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濕熱源於脾胃,健脾養胃可保體內不生濕熱3(1 / 3)

濕熱型肥胖,“荷葉除濕茶”塑造你的好身段

濕熱型的胖人都很能吃。因為胃有濕熱,功能亢進,人的飯量大增,而胃納過旺,加重脾運化的負擔,脾的運化能力減弱,不能將食物營養有效氣化掉,易致肥胖。“荷葉除濕茶”精選三種除濕熱減肥有效食材,能很好地助人減肥。

很多人常會有這樣的抱怨:原來自己多瘦哇,怎麼突然就長這麼胖了呢?而在農村一些老人的眼裏,胖胖的是健康的標誌,比瘦了好。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我以前在一次交流會上遇到一個年輕的小姑娘,人長得挺漂亮,可是卻挺胖,並且臉上油得像塗了很多麵霜似的。閑聊時,她說她23歲之前可苗條了,讓很多人很羨慕。可是23歲之後,開始發福,半年長了近15公斤。並且超級能吃,臉上的皮膚也開始變得很油起來。除此之外,臉上還經常會長出一些痤瘡、粉刺,這讓她很煩。用廣告中的各種排毒、治痘產品,效果都不是很好,現在也不想管了。

聽了女孩的話,感覺出她的無奈,我決定給她診治一下。舌質偏紅,舌苔黃膩,又是一個濕熱體質。找到了這個根源,我們對於女孩的肥胖和諸多症狀也就不難理解了。

因為一個人體內濕熱過盛,麵部就會出現油垢,如果清潔不到位,濕熱蘊結於皮膚就易長痘、長粉刺。

荷葉除濕茶

原料:荷葉30克,冬瓜皮15克,決明子5克。

製作方法:荷葉、冬瓜皮、決明子,擇洗幹淨,同入茶壺中,加入沸水衝泡1分鍾,倒掉茶湯,是謂洗茶。接著再衝入沸水,5分鍾後即可飲用,溫服。

養生功效:除濕熱,健脾胃,減脂,排毒。

在這道減肥茶中,荷葉的減肥效果是很突出的。《本草綱目》《隨息居飲食譜》《中國藥茶配方大全》等古今藥(食)學典籍認為:荷葉具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熱養神、降壓利尿等功效。“荷葉減肥,令人瘦劣”,中國自古以來就把荷葉奉為瘦身的良藥。目前在醫院裏,仍讓肥胖病人喝荷葉茶。

另外,濕熱型的胖人都很能吃。因為胃有濕熱,其功能就會亢進,這時人的飯量就會大增,而進食增多,胃納過旺,就勢必加重脾運化的負擔,就易使人處於“胃強脾弱”的病理狀態。脾的運化能力減弱,吃得又過多,人不能將食物營養有效氣化掉,就會停滯在人體內化成脂肪儲存起來,而脾的運化功能失調,使得“水濕內停”更加重身體的不適。這樣的人看起來肥胖、水腫、笨拙,並且臉色也不好看,晦暗或長痘長疣等。所以脾虛易致肥胖,濕熱型肥胖更是肥胖中比較難治的。要健脾胃,除濕熱,還要能消脂。

我給那位小姑娘開了中藥處方進行調理。那麼對於一般的濕熱肥胖者,該如何減肥呢?建議大家,多運動,多吃除濕熱的食物,比如薏米、赤小豆、決明子等。另外,也可以服用一款很好用的健脾胃除濕熱減肥茶——荷葉除濕茶。

“荷葉茶主要具有分解脂肪、消除便秘、利尿三種作用,被肥胖所困擾的女性,以及因到中年而考慮預防成人病的人,不妨多飲用一些荷葉茶。荷葉茶是一種食品,而非藥類,因此具有無毒、安全的優點。本品不能代替藥品。孕婦慎用!

而在這道茶中的另一味食材也是很好的減肥食品——冬瓜皮。冬瓜皮也是寶,其性甘而微寒。冬瓜,產於夏季,從食物的性質來說,冬瓜屬性微寒,具有利水化濕的功效。《本草圖經》中說冬瓜皮的功用與冬瓜同。所以曆代本草也有記載,都說能治腫脹、消熱毒、利小便等,是補脾、除濕熱、消脂的要藥。

決明子具有不錯的排毒排油膩功效,近年來多被保健專家推薦為減肥良品。可以清熱、降脂、潤腸通便,也是減肥很有效的食材。所以上述三種食材搭配,不僅健脾胃,除濕熱,還有消脂減肥的作用,所以此方搭配非常適宜,值得欲減肥的人使用,也適合高脂血症、高血壓或暑夏季節防暑降溫飲用。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知道一些肥胖跟脾胃濕熱的關係,學會製作適合脾胃濕熱所致的“荷葉除濕茶”,了解些茶譜中各種食材的減肥消脂作用。濕熱型肥胖,“荷葉除濕茶”塑造你的好身段

脾胃濕熱致腹痛,“龜苓膏”來幫忙

龜苓膏自古以來就是除濕除熱的養生佳品,同時還能旺血生肌、止痛、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養顏提神等,濕熱腹痛可選用,但記得一定要自製或用純天然的藥材加工。

有一回一朋友裝修,在新房裏和工人們一起吃住,倒也稱得上用心。可是去了半個月,據說肚子疼了10天,好不容易得空,回來找我來看看,我又不在家。再後來給他打電話,他說已經好了,並且身邊還備有“靈丹妙藥”。這讓我很是奇怪,再三追問,才明白他吃的是“龜苓膏”,是一位朋友從梧州捎給他的,據說很對症、很好用。這樣一來,我也不操心了,想必朋友得的是濕熱性腹痛,建議他有時間回來再找我來看看。

朋友的事情暫告一段落,我們來說說這龜苓膏,龜苓膏是曆史悠久的梧州傳統藥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熱去濕,旺血生肌,止痛,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備受人們喜愛,並暢銷中外。

並且龜苓膏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當年諸葛亮帶兵南征的時候,駐軍在蒼梧郡。當時兵將多為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大多數將士上吐下瀉,腹痛,沒有戰鬥力。諸葛亮很焦急,找來當地人問個究竟。當地人說,梧州氣候濕熱、多霧(古稱瘴氣),於是便獻上妙方,以當地特產烏龜、土茯熬湯飲用,諸葛亮令軍士一試,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將士均痊愈。此典故正史上沒有記載,應為杜撰。不過梧州氣候濕熱多霧是真,龜苓膏是梧州的民間傳統藥膳是真,梧州是龜苓膏的原產地當不會假。而早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梧州已有了龜苓膏的生產經營。

現在市麵上有很多品牌的龜苓膏,不過,本人對於超市、商場銷售的包裝好的果凍型的龜苓膏不是很認同,如果要使用龜苓膏還是最好從藥店或者梧州當地選購半成品龜苓膏粉,回來後,自己加工成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