶
原料:薄荷葉8克,藿香8克,紫蘇葉6克,佩蘭葉6克。
製作方法:上述各種材料,淘洗幹淨,切碎,用沸水衝泡10分鍾代茶飲。可天天飲用,尤其是夏季和濕熱體質者一年四季都可以用。
養生功效:對汗出不暢、頭重身困、心煩氣悶等暑熱濕重症狀。方中薄荷葉,藿香的養生功效已有介紹,不再一一說明。方中紫蘇葉性味辛,除濕,解毒、和氣寬中,清頭目,中則開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鬱結而利氣滯。佩蘭功效解暑化濕,辟穢和中,主治感受暑濕。所以本茶方共奏除熱除濕、解毒、和氣寬中、理脾胃的作用。暑夏季節或有濕熱病症的患者飲用很有益。
藿香薄荷茶
原料:藿香、薄荷各6克,茶葉3~5克。
製作方法:藿香、薄荷淘洗幹淨,切碎,加茶葉5克,用沸水衝泡10分鍾代茶飲。可天天飲用,尤其是夏季和濕熱體質者一年四季都可以用。
養生功效:祛暑、化濕和中,適用於脾胃濕熱、頭痛、惡寒、身重困倦、流感及輕度中暑患者。
除了上述介紹的這些茶飲外,對於暑夏,或是防治濕熱症,還可以選用佩蘭、藿香、荷葉、薏仁、扁豆、蓮子、西瓜皮等具有清熱、除煩、祛濕、調暢汗液作用的中草藥煎服。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配製這些除濕除熱茶飲,最適宜濕熱體質者飲用。但飲用前一定要請教中醫師診斷是否對症,否則飲用後不合身體所需,會損人正氣,導致諸邪傷身更傷人。所以一定要注意。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1知道藿香薄荷茶是濕熱體質者的保健飲品,在暑夏季,保健可以泡此茶代茶飲。
2學習配製藿香薄荷茶,以及它的健脾胃除濕熱功效、使用禁忌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