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複於我所說法中起諸誹謗。以如是事獲大罪報。如前所說。何以故。披著袈裟是一切諸佛解脫之相
是故一切諸佛。護持聲聞解脫等味大正法幢。亦是辟支佛第一大乘解脫味幢。是故求解脫者。應先讀誦聲聞乘等諦聽其法。遠離一切諸惡知識。親近一切諸善知識供養恭敬。然後讀誦方等大乘六波羅蜜。一切所作諸惡不善。皆悉發露如法懺悔發大誓願。身壞命終於後世中。悉能成就聲聞法器。斯有是處。亦是辟支佛種子。乃至大乘阿鞞跋致無上種子。何以故。善男子。複有十種依止輪。若成就是輪已。真善刹利。乃至真善婦女。則能速疾成聲聞器種。辟支佛種。大乘阿鞞跋致種。何等為十
如是真善刹利。乃至真善婦女。信有業報具足慚愧。遠離邪見及惡知識。持戒不殺乃至不飲酒。慈心一切離嗔惱害。具足悲心救濟憂苦。羸劣眾生得於喜心。遠離兩舌妄言綺語。得無諍心離慳貪嫉妒。終不依止諸邪異道。離一切疑網及眾吉相。發大精進於一切法而得堅固。疾證寂靜得法歡悅
族姓子。是十種依止輪。真善刹利。乃至真善婦女。成就十輪。則便速得聲聞法器。辟支佛種。大乘阿鞞跋致種子。是名依止輪也。如是輪者。悉與聲聞辟支佛共。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於眾中第一 剃頭著袈裟
雲何惡比丘 破戒得供養
毀禁失頭陀 詭語邪見持
非器毀於道 不應使謫罰
若從彼聽法 信寂滅涅槃
若得解脫者 為彼之良藥
於諸餘經中 但說一乘道
言無有二乘 第一之解脫
利益諸眾生 盡業報煩惱
恒有悲湣心 刹利樂正法
婆羅門毗舍 首陀等染罪
欲惱於比丘 必趣向惡道
如是一切佛 護持染袈裟
諸佛解脫道 是說名第一
著於解脫服 速疾舍惡見
趣向於涅槃 猶如藥治病
雖破於禁戒 亦能滅他苦
我終不聽彼 在眾而布薩
若為他說法 彼此俱得福
稱我為世尊 歸依於三寶
遮斷諸惡業 猶勝於外道
譬如羅刹王 商人入怖畏
捉攬馬一毛 必度大海難
破戒舍惡邪 離煩惱羅刹
是故護解脫 諸佛之所持
不惱破戒者 必舍諸罪惡
是故有福者 欲求於解脫
能護器非器 解脫亦不難
於此無勢力 愚闇於聲聞
非彼緣覺等 而能說大乘
不覺於緣覺 而讚於大乘
彼已破於信 讀誦大乘經
不護於餘乘 身囗意所犯
唯說於斷見 破壞於正法
後當得成人 還墮阿鼻獄
是以觀眾生 勿有非器者
若犯毀禁戒 無湣矜諂曲
亦應知是因 惡囗而斷見
非聲聞緣覺 亦複非大乘
毀謗三世佛 必趣阿鼻獄
諂曲而持戒 散心慳惜法
厭惡諍貪嫉 是名為聲聞
有智樂行施 能起生滅相
執心常獨處 是名為緣覺
持戒不惜身 猶如猛師子
誌求寂滅道 是名為大乘
守護於正法 善說而顯示
得深諸法忍 是名為大乘
法器非法器 心常行平等
不染於世法 是名為大乘
是故於三乘 智者如法說
守護我聲聞 速成最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