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濕熱致大腸排泄不暢,整腸養生讓濕熱?牴夤?(1 / 3)

傳統中醫理論早就告訴我們:“欲無病、腸無渣,欲長壽,腸常清。”中醫將大腸歸屬於腑。大腸居於腹中,其上口在閉門處緊接小腸,其下端緊接肛門,因與肺有經脈相互絡屬,而為表裏。大腸為傳導之官,它接受經過小腸泌劃清濁後所剩下的食物成渣,再吸收其中多餘的水液,形成糞便,經肛門而排出體外。因此,大腸的健康與人類的生命安危有著密切的聯係。如果大腸濕熱,則會導致大便不正常,給人帶來麻煩,所以養護大腸,為大腸排除濕熱是本章要講的重要內容。

多吃高纖維食物,打響腸道保衛戰

高纖維食物猶如“腸道交通警察”,可以幫助疏通擁堵的腸道。加快腸蠕動,保證腸常清。

電視廣告中天天喊:“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聽到這暈死人的廣告,我都想揍搞這個廣告創意的家夥。估計腸子這輩子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是洗不成澡了,但是我們要想讓腸子“欲無病、腸無渣,欲長壽,腸常清”,那麼就要做到讓腸中常清。

腸中常清,才不會導致食物殘渣滯留體內,不會得腸源性疾病。當然就本書所講的內容來說,腸中常清,濕熱之邪也無法輕易滯留人體內,人也就不易得大腸濕熱病,比如長痘痘、濕熱便秘、肥胖、口臭、腹脹、好放屁等。

如何做到腸中常清,有一個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多吃高纖維的食物。高纖維食物猶如“腸道交通警察”,可以幫助疏通擁堵的腸道。尤其是現在的中國人都吃得越來越好了,把大量的肉食塞到人的腸胃中,不僅會讓人營養過剩,還會產生大量的毒素以及便秘、腸炎甚至腸癌等一係列問題。所以解決腸道擁堵,一定要多吃高纖維食物,加快腸蠕動,保證腸常清。

那麼什麼是高纖維食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傳統富含纖維的食物有麥麩、玉米、糙米、大豆、燕麥、蕎麥、茭白、芹菜、苦瓜、水果等。

另外,也可以從常見食品纖維素含量來考察哪些是高纖維食物:

1.水果:含纖維素量最多的是紅果幹,纖維素含量接近50%,其次有桑葚幹、櫻桃、酸棗、黑棗、大棗、小棗、石榴、蘋果、鴨梨等。

2.蔬菜類:筍類的含量最高,筍幹的纖維素含量30%~40%,辣椒超過40%。其餘含纖維素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等。

3.菌類(幹):纖維素含量最高,其中鬆蘑的纖維素含量接近50%,30%以上的按照從多到少的排列為:發菜、香菇、銀耳、木耳。此外,紫菜的纖維素含量也較高,達到20%。

4.穀物:麥麩:31%,其他食物4%~10%,從多到少排列為小麥粒、大麥、玉米、蕎麥麵、薏米麵、高粱、黑米等。麥片:8%~9%;燕麥片:5%~6%。

5.馬鈴薯、白薯等薯類的纖維素含量大約為3%。

6.豆類:6%~15%,從多到少排列為黃豆、青豆、蠶豆、芸豆、豌豆、黑豆、紅小豆、綠豆。無論穀類、薯類還是豆類,一般來說,加工得越精細,纖維素含量越少。

7.堅果:3%~14%。10%以上的有:黑芝麻、鬆子、杏仁;10%以下的有白芝麻、核桃、榛子、胡桃、葵花子、西瓜子、花生仁等。

8.各種肉類、蛋類、奶製品、油、海鮮、酒精飲料、軟飲料都不含纖維素;各種嬰幼兒食品的纖維素含量都極低。

通過上麵的排列,我們可以看出,水果、蔬菜、五穀雜糧,含纖維素比較高,而肉類、蛋類、奶製品等含精纖維素食物很少,所以要想腸中澡清,就要多吃水果、蔬菜、五穀雜糧,含纖維素比較高的食物。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富含食物纖維的食品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也不可偏食。正確的飲食原則是:減少脂肪的攝入量,適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保持營養的均衡。最好能夠按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平衡金字塔”來安排日常飲食很有益。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1知道高纖維食物有助於養護大腸。

2知道哪些屬於高纖維食物,注意平衡攝入各類食物,達到腸養生的目的。

定時排便,減少腸中濕熱傷身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有助於腸道常清,維護大腸的正氣,也不會因為腸中有屎而讓濕熱侵襲人體或大腸時帶來更大的危機。所以為了減少濕熱傷身,定時排便很重要。

以前聽一朋友說她家的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訓練孩子每天早晨起床後,定時排便,這對身體有好處。小孩子不懂事,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朋友告訴孩子,這肚子就像一個垃圾筐,如果你及時地把垃圾倒出去,那麼就不會產生病菌,垃圾也就不易漚在垃圾筒裏發黴腐爛,產生危害。所以定時排便就是及時倒垃圾,隻有把大便這種垃圾及時倒出去,我們才能不被大便傷害。

這個朋友很聰明,她用了最簡單的道理給孩子講了定時排便的好處。

在這裏我們借用一下,也希望能夠讓大家對定時排便的好處有一個很好的了解。

另外,就我們這一節來說,不想讓濕熱滯留體內,那麼,隻有及時地把大便排泄出去,才不至於使大便成為濕熱的“源頭”,也不會因為腸中有屎而讓濕熱侵襲人體或大腸時帶來更危急的病症。所以為了減少腸中濕熱傷身,定時排便很重要。

要養成良好的定時排便習慣,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養成每天定時大便一次的習慣

每天早飯後排便,因為早飯後,食物進入胃內能引起“胃——結腸反射”,促進胃腸蠕動,出現大蠕動波,易於排便反射的產生。其實這個時間也是大腸經當令的時間,即早晨的5點到7點。

養成每天晨起空腹喝一杯涼開水的習慣

起床後,注意喝一杯溫開水或蜂蜜水,有助於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排便,且能增加腸中水分,防止糞便幹燥引發便秘等。

早晨起床沒有便意也要去蹲一蹲

開始蹲廁所的時候,可能並沒有便意,也沒有糞便排出,卻是結腸道重新調整規律的機會。而且,排便動作本身是一種反射性活動,是可以建立條件反射的。隻要堅持定時排便一段時間,即可逐漸建立起排便的條件反射,形成習慣後就能定時順利快捷地排出大便了。

要注意養成排便時精力集中的習慣,克服大便時看報紙、小說或聽廣播等不良習慣,盡量縮短排便時間,但也要保證有能排淨大便的足夠時間。

不要強忍大便

無論工作多緊張,也不能忽視便意。切忌有便而忍。否則,經常忽視便意或強忍不便,糞便應按時排出而不得排出,在腸道內滯留過久,則變幹燥而造成便秘,久而久之也會使直腸感受糞便的功能下降,引起直腸性便秘。

如果你覺得我們上麵的建議不太適合你,早晨沒有太多時間,那麼建議你努力爭取在這個時間排便。實在做不到,也可選擇在早、中、晚餐之後,還有人選擇在晚上睡覺前,這個時間是可以因人而異的。但一定要注意保持定時排便。

改變依賴瀉藥通便的不良習慣以前遇到一個患者,便秘,並且也為了減肥,聽朋友說可以吃瀉藥來減肥。所以就早一粒晚一粒,結果肥沒減成,卻惹了一身病,瀉藥幹擾或破壞胃腸道的正常活動和吸收功能,結果導致頑固性便秘,繼而發展成大便失禁,很是痛苦,治療好久才緩解,所以不要亂服瀉藥。此外,還要注意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按摩腹部,或者床上仰臥起坐等活動,也有助於早起排便。

總之,為了保證腸中常清,避免濕熱傷身,就需要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尤其是在早上。另外,為了定時排便的順利進行,還要注意通過喝溫水,做腹部按摩,適當運動,定時蹲便等方法促進排便。如果能長期堅持,人這輩子疾病就少了一大半,一定要堅持。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1知道定時排便的好處。

2知道如何保持定時排便的習慣。

“提肛運動”平衡陰陽,清腸道

提肛運動伴隨著呼吸使腹部有節律地鬆—緊—鬆—緊,可以促進腸蠕動,有益於排便。並且相當於對腹腔內的五髒六腑進行了一次有效按摩,可以增強五髒六腑的功能,益氣活血,平衡陰陽,對身體的整體調節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