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雨中黃樹葉,燈下白頭人(1 / 3)

好事連連,這天統戰部又來了,還是來請我姥姥。當時,我姥姥正在吳村幫我小舅忙秋。這回規格要高些,是輛當時來說比較高檔的上海轎車,領頭的還是那位姓王的副部長。車子一直開到我小舅家門口。小舅也把茶泡在了家門口。

消息很快傳開了,村裏的老人都說:還是大腳厲害,淨來當官的請。

但王副部長剛喝了兩口就嘟噥快走,原來,他們一大早先是到了礦上我家,但聽說我姥姥來了吳村,便把帶來的“重要物件”一放就直接來了吳村,現在他們就急著把我姥姥接回去。

“慌麼,再喝口茶。”我姥姥勸他們多喝。

“大喜事呀大娘,還是趕早回去吧……”

“該不是日本又來人了……”

王部長笑嗬嗬地說:“大娘呀,這回不是日本來人,而是台灣有人來信了……”

“什麼?台灣?”姥姥一驚,茶潑了一地:“喲,俺18輩貧農,跟國民黨蔣介石可沒任何關係。”

王部長知道姥姥誤會了:“大娘,沒事的,現在改革開放了,人家都巴不得有海外關係哩。”

“那就不解放台灣了,不油炸蔣介石了?這可是喊了30多年了,光喊不練那不叫真本事……”

“和平統一,和平統一,嘿嘿……”

“那……那俺在那邊也沒有人……”的確,姥姥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還有誰會給她來信的。

那位王部長又像是打官腔,又像是賣關子:“大娘,人世間有很多事是大喜大悲的……大娘,這是您的大喜事,也是咱棗莊的大喜事。咱棗莊籍的在那邊的高官不少,最主要的就是台灣的原國防部長高魁元,其次就是這位給您來信的貴人了,哈哈……”

“那他是……是……誰?”

“你外甥大林不讓告訴您,怕你太激動,說等你到了礦上再說。咱們還是快走吧。”王部長一行人再次起身。

我姥姥似乎有點明白了:“這個死大林,就是鬼點子多,弄了半天是他賣關子,跟說書的樣……”嘴裏這麼說著,人還是上了車。

不錯,這的確是我的主意。

那段時間我正好在家,因為我媽媽的胃癌已經查明,但是,是做手術還是靠中醫保守治療,還沒拿定主意,主張手術的有我,我弟及我媽,因為我們信任西醫,反對手術的就是我姥姥。她的觀點是本來就有病,再割一刀豈不更壞。為了商量這事,我就跟學校請了幾天假回到了家裏。

信是王部長這夥一大早親自送來的!信封呈長方形,比大陸通用的信封大,黃色牛皮紙,有光澤,結實又漂亮。字是從左往右寫的,收信人居然寫著:“大腳妹妹”收落款也有趣,是:大少爺吳玉臣(玉臣哥)。

我媽一看,當時就是一聲驚叫:“啊,吳大爺的信。”

我和我弟弟二林當時都在場,當然也十分高興:“媽,是不是以前老家的那個地主大少爺……”

我媽立刻變得欣喜萬分,就好像病也好了:“這麼些年了,真是沒想到……”

統戰部的人很著急,他們就想把信直接送到吳村去。他們說,這是咱們市的第一封台灣高層的來信。因為吳玉臣為四朝元老(北洋、民國(老蔣)、小蔣)連蔣介石都敬他三分。退下來的時候為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研究室中將副主任。如果交往順利的話,統戰部的同誌準備委托他辦兩件事:一,撰寫當時棗莊地區的國民黨抗戰史料;二,為棗莊引進一部分台資。

但我表示反對,我說:“信不能直接送到吳村,老人家見了肯定激動,鄉下缺醫少藥,萬一有個閃失……”

醫生出身的我媽媽非常讚成我的意見,最後她提出個折中的方案:將老人家接到這裏來……家裏平時都有準備,預防老年人常見病突發病的藥物比比皆是。

統戰部的同誌大叫好主意,立馬驅車直奔吳村。

……

……

姥姥終於來了,一行人還在樓下,她就嚷嚷開了:“什麼了不起的事啊,真是的……”那時,我們家住三樓,姥姥上樓從來都很順當。鄰居們把看她上下樓當作一景。

我媽急忙開門迎接:“俺娘,大喜事,你小時候最要好的人來信了。”

“最要好的……”

“對,咱吳村老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