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國民黨:大陸土改的失敗與台灣土改的成功(4)(3 / 3)

依據“小地主大佃農貸款要點”,台灣當局提供大佃農租金無息貸款及經營低利貸款等融資優惠措施。

(1)農地租金無息貸款。承租農地租期為3年以上者,得向農會或農業金庫申請租金貸款,利率0%,以承租金額貸放。

(2)經營低利貸款。承租農地擴大經營規模者,得向農會或農業金庫申請經營貸款,利息1.0%。專業農民每一借款人最高貸款額度為1000萬元,其中周轉金最高貸款額度為100萬元;資本支出以其實際投資金額的80%為限。農業產銷班、農業合作社、農會及農業企業機構部分,每一借款戶單一貸款案件最高貸款額度為5000萬元,其中周轉金最高貸款額度為500萬元;資本支出以其實際投資金額的80%為限;貸款餘額最高以8000萬元為限。但情形特殊,報經“農委會”項目同意者,不在此限。

4.提供大佃農企業化經營輔導與補助

大佃農為推動企業化經營,得研擬經營計劃及補助計劃,通過農會或縣市當局向“農委會”申請輔導與補助。

(1)基礎環境改善補助。承租休耕農地有複耕需求者或因土地劣化,亟須改善土壤條件及周遭環境者,每公頃補助比例最高不超過二分之一,且補助金額每公頃不超過2萬元,並以申請1次為限。

(2)產、製、儲、銷設施補助。補助對象是產銷班、合作社及農會等組織型大佃農。補助項目以產、製、儲、銷等共同使用設施(設備)為主,並依據政府年度資源及補助合理性,優先將大佃農企業化經營之需求納入考慮,補助比例以不超過二分之一為原則。申請及審查程序:大佃農應研擬經營計劃,並依“農委會”現行農業管理或農業發展之補助計劃申請與審查程序辦理。

(3)企業化經營管理之輔導與谘詢服務。以需求為導向,提供大佃農專業訓練及谘詢服務,包括專業技術及企業化經營管理教育訓練與經營管理顧問專家谘詢服務等協助。

大佃農可報名參加“農糧署”或各試驗改良場所舉辦的農民農業專業訓練課程,提供農民有關田間栽培管理、采後處理等農業專業技術及產銷管理等有關訓練,提升農業經營能力。

企業化經營管理專業訓練為大佃農提供企業化經營有關之生產、質量、現場、營銷及財務管理等專業訓練,並以經縣當局列冊之大佃農為優先提供訓練。

經營管理顧問專家谘詢服務有兩種。一是由農委會擬定計劃,委請經營管理專業顧問機構,與本會各試驗改良場所技術及經營管理專家組成輔導團隊,為組織型大佃農提供企業化經營管理診斷及輔導改善谘詢。

二是組織型大佃農可依需求提出申請輔導,再由輔導團隊依其經營模式,就資源整合及配置、技術及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及提升經營效益等進行問題診斷,提出改善建議,協助大佃農運用管理方法提高產銷效率。

(4)健康安全農產品驗證輔導與補助。輔導大佃農申請生產園圃蔬果、有機農業及產銷履曆等健康安全之農產品驗證,並予以獎勵。

5.強化農地銀行服務管理功能

(1)協助鄉鎮農會全麵性設置農地銀行服務中心,並設置小地主大佃農信息服務專區,擴大農地租賃媒合平台。

(2)提供農地租賃及休耕農地信息,強化農地租賃媒合服務。

(3)協助簽訂農地租賃契約,保障農地租賃安全及雙方權益。

(4)配合當局辦理“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之推廣、倡導與後續農地租賃之利用監督及稽查等管理事宜。

三、第三次土地改革的成效及評價

由於這次土地改革推行的時日尚短,要做出較為公允的評價,的確有些困難。從初步推行的情況看,值得期待。

據分析,“小地主大佃農”之所以引發農民熱烈響應,主要是釋放出土地的老農,不受“三七五減租”條例限製,隻要簽約三年以上,每期每公頃可以實領5萬元,等於一年兩期就有10萬元進賬,又無須施作綠肥及負擔土地管理費用。至於承租的大佃農也是好處多多,每公頃當局補貼3.5萬元,實際支付的租金隻要1萬元,除此之外,如果種植獎勵契作的作物,當局還提供生產獎金,例如,種植飼料玉米,每公頃有2萬元獎金,有機作物獎勵1.5萬元。

盡管說台灣第三次土地改革的效果還需要觀察,但我認為,這種改革方向是正確的。我在《土地兼並的曆史檢視》中分析認為:耕地的零分碎割帶來了農業經營效率的損失,這已經成為研究人員和政策製定者的共識。有關經驗研究發現,耕地零碎化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導致效率損失:第一,增加了田埂和溝渠麵積,減少了耕地麵積;第二,阻礙了先進的機械設備與技術的選擇應用,致使農戶經營的技術裝備仍然停留在傳統落後的狀態之中,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成本,也降低了糧食產量;第三,更難控製病蟲害,並且更難管理和監督。此外,耕地零碎化還有社會外部性,比如需要更多的道路和灌溉網絡。

規模經營顯然可以避免耕地細碎化的諸多效率損失,並帶來規模效益。可見,台灣的第三次土地改革是改造小農經濟的積極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