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濕熱致大腸排泄不暢,整腸養生讓濕熱?牴夤?(3 / 3)

學會了這個方法,健養大腸,防治大腸疾病,抵禦外邪就有方可操作了,所以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1知道大腸經對大腸可以起到養生保健作用。

2知道大腸經的按摩保健方法,並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黃連檳榔茶”重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殺菌消炎,尤其適合在暑夏季節,防治大腸濕熱而導致的痢疾。

大腸濕熱致痢疾,用“黃連檳榔茶”可除濕熱止痢

大腸濕熱致痢疾,這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嚴重的疾病。多因飲食不節不潔,損傷腸胃,濕熱之邪乘虛內犯所致。

臨床病機一般這樣解釋:濕熱侵襲大腸,壅阻氣機,故腹痛,裏急後重;濕熱熏灼腸道,脈絡受損,血腐成膿,故下利赤白膿血。症見:腹痛下痢、裏急後重,或大便膿血、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臨床治療,以清熱、利濕、解毒、調氣、行血為主。痢疾患者應注意調氣行血的運用,若下血較多應該重用行血之品,膿多者宜重用理氣藥。在治療痢疾時,應始終顧護胃氣。在治療濕熱痢的方藥多係苦寒之品,不應長時間大量使用這一類藥物,以防傷胃氣。

治療濕熱痢疾的基本方藥可以用芍藥湯加味,方藥組成是:芍藥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大黃6克、銀花15克、檳榔l0克、當歸10克、甘草6克、木香6克。本方適用於腹痛、裏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為主證的痢疾患者。

另外,也要根據患者症狀辨證加減。

因為濕熱痢疾是一種急性的危重病,所以日常養生重在防治。方法我推薦“黃連檳榔茶”。這個方法是從一個老人家那兒學來的,效果不錯。

有一年夏季我去海南旅遊,到那兒後,就覺得腸胃不舒服,甚至有點下痢的表現,不過不是很嚴重。正準備去藥店抓藥自己治療,這是遇到當地的一位阿伯,問他如何找到藥店,他則反問我有什麼毛病。我把症狀告訴他,他請我到他家喝杯茶,一杯我從來沒有喝過的養生茶——“黃連檳榔茶”,雖然味道稍苦了些,但是功效很好,在老阿伯家喝了幾杯,回到住處,又按老阿伯的指導第二天連著喝了幾杯,效果果然很好。回到北京的時候,我還特意帶了一些當地的檳榔作為饋贈朋友的禮品,平常有濕熱下痢的朋友,我也建議他們多使用“黃連檳榔茶”。

“黃連檳榔茶”製作方法是:

黃連檳榔茶

原料:黃連1克,檳榔3克。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一起入瓷杯或玻璃杯中,忌鐵器或塑料杯,充入沸水,浸泡10分鍾,即可飲用。每天一劑,隨喝隨泡。

養生功效:清熱利濕、治下痢等。檳榔味苦,性溫,歸胃、大腸經。能夠下氣、行水、消積、截瘧等。對脘腹脹痛、瀉痢後重、腳氣、水腫、瘧疾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1知道大腸致濕熱痢疾的原因、症狀等。

2知道黃連檳榔茶對濕熱痢疾的防治作用。易耗氣,故脾虛便溏或氣虛下陷者忌用。孕婦慎用,氣虛下陷者禁服。黃連,說到黃連我們不妨先提一下一種成藥小檗堿,小檗堿是一種重要的生物堿,是我國應用很久的中藥。可從黃連、黃柏、三顆針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顯著的抑菌作用。小檗堿能對抗病原微生物,對多種細菌如痢疾杆菌、結核杆菌、肺炎球菌、傷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製作用,其中對痢疾杆菌作用最強,常用來治療細菌性胃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和腸胃炎,它無抗藥性和副作用。

所以在本方中用黃連原藥來保健,對於防治痢疾也是很有益的。黃連味苦,性寒,無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內蘊、腸胃濕熱、嘔吐、瀉痢等症。

綜上所述,此兩味藥共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殺菌消炎、防治下痢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在暑夏季節,為了防治大腸濕熱症,或者輔助治療下痢,不妨試試黃連檳榔茶。

濕熱便秘,可用“二苓粥”除去大腸濕熱便自通

濕熱便秘的防治重在整腸養生,除大腸濕熱。“二苓粥”可以除大腸濕熱,理便自通。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但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歸根結底還是和大腸有關。平常我們所見的陰虛腸燥便秘比較多,其實生活中還有一些人所患的便秘為濕熱便秘,這種便秘較難治療,其治療的準則為:除濕除熱、健脾養胃、整腸潤腸等。

小小是一個23歲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小姑娘。以前上學的時候很健康,基本沒生過什麼毛病。可是走上工作崗位,卻三天兩頭便秘、腹瀉、長痘痘……這讓她很是苦惱。自己琢磨原因,可能跟公司的飯菜有關係。

因為小小上班的公司提供午餐,做飯的師傅是四川人,所以特別愛做一些川菜。而小小是河北人,地道的北方人,對於四川菜的麻辣油膩很是不和,雖然小小很愛吃,可是吃完後,三天兩頭犯病,她也特別煩。沒辦法,來找我給她調理一下。我告訴她:“如果一個人的正氣不虛,即使吃了不合時宜的東西,或者遭遇了什麼內邪外患,人也是不易患病的,所以首先還是要補正氣。”另外,我告訴小小,她的症狀跟大腸濕熱有關,所以除了補益身體,保持正氣不虛以外,還要注意用一些方法除去大腸的濕熱,如此,便秘就自然解決了。

建議小小從生活和中藥調理兩方麵著手。

首先,吃我開的湯藥以補正氣;其次,要注意規律的生活,飲食盡量清淡,公司的飯菜可以建議廚師做得清淡些,如果條件達不到,則建議自主選擇清淡飲食。另外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證良好的情緒,多吃些高纖維的食物如水果、綠葉蔬菜等。

另外,就是根據濕熱便秘的情況,特意選擇“蒼樸薏仁粥”來除去大腸濕熱,讓便自通。

小小一一接受。吃了一個星期的湯藥,效果很不錯,之後又在我的建議下,經常服用“二苓粥”防治大腸濕熱,治療濕熱便秘的情況很好。

“二苓粥”的製作方法是:

二苓粥

原料:茯苓15克,豬苓15克,薏米20克。

製作方法:上述食材,一起入砂鍋煲至薏米開花即可。

養生功效:清熱利濕、整腸通便。

本方中薏米除濕熱的功效就不必多說了。前麵都有相關的介紹,另外,在這裏用薏米,一是看重它的治濕熱效果,二是本食譜為粥,所以無米不成粥,薏米充當的是米的角色。並且薏米屬於高纖維食物,有助於幫助排便。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的作用,對濕熱便秘也有助益,濕熱一除便自通。

豬苓,味甘、淡,平,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治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也是解熱除濕的妙藥。

本方中三種食材合用,可以除三焦濕熱,健脾胃、整腸、促進通便,是藥食兩用且基本無毒的治濕便秘良藥。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便秘的“報警”征象包括便血、貧血、消瘦、發熱、黑便、腹痛等和腫瘤家族史。如果出現報警征象應馬上去醫院就診,作進一步檢查。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1知道濕熱便秘的病理原因。

2知道“二苓粥”對濕熱便秘的防治作用、製作方法等。濕熱便秘,可用“二苓粥”除去大腸濕熱便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