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二十幾歲,讓自己不斷成長的人生經驗(1 / 3)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你唯一不能忽視的,就是自己的不斷成長。人生就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社會是發展的、變化的,它從來不會等待你的成長。如果你止步不前,那麼最後隻會發現自己被曆史的車輪遠遠地落在了後麵。

年輕的時候,你可以犯錯,但一定要及時改正,而不要指望別人會像家人一樣原諒你;年輕的時候,你會遇到很多比你經驗更豐富、閱曆更多的人,你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讓自己收獲更多;年輕的時候,要多多聽取別人的建議,要不斷地學習,要學會感恩,這些都會幫助你不斷成長,成為社會的佼佼者。

社會不會等待你的成長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往往覺得自己的時間還有很多,機會也還有很多,何必急於一時一刻呢?其實不然,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也許你並沒有意識到它前進的速度,但社會從來不會等待你的成長,你必須不斷進步,才能避免被社會淘汰。

有兩隻小鳥蜷縮在鳥巢中,等待著外出覓食的媽媽回來。可是幾個小時過去了,媽媽還沒有回來,它們餓得直叫,其中一隻小鳥說:“我要展翅高飛,出去覓食。也許開始有些困難,但我不會失敗,因為我們生下來就是要飛的。”它的弟弟不放心地說:“你千萬不要飛,因為你的羽翼還不豐滿。”話音剛落,小鳥哥哥已經蹦到了枝頭,展開了雙翅。一開始,它差點兒跌倒在地,但很快又振翅飛了起來。

它在高空對弟弟喊道:“你看,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困難吧,加油吧,飛起來吧!”小鳥弟弟歎了口氣,無精打采地縮在鳥巢中。兩個小時過去了,哥哥叼了幾隻小蟲回來了,還向弟弟講述了外麵的精彩世界。

小鳥哥哥講完後說:“如果你願意,就跟我一起飛吧。”小鳥弟弟回答說:“我的翅膀肯定不如你的硬,我會摔在地上的,會被別的動物吃掉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來,我很害怕。”

第二天,有一條蟒蛇發現了小鳥弟弟,它開始靠近小鳥弟弟。但小鳥弟弟並沒有想逃跑,蟒蛇問道:“你為什麼不飛?”小鳥弟弟回答說:“我以前錯過了飛的機會,現在想飛,已經晚了。”就這樣,小鳥弟弟被無情的蟒蛇吃掉了。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你不進步,最後可能連落後的機會都失去了,就像那隻小鳥一樣,被無情地淘汰了。

在西方的曆史上,沒有哪個人像拿破侖一樣如此長久地獲得讚譽。他以非凡的努力,從普通的科西嘉島人成為法蘭西人的皇帝,叱吒歐洲二十餘年,他所建立的榮耀使得法蘭西人在歐洲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他本人更是被無數人奉為偶像。

當拿破侖還是一個少尉的時候,工作之餘,他的同學在校園裏玩鬧嬉戲,打發時間,而拿破侖卻不允許自己有絲毫鬆懈,他懷著極大的求知欲,廢寢忘食地博覽群書,如饑似渴地讀著那些對他的將來有用的書籍。大量的閱讀、觀察、分析和判斷,鍛煉了他非凡的頭腦和思維。

正因為拿破侖在機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之前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後來的他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

《老子》中講道:“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思是說,能夠戰勝別人,隻是有力量的表現,而能夠戰勝自己,才算得上是強者。我們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如果在受到外界的壓力時才肯提升自我,那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你就要時時挑戰自我。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最不可寬恕的是一個人晚上上床時還像早上起床時一樣無知。任何時候都不要驕傲自滿於自己目前所知道的,因為這個世界上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二十幾歲的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要邊走邊學習。因為,社會是前進的,盡管有時候你並沒有認識到它的進步。但如果你貪圖安逸,或者得過且過,不讓自己成長,那麼你就會被社會慢慢地淘汰。

社會從來不會等待誰的成長,所謂未雨綢繆,你隻有作好準備,讓自己羽翼豐滿,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二十幾歲的你,人生有無限的可能,讓自己不斷進步,才能走到社會的前列。

挖掘自己的核心潛力,經營自身優勢

俗話說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麵和自己不擅長的一麵。人的精力和能量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做到最廣,但是我們可以做到最精。學會發掘自我的核心優勢,並把它發展到最精,然後通過團體合作,這樣才能有所成就。

然而,很多年輕人卻陷入了這樣一個誤區:他們總是看到別人的優點,而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他們習慣於拿別人的長處來比較自己的短處,這樣不但讓自己灰心喪氣,失去信心,而且也讓自己的才華在還沒發光的時候就被埋沒掉了。

事實上,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全能的,每一個人的特點都是不同的,他人的路線或許並不適合你走,如果強行模仿,反而會浪費時間,收獲不到果實。你應該做的是,動腦筋想想自己的核心優勢是什麼,從什麼地方著手更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隻有這樣,你才能在付出最少汗水的基礎上取得最多的成績,這才是聰明人的選擇。

下麵我們來看一下快餐大王亨德裏的故事:

亨德裏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他來自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親開了一家小小的快餐店,生意一般,僅僅夠維持一家的生計。

高中畢業以後,亨德裏的家庭沒有額外的錢再支持他讀大學了,於是他放棄了讀書,打算找一份工作給家庭提供一些經濟支援。然而,僅僅高中畢業的他想找一份好工作是很困難的,他沒有豐厚的知識基礎,沒有帥氣的外表,甚至連說話技巧也沒有多少。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未來,他左右思量自己的實際情況,試圖為自己的未來開辟一條新路。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他的手上還有一張祖輩留傳下來的製造可口快餐的秘方,由於配料複雜,成本很高,父親一直沒有把它應用在自己的快餐店中。從小受快餐店影響的亨德裏在快餐烹製上有一定的基礎,他覺得這是他可以利用的優勢,如果他能找到一個合作夥伴,為他提供一定的場所和烹製成本,那麼雙方都可以得益,而他也可以實現自我價值。

於是,亨德裏立刻開始行動,他堅信他可以利用他的優勢贏得人生的成功。

不到兩年,亨德裏經營的快餐廳就贏得了當地人的青睞。亨德裏成功了,當他的同齡人還在讀書的時候,他已經成了好幾個連鎖快餐店的老板。

故事中的主人公亨德裏沒有過人的智慧,也沒有卓越的天賦,然而他卻有一雙自我發掘的眼睛,他能夠發掘出自我的核心優勢,並及時加以利用,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了最大化的成功。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要求自己麵麵俱到,最後反而會落得一事無成的下場。如今的社會已經不再是一個需要全才的社會,它更多的是需要專才。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任何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在一個小領域內屬於拔尖人才,那麼他就是成功的人。

新東方學校校長俞敏洪對“人才”也有過相似的看法。他說:“要引人敬意,就要研究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在那個領域中,你是最頂尖的,至少是中國前10名,這樣,無論任何時候你都有話說,有事情可做。我原本想成為中國研究英語的前100名,但後來發現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就背單詞,用一年的時間背了一本英文詞典,成為中國單詞專家。現在我出版的紅寶書係列從初中到GRE詞彙有十幾本,年銷量有100萬冊。”可見,要比別人做得更好,必須從自己擅長的地方著手,這樣才能成為佼佼者。

二十幾歲的你要明白,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也因為各自利用所長,才能生存下去。鳥兒利用它的翅膀和輕盈才能翱翔天空,魚兒利用它的善水和光滑才能遨遊江海。如果非得讓魚如鳥兒般飛翔,令鳥兒如魚般遨遊,使它們拋棄自己的所長,成為生存競爭中優勝劣汰的犧牲品,那麼世界上恐怕也沒有如此之多的物種了。

對你來說,也是同樣如此。你要學會挖掘自己的潛力,經營自己的優勢,也應該選擇自己擅長的工作。隻有學會揚長避短,揚優抑劣,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得淋漓盡致,你才能成長得更快更好,讓寶貴的人生大放光彩。

多向別人學習,少走彎路

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你能夠做一個虛心的人,學習別人的長處,就能夠讓自己成長得更快、更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誰都渴望成才,然而,美好的願望與客觀現實之間是有距離的。探尋那些成功人士所走過的人生之路,不難看出,他們的成才過程除了環境、機遇、天賦因素外,還有一點就是善於學習和借鑒他人的長處。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也有自己的短處,善於發現、學習他人的這些長處,去彌補、修正自己的某些短處,將會使自己成為一個智慧超群、才能卓越的人。

被稱為日本“銀座猶太人”的藤田岡,為了讓下級學會觀察和思索別人行為的成敗之處,規定每月由公司出錢,選一部最新而富有訓練經商頭腦作用的電影,命令全體員工都必須去看。如果無特別的原因而缺席者,便從其薪水中扣除一張電影票的錢,他本人也不例外。這種做法能使員工學到東西,不斷進步。

老子曾說過:“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聰明的你,要仔細觀察行善者的行為,不恥下問,向能者求教,學會用他們的思維和角度來分析問題,並對比自己作為局外人的想法,找出其中的差異,看看自己的不足,從而學會自己原來不懂的東西。

對於“不善人”的行為,要觀察和分析其“不善人”的原因以及整個過程中的不足,以此作為自己的鏡子,避免自己犯類似的錯誤。這樣,盡管自己與這些“善人”和“不善人”沒有同樣的經曆,但卻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同樣的甚至更深刻的體驗。結果,一旦遇到自己所體驗過的事,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在生活中,能夠成為自己老師的人有很多。譬如他人的一種好的工作方法,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一種好的品行,一手漂亮的字,一口流利的外語,一門熟練的技術等等。這些平凡的長處,不正是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渴望擁有的嗎?學習別人的長處,自己就多了一個長處,少了一些短處;學習別人的長處,自己就多了一點智慧,少了一點愚笨;學習別人的長處,自己就多長了一些本領,少走了一些彎路。可以說,學習別人的長處,是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徑,是成才的最佳方式,是成功的良好階梯。

但是,我們說學習別人的長處,並不是說處處都應該覺得別人比自己強,從而產生自卑心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果隻看見自己的短處而看不見自己的長處,或者誇大短處而縮小長處,拿自己的短處去跟別人的長處相比,那麼任何人都無法獲得自信。

二十幾歲的人,還有漫長的人生路要走,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有問題、有困難就要請教他人,特別是請教比自己有經驗、有學識的人。這點許多人都明白,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原因大多在於自己,一方麵,人們都有好為人師、不甘落後的天性,另一方麵是害怕別人恥笑。這兩方麵都必須避免,否則會阻礙一個人的發展。要知道,即使你是一匹能夠日行千裏的好馬,有時也必須依賴識途老馬才能找到出路。你必須虛心向他人學習經驗,才能避免自己走彎路。

小王來到這家公司已經有幾個月了。根據他的觀察,他所在部門的同事老張年過四十,是個做事一絲不苟的人。早上誰遲到了五分鍾,誰的辦公桌沒有收拾幹淨,他都一清二楚。

這天,他慢條斯理地走到小王身邊開口了:“小王,你寫的這份宣傳資料我看了,你看看,標點符號用錯了多少?這樣的東西如果拿給總經理看,他對我們會是什麼印象?標點符號跟漢字一樣,是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的東西,這都用不好……”老張滔滔不絕地批評著小王的用“標”不當,小王隻有聽著的份兒。

從那以後,小王做事分外小心。早上第一個到,下班最後一個走,寫每一份資料都仔細斟酌,打每一個電話都用心揣摩,力求做到最好。久而久之,在幾個一同進公司的年輕人當中,老張對小王特別欣賞,經常在業務上對他進行指點,小到一份合同的撰寫,大至跟客戶打交道的技巧。除此之外,老張也向他說明了公司的一些人際關係,避免小王無意中卷入“派係”鬥爭中去。

小王感歎:薑還是老的辣!如果自己不把老員工放在眼裏,那麼自己很可能多走不少彎路。

人生有很多關鍵的地方,你身在廬山之中,不識廬山真麵目,難以參透其中奧妙,長者點撥你一下,你便會茅塞頓開,闖過那些急流險灘。

職場之中也是如此,先進入單位的人都是老資格,都是前輩,隻有尊重他們,向他們請教,才能讓自己更快地成長。

“每個人都是你的老師。”這是傑斐遜最著名的一句名言。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在他們的專業裏,你就是一個笨鳥,必須向明白的老鳥請教。年輕人隻有多向有經驗的人學習,才能讓自己少走彎路,直達成功的彼岸。

學會自製,才能不斷進步

有人曾經作過一項調查,反複地問被調查者這樣一個問題:“每天早上起床是為了什麼?”聽到的答案經常是千篇一律:“我必須起床,我得……”他稱之為“責任感模糊式”回答。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謀生並照顧自己和家人,就必須要起床。事實上,大部分人早上並不是非起床不可。如果他們決定就這麼躺下去,無論是生活還是世界都不會因此天翻地覆。或許他們的工作會有些耽擱,第二天必須加緊補上;會議可能錯過,約會得重新安排,但依然不會有什麼大事發生。“我必須”並非起床的強製理由。

還有一種回答很詼諧,然而饒有意味,那就是:“因為我要上廁所。”接著問:“為什麼你今天這麼早到辦公室來?”他的回答是:“嗯,我六點半起床上廁所,然後覺得反正也起床了,索性來公司瞧瞧。”

從這項調查來看,很多人的驅動力來自外界的壓力,而並不是真正的自製能力。

仔細想想,我們似乎一直都習慣於在別人的監督下工作。從學習到工作,也許我們都習慣了有人在一旁監督我們,習慣了有人給我們壓力,一旦壓力減少了,我們做事的能力也就隨之減少;反之,則會隨之增加。

坦率地講,這種心態就表明我們缺少自我管理和自製的能力,而這必然會成為阻礙我們取得成功的絆腳石。特別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往往由於剛步入社會,心浮氣躁,導致自己自製力匱乏,結果很容易遭到失敗。

在哈佛大學,一向為大家所愛戴的教務長伯立格先生有一次問一個學生:“為什麼你沒有把指定的功課做好?”

那學生回答:“我覺得不太舒服。”

教務長就說:“我想,有一天你也許會發現,世界上大部分的蠢事,都是由覺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來的。”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我們,正是由於這個學生缺乏自製力,缺乏成人思維,認為自己不舒服就可以不做功課,那麼到最後,很多機會都會喪失在這個借口下。而拒絕或忽視運用自製力的人,實際上是把好機會一個又一個地浪費掉,而且最糟的是,他們本身並不知道錯過了這些機會,他們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運氣不好,而沒有想到其實是他們自己缺乏自製力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