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當調料,常食脾胃常安
李時珍說:“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所以用陳皮入肴,有袪熱之功。
可能很多人看過《美麗的大腳》之後,會對山村孩子在張美麗老師的帶領下,去城市的車站、垃圾堆撿來橘子皮,洗淨煮水給從北京來的夏雨老師喝的情節很是感動。雖然張美麗的做法是為了讓山村的堿水變得好喝些,留下夏雨老師,但是橘子皮如果稍加加工,煮水或者當調料,則是很健養脾胃的,還能除濕熱,常食可以保證脾胃健康,人也不易受濕熱的侵擾。不過大腳是不知道的,在這裏我可以教你一招,就是用陳皮當調料來健脾養胃,除濕熱。
在中藥材中,陳皮是常見的中藥材,用幹燥成熟的橘子果皮製成。果皮以陳者良,故名。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
陳皮性溫,味辛、味苦,入脾經、胃經、肺經,能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氣味芳香,長於理氣,能入脾肺,又能行氣寬中,故常用於濕阻中焦、脘腹脹悶、便溏苔膩、便溏泄瀉等症。臨床運用陳皮多是用其行脾胃之氣的作用。所以選擇陳皮來作為養護脾胃的藥,可以說是很“君子的藥”,能和百藥,也能和諸多食材一起食用,有意地做些除濕熱的食材來健脾除濕熱更有用。比如,把陳皮當做調料,或者一味茶飲配料,是很有益的,防治濕熱或者濕熱體質者應該多用。
下麵我們一起來學習幾種陳皮入肴,除濕熱的方法:
陳皮豆湯
原料:陳皮10克,綠豆30克,紅小豆30克,冬瓜丁100克。
製作方法:綠豆、紅小豆淘洗幹淨,泡3小時和陳皮一起入砂鍋中,如常法煲至豆熟爛,加入冬瓜丁稍煮至冬瓜熟,吃時調入鹽或者蜂蜜均可。
養生功效:健脾利濕,適宜夏季暑熱時飲用。可以清熱、敗毒,防治濕熱病,如麵皰、麵瘡、腹瀉等症。
陳皮蓮藕老鴨湯
原料:老鴨1500克,陳皮10克,蓮藕100克。
製作方法:老鴨處理幹淨,斬塊,入沸水鍋中汆水,撈出備用;取燉鍋,加足夠的水,將陳皮、鹽、桂皮等香料放進鍋內。水沸後,將鴨塊放入,如常法煲至鴨子八成熟,放入蓮藕,燉至肉爛、藕爛即可食用。
養生功效:健脾利濕,除濕除煩,防治濕熱病,如發燒、食欲缺乏、胸膈滿悶等症。
陳皮粥
原料:陳皮15克(鮮者加倍),大米50克。
製作方法:將陳皮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或將幹陳皮研末,每次取3~5克調入稀粥中服食,每日1劑。
養生功效:健脾養胃,適用於脾胃氣滯、脾胃濕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等症,維護脾胃正氣,抵製濕熱。
以上是陳皮當調料入肴的方法,當然也可以用陳皮與花草茶配伍,方法是陳皮5克左右,然後按自己喜好的花草茶,每次選擇不超過三種花草茶即可。常飲脾胃常安,也不會受濕熱的困擾。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陳皮能自己製,最好自己製,這樣比較衛生和安全。方法是把成熟橘子放溫水中洗淨外皮,也可以用鹽搓一搓,再衝洗淨,剝出橘瓣,把皮放在潔淨的托盤中曬幹,放入潔淨幹燥容器中儲存即可。
還要提醒的是:當夏季或平常濕濁阻中,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少便溏者,多與蒼術、厚樸、甘草配伍,以燥濕健脾和胃。脾虛水濕不運,肢體水腫,小便不利者,可與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等到骼,以健脾利水。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1陳皮有袪濕、熱,健脾胃作用。
2學習陳皮入肴健脾胃的食譜製作等。
“藿香正氣水”可作為現代人四季的除濕熱保健藥
《黃帝內經》裏說:“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如是,則辟邪不至,長生久視。”可是現代人已違背四時養生法則,為了避免冬季濕熱襲身,用藿香正氣水也不足為怪。
有一年冬季,去中醫養生界頗有名氣的一位朋友家玩,中午留在老友家吃火鍋,飯後閑聊,討論養生問題,很是愜意。大約飯罷兩小時,老友主動去屋裏取出一瓶“藿香正氣水”,仰脖,很痛快地服了下去。問我要不要“藿香正氣水”可作為現代人四季的除濕熱保健藥喝,我連連擺手。因為我對“藿香正氣水”的氣味實在不敢恭維,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服用。另外一個原因,我覺得藥就是藥,不能隨便喝。
大家都知道藿香正氣水多是夏季家庭常備藥,藿香正氣散(水、丸)處方來源於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國藥典】》(1990年版)。藥物組成有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半夏、白術、陳皮、厚樸、桔梗、甘草。功效是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主治霍亂吐瀉、發熱惡寒、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腸胃型感冒,以及急性胃腸炎,急、慢性結腸炎,蕁麻疹,酸中毒,體癬皮炎等。用藥禁忌:陰虛火旺者忌服,忌生冷油膩食物。不良反應,本方毒性甚低,但藿香正氣水係含40%~50%乙醇液體製劑,故對小兒、婦女、老人及不飲酒的患者,常可引起酒樣反應。極少數患者口服藿香正氣水後引起過敏性藥疹,經停藥或用抗過敏處理後症狀很快消失。
雖然從上麵的內容來看,藿香正氣水的毒性不大,對於人們日常保健很有益,但是我對於老友的行為還是不解,問他為什麼大冬天服用這個藥。老友說:“現在這個藥,在這個時代應該是一年四季家庭可以常備的。因為現代人已經不會遵循四季的生發收藏來規律生活了。一年四季人們總是怎麼痛快怎麼來,穿衣戴帽,居住環境,總是逆著正確的養生之道而行,吃的喝的更是濕熱襲身導致疾病的禍首。比如燒烤、火鍋一年四季都可以被人們隨意地搬上餐桌,肥甘厚味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主食’。人的脾胃早就被灼熱濕膩的食物傷得不輕了。所以如果要想防治濕熱症,這藿香正氣散(水、丸)也要應人體的需要而選擇,而不能拘泥於隻有夏季才能服用。尤其是對於濕熱體質者,或者受濕熱傷害的人,或是正在感受濕熱病症痛苦的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一年四季家中常備藿香正氣散(水、丸),對養生保健有用。”
聽了老友的說法,細細品味,很是受用。所以決定回家也給藥箱中備些藿香正氣水。不過需要提醒朋友們的是,一定要對症。家庭常備是必需的,但是對症服用,則需要請遵醫囑。
另外,藿香正氣水除了常備,可以外用,還有一些新用法。下麵我們來針對濕熱導致的幾種疾病,介紹有關藿香正氣水的新用法。
冬季吃完火鍋、燒烤後保健藥
火鍋和燒烤多以海鮮、牛羊肉、動物內髒等為主料,並佐以辣、麻辣、油膩、溫燥的輔料配伍而成,一般酒水佐餐火鍋、燒烤,則是此類飲食最佳搭檔。雖然這樣的美食組合讓人吃得很爽,但是過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勢必傷害脾胃。所以無論什麼季節,哪怕是冬季,吃完火鍋、燒烤後,為避免上火,或濕熱襲身,可以服用1~2支藿香正氣水。當然減少食用此類飲食是比藥物更好的保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