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理想性
理想具有未來指向性。人的生長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始終麵向未來的有意識、有目的地展開的過程,所以理想對於人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未來充滿未知,但人可以根據現實和曆史來推知未來;現實有很多缺陷,而且在現實世界中很難克服,於是人們就寄希望於未來,立誌創造一個完滿的未來現實。應該說,人永遠都不僅僅是生活在現實中,而是生活在由曆史到現實且走向未來的過程中,這個過程具有很多可能性,也能不斷生成(即把可能轉化為現實)新境界。這就是人的生活特點,也是人之所以有理想的根源所在。人對理想的追求,表現為人總是理想地對待外物和自身,按照理想的要求改造環境和自我,永遠保持向未來開放的心態。理想體現著價值取向,隻有在人們看來是有價值的,人們才會去追求。理想同時也體現著人的信仰,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就是一種信仰。人文基於人有理想追求這一本質特性,通過教化,讓人明白人生是個以可能性為前提、以生成性和超越性為重點的生命過程,進而提高理想境界,把人的全麵、和諧、自由發展作為目標,激發追求理想的願望和激情。可以說,理想性在人文中處於核心地位。
4.超越性
超越性與理想性密切相關,都是人生的必然要求。理想引發並引導超越,超越實現理想並生發出新的理想,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理想引導下的超越,是人克服生命的有限去追求無限的過程,也是在對現實的否定中創造理想境界的過程。就人類而言,人類從曆史的荒原中走出來,不斷塑造和完善自我,不斷創造輝煌文明的曆史,就是一個不斷超越的曆史。就個人而言,個人的成長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超越的過程。隻是在超越中,人才能實現價值的躍遷和提升,不斷生成新的自我。超越所體現的不止於此的含義,包括範圍上的拓展和程度上的提高,但本質意義是指精神上、境界上的不止於此,而不是向外的無限擴張。因此,超越總是一種內在的超越,是要靠主體自我去完成的。人文的作用在於啟迪,讓那些沉迷於現世的人覺悟起來,讓那些被物欲、權欲、性欲刺激得張狂不已的人醒悟過來,讓所有的人都懂得追求人生意義的不斷豐富,人文精神的不斷提升,人生境界的不斷拓展。意義豐富、精神提升、境界升華是超越的關鍵詞,也是人文的著力處。
5.自由性
自由是理想的目標,也是超越所要達到的目的。因此,理想、超越、自由都是人的本質屬性。如果說人有自己的最高目標的話,那麼,這個最高目標隻能是人性的自由發展。所謂自由發展絕不是為所欲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而是對客觀規律的科學把握,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相處,是人對自己的解放與提升、塑造與支配,是人的感性與理性和諧統一的實現,是真善美融合所形成的一種境界。人文是對人的教化與引導,其終極目標就是人的自由發展,因此,自由性也就是人文的重要特征。
總之,人文是以人為中心的對人的終極關懷,即關懷人的價值、意義和人生目的,不讓人渾渾噩噩地生活,而是要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不僅要有利於自己的自由發展,也要有利於他人的自由發展(沒有他人的自由發展,也不可能有自己的自由發展),更要有利於人類的永續發展。人文性所具有對人的終極關懷的性質,是它引導科學發展、與科學融合的根據。
2.1.5人文價值的界定
在上文關於人文諸問題的分析中,我們已經涉及人文價值問題。其實,人文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價值問題,談人文就是在談價值。但是,學術研究的特點之一是追根究底,弄清楚“是什麼”的本質問題,而不能僅僅停留在“什麼是”的現象描述上。因為任何一種事物或現象都具有多種屬性,如果不從事物或現象的本質上去探究,那麼某種事物或現象就是遊移不定的。從思維過程看,從談價值到談人文,再到談人文價值,是一個由分到合的過程,符合認識的基本規律。
根據價值以滿足人的需要為宗旨的特性和人文的以文化人、促進人的精神升華和自由發展為本的特性,我們可以把人文價值界定為:滿足人探尋生活意義、追求理想生存、實現自由發展的需要。理解這個界定,應當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人文價值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滿足人的精神需要,而不是滿足人的肉體需要和功利需要,人文價值是一種精神價值。其次,人的生存意義、人性完滿、自由發展是理解人文價值這一概念的關鍵詞。第三,人文價值的實現立足人的當下生存,但更指向人的理想目標,是對人從當下走向理想的引導。人文價值產生於、實現於當下與理想的相互依存與相互作用中。第四,人文價值不僅存在於人的精神生活中,也存在於人的物質生活中,認識和把握物質生活對人的意義就體現著人文價值;人文價值不僅體現在人文學科中,也蘊藏在自然科學中,當自然科學凸顯著人類的精神追求、應用於理想生存境界的創造時,它就體現著人文價值。總之,凡是對人的生存與發展、意義豐富與精神超越、人格完滿與人性自由具有促進作用的,就都具有人文價值,其中,人文學科中的人文價值蘊藏量最高,表現得也更為直接、更為鮮明。按照這樣的理解,人們慨歎的人文價值、人文精神的失落或空場,並不是因為現實生活本身人文價值、人文精神的枯竭,而是由於人們對人本身作了片麵的理解、對價值作了片麵的追求造成的,是因為人們太注重物欲、權欲、性欲的滿足,人文價值不能給人帶來這方麵的滿足而被人冷落、放棄所造成的。由於人文價值受到了冷落與放棄,人的生存與發展就陷入種種困境與危機中,這在當代人的生活中有明顯的表現。
當代人的生存狀況呈現著異常複雜的景觀,生產與生活、物質與精神、科學與審美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幾乎沒有主次之分。從總體上看,當代人的生存狀態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
一是對科技更加依賴。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的生存方式,造就了新的生存境遇。衣的繽紛、食的豐盛、住的舒適、行的快捷、生產的智能化、城市建築和基礎設施的日新月異等,無一不是科技作用的結果;人際交往、旅遊休閑、醫療保健、美容美發的方式與效果等,也無不與科技發展密切相關。因為有了科技,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方便,人對科技的依賴也因此而增強。麵對眼前的生活,人們對過去的生活不願再回首,害怕它重來;新生代則把長輩們過去的生活當作天方夜譚,有的甚至譏笑長輩的無能。從這個角度看,科技創造的生活,切斷了人們返回過去的道路。不僅如此,科技所創造的生活似乎還阻礙了人們對未來的向往,人們已經想象不出未來更加美好的圖景究竟應該是怎樣的。美國的一些科幻大片展現給人們的是混亂的宇宙,恐怖的世界,不是星球大戰,就是人類用科技製造的悲劇。過去的科幻作品給人帶來的是人類偉大的頌歌,作品基調明朗,而今的科幻作品展現的是人類對自己種下的苦果的品嚐,色調灰暗。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過去的貧窮讓人有所企盼和追求,如今的富裕反而讓人失去了理想。於是,人們隻好在當下止步,借助於科技到網絡中尋找別樣的生活,於是就有操持網絡語言的網戀、網婚、網上交友、網上購物、網上讀書、網上娛樂……人們相信網絡會給自己帶來一切,寧肯上網過家庭生活,也不願和久別的親人相聚,即使患上了網癮,也不覺得是一種病,更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對於生活在當代的人來講,認清網絡的性質是十分必要的。就其存在狀態而言,網絡當然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實,越來越多的人在運用網絡;但就其所展示的生活圖景而言,網絡為人們提供的是一種虛擬的現實。人們沉迷於網絡中,其實就是沉迷在虛擬的現實中,而不是真實的現實中。網絡展示的虛幻圖景與真實的生活有著驚人相似,這使不少人誤以為真。應當充分認識到沉迷於網絡的危害:它不僅使人喪失生命存活的根基,而且會截斷人的真實情感之源,成為人際冷漠原因之一。因此,對所謂的網絡化生存,我們必須有全麵的認識。當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於網絡的時候,通過人文教育喚醒他們的意識,讓他們對網絡的虛幻性保持清醒的認識,是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大事,也是對人文價值的弘揚。
二是發展的非均衡性。地區不均衡、城鄉不均衡、貧富不均衡、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不均衡等,在當今社會普遍存在著,而且不均衡的程度還不小。無論是個體還是社會,都有求均衡的願望。就個體而言,求均衡是人性的自然要求,在正常情況下也是合理的要求;就社會而言,均衡也是健康發展必要條件。這裏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均衡與平均主義並不是一回事。平均主義追求份額完全相等,差一點就是不平均。例如,把100元錢平均分給5個人,隻能是每人20元,其中有一個人多拿1元錢就會造成不平均。均衡則不是這樣。舉例來說吧,均衡就像一個人走路,雙腳一左一右向前邁動,就會有某種程度的傾斜,但這種傾斜是動態的,人們將其稱為動態平衡。就走路而言,這種動態平衡是一個人自如前行的必要條件。而平均主義則不是這樣,按它的要求,要麼雙腳都不動,其結果必然是始終停留在原地;要麼雙腳並攏一起跳,其結果必將行之不遠。因此,絕對的平均是不可能有發展的。均衡不是平均主義,允許有差距,適當的差距往往會成為發展的動力。因為人有求平衡的心理,所以當他發現自己落後於他人時,就總想趕上甚至超過他人,於是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會促進發展。當然,均衡狀態下的差距不能過大,一過大就會失去平衡,一失去平衡就會引起社會不和諧,加劇矛盾衝突,影響社會發展,影響人性完善。特別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經濟方麵的差距過大,不僅會影響經濟自身的發展,而且也會對人的心理、對人性完善帶來負麵影響。盡管人們對我國貧富差距超過國際警戒線的後果有不同看法,但從我們在上文對均衡所作的分析看,如果漠視它潛藏著的危機,不注意貧富差距給人的心理造成的負麵影響,則不利於做好教育工作。下麵的例子就證明了這一點。這個例子由兩件事構成:一件事是,為支付兒子上大學的學費,一位母親在醫院門口掛牌,要賣自己的腎;另一件事是浙江金華一富人用35萬買了一條狗!(楊富家:《中國當代教育家文存》,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頁。)用一個教育者的眼光看,這樣的差距所帶來的影響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在大學工作的人都知道,很多家庭貧困的大學生,心理上也有不少障礙,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卑,並由此而引發不良行為,影響自身的健康發展。當然,經濟上的貧困並不必然導致人的心理障礙,它也有可能成為人生路上的磨刀石。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大學教育應當重視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在目前情況下,消除大學生的心理障礙,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說它重要,是因為心理障礙直接影響著人的發展;說它艱巨,是因為大學生中患有心理障礙的人數不在少數,而現行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還在增加這個群體的人數,這突出地表現在應試教育模式上。應試教育的危害之一在於人為地造成一大批差生,長期處在差生行列中的學生,很容易喪失自信心,產生心理疾病(或行為過激,或心理閉鎖)。而對處在優生行列的學生,由於應試教育隻肯定他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其他方麵的培養,結果也影響了他們的人格健全。就是說,無論是對整個學生群體,還是對個體學生的整體人格,應試教育所造就的都是非均衡發展。總之,非均衡狀態是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也是影響人格完整的因素,還可能是虛無主義、享樂主義等的溫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人已變得越來越缺乏耐心,發生矛盾衝突時,吵不了幾句就動手動腳,不尊重生命、傷害生命的現象也越來越多。這一切都成了當代社會人性危機(精神迷失、道德滑坡、感性與理性分裂)、人際危機(人情冷漠、暴力相侵)、人天危機(生態失衡、環境汙染)的重要表現。
人際危機將導致社會之亂,人性危機將導致人之死,生態危機將導致生命消亡。人類該如何走出危機、走向理想的生存之境?這就是人們思考人生意義、探尋人文價值、把人文價值擺到突出位置的根本原因。
2.1.6大學審美文化人文價值的內在根據分析
價值具有生成性。當主體的某種需要與客體的某種屬性吻合時,就會生成某種價值。按此推論,同一客體可以因主體需要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價值。以小說《紅樓夢》為例,當它與人的欣賞需要相遇時,就會生成審美價值;當它被當作研究對象時,學術價值就上升到首位;當它滿足人換成金錢的需要時,商品價值就會凸顯。價值的生成性為我們多角度認識自我與對象、提高發現價值的能力、豐富意義世界提供了依據;同時也要求我們深入認識和把握主體需要與客體屬性之間的內在聯係,尤其要全麵而深刻地認識自身。一個連自己應有的需要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或者隻知滿足某一需要、忽視其他需要滿足的人,隻會消解價值或拋棄價值。
以“有用”和“無用”來評判客體價值,極易造成對價值的片麵理解或粗暴排斥。因為“有用”一般是指客體的物質性價值,比如服裝、食品、房子、汽車等等,它們能滿足人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是人的生存、生活必不可少的。但在人的生活中,有些東西是無法拿來使用的,比如快樂、幸福、尊嚴、愛情、自由、想象等,雖然無法像物質那樣拿來用,但在人的生活中又是不可缺少的,人就是因為擁有了這些因素才成為真正的人。因此,用“有用”和“無用”來評價,那些人之為人的東西就可能遭排斥。在人類生活中,滿足人需要的東西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物質性的,對此,可以用是否“有用”去評價;另一類是精神性的,不能用是否“有用”去評價。在人的生活中,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地位。物質價值具有“某種功能可以服務於外在目的”,故稱“外在價值”或“工具價值”(翟振明:《論藝術的價值》,《哲學研究》,2006年第1期。)。精神價值不具有工具性功能,但它卻是人之為人的內在規定,體現著人的目的,人們將其稱為“內在價值”或“終極價值”。所謂“終極價值”就是“從工具的外在價值開始,A會因為B有用,B會因為C而有用,但後來最終退到一個不能退的參照的地方的時候”,顯現出被人“作為生活目的來追求的”東西,這個東西不能用有沒有用去問它,“因為它是衡量一切東西有沒有用的最終標準”,(翟振明:《論藝術的價值》,《哲學研究》,2006年第1期。)因而被稱之為“終極價值”。由此可見,雖然一切價值都是屬人的價值,但在屬人的價值中,內在的精神價值是根本。大學審美文化的人文價值就是這樣一種價值,因為它所能滿足的是人探尋生存意義、追求自由發展、創造理想境界、不斷超越自我的需要。當然,這個結論應當有具體的分析來支撐。下麵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說大學審美文化的價值是一種人文價值的問題。
大學審美文化是生長在大學文化中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它與大學物質文化、製度文化、其他精神文化都有密切關係。在這種情況下,要肯定大學審美文化的價值是一種人文價值,首先要弄清楚大學文化、審美文化是否以人文價值為核心的。我們先來看看大學文化中的人文價值問題。
顯然,大學文化並非隻有人文價值。無論是從大學的職能,還是從大學文化的構成看,大學文化除了人文價值之外,還有科學價值、政治價值、經濟價值等。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大學文化的各種價值中,人文價值究竟處於何種地位?它與其他價值又是一種什麼關係?
從應然角度看,隻有人文價值才是大學文化的核心,這是因為人文價值最集中、最鮮明地體現著大學教育的根本宗旨,對大學文化的其他價值起導向、統攝、促進作用。大學文化如果失去了人文價值,就像一個人失去了心髒,無法生存與發展。可以說,人文價值在大學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大學文化的育人本質決定的。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麵作進一步的分析。首先從大學的職能角度來分析。大學具有多種職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大學在社會發展中地位的提高,其職能還有可能增加。但大學的職能無論增加到多少種,人才培養始終應該是首要職能。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指出:“大學被賦予四種基本職能:1.培養學生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2.提供適合於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需要的高度專業化的培訓;3.向全民開放,以滿足最廣大的終身教育各個方麵的需要;4.國際合作。”(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頁。)人們幾乎可以不假思索就能看出,這四種職能中的每一種都是圍繞人才培養而設置的,即使是“國際合作”也不僅僅是科學研究,圍繞人才培養而展開的國際合作,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在同一份報告中,21世紀國際教育委員會還提出了教育的四個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四個“學會”的主旨也是針對人才培養的。學校教育的職責就是要讓每個人“學會”,擁有四個支柱,適應社會需要,促進自身發展。大學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人文價值在大學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其次從大學人才培養的目的看。大學人才培養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其目的是促進每個人的健康成長和全麵發展,所謂“全麵發展”是指每個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麵的發展。”(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頁。)這就體現出了深刻的人文價值。由此看來,在大學文化中,人文價值是一種內在的、本質的價值,應當而且必須處於核心地位。
但是,以人為對象並不必然保證能體現以人為目的,這當中有個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決,那麼,人文價值的失落就是很自然的事。在當前的大學教育中,用專業教育代替全麵發展教育、用培養工具人的目標代替培養自由人的目標,就直接反映著人文價值的迷失。而人文價值的長期迷失將改變大學文化的性質。因此,大學文化研究和建設麵臨的首要問題,是人文價值核心地位的重新確立。從應然角度所作的分析看,在大學文化中複興人文精神、重建人文價值,並不是脫離實際的空洞口號,而是促使大學返本的呼告,是動人心魄的“招魂”;高等教育領域內倡導並實施通識教育、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也絕不是追逐時髦之舉,而是一種富有曆史意義的升華,是回歸大學精神之家的表現。在市場化、大眾化的浪潮中,這種“回家”與“招魂”免不了給人帶來悲壯之感,但誰能否認它的曆史意義?麵對此情此景,筆者希望已經覺悟了的人不應袖手旁觀,也不要僅止於呐喊,而要積極地加入到回家者的行列中,不為別的,就為自己是一位教師,肩負著引導學生成為一個追求本真意義上的“自由發展的人”之責。
再來看審美文化中的人文價值問題。對此,學術界已作過很多探索,提出過不少精辟的觀點,比如“美歸根到底是一種與人類的生存理想密切相關的價值,或者幹脆說就是這種理想的價值”(葉朗:《現代美學體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頁。);“審美是一種最符合人性尊嚴、也最能體現人的本真價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動”,它“把人向著完整的自由的存在提升”,“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種本體性活動”(朱立元:《美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頁。);“美是這樣一種境界:人從對象那裏充分體驗到人生意義和樂趣,生活的健康和積極內容,人的自由和創造的力量,主客體之間達到高度的統一和諧,並使人感到身心舒暢和無私的愉悅。”(李德順:《新價值論》,雲南人民出生社,2005年版,第204頁。)從這些觀點看,審美文化的價值無疑也是以人文價值為核心、為根本的。不過,人們的這一認識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經曆了一個漫長的、甚至是曲折的曆史過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並不認為審美價值的本質是人文價值,而是自我確證價值、符號價值、認識價值、愉悅價值等等;甚至在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內,人們並沒有從價值角度去認識美和審美,而是從物性論、認識論、實體論角度去研究,把美和審美當作外在於人的存在來認識。盡管這方麵的研究達到了很深的程度,卻沒有深在要害上,而是偏離了審美的本質。審美是一種人生實踐,隻有在人的生命存在(這裏的生命具有多重含義,是自然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的統一體)、現實實踐、自由發展中認識審美,才能抵達審美的本質所在之處,捕捉到審美的核心價值:人文價值。朱立元先生指出:作為人的一種生存方式,審美“深蘊著飽滿的人性意味和豐富情感內容”,是“是超越性的”,“自由的”,“應然的”生存方式。(朱立元:《美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頁。)這就足以說明審美價值的本質屬性是人文性,是一種人文價值。
由於大學文化和審美文化都具有人文價值,並且都以人文價值為核心、為根本,所以,由此而形成的大學審美文化,就其價值屬性而言,必然是人文價值,而不是別的什麼價值。即使它還可以有別的什麼價值,那也是派生價值,而不是本質屬性上的價值。假如有人把大學審美文化當做別的什麼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那是某些人對它的篡改,並非它的本性使然。至此,我們就回答了大學審美文化的價值為什麼是人文價值的問題。
在這裏,筆者覺得有必要分析一下大學審美文化的人文價值對大學文化建設的意義。這是因為大學審美文化作為大學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雖然要受製於大學文化,但它並非隻有受動性,而無主動性。哲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構成整體的部分總會以各種方式影響整體。在大學文化出現人文價值的迷失狀況之後,弄清大學審美文化的人文價值對大學文化建設的意義,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筆者認為,大學審美文化的人文價值對大學文化的意義,首先表現為它對大學文化的啟蒙。大學文化以育人為本,但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大學教育對經濟具有很大的依賴性,要受到經濟的製約。這是常理:依賴誰就會受製於誰。當經濟按照自身規律來要求大學、大學在滿足經濟發展要求的過程中壯大自己時,大學就很容易產生誤解,以為自身的發展隻能靠經濟,進而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經濟的工具,忘了自己的本質,直至改變自身性質。目前存在著的大學在發展上追求數量指標、在人才培養上片麵強調技能提高、在社會服務上強調經濟回報等等,都是大學迷失自我、否棄人文價值的具體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大學審美文化的啟蒙作用在於,引導大學主體首先並且始終關注人的生存和發展狀態,思考當下生存意義和未來發展的理想境界(而不是隻追求物質功利);引導大學教育者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處處凸顯大學文化的終極價值(而不是隻關注經濟價值),使促進人的和諧自由發展這一宗旨體現在當下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這樣,大學文化的人文價值就能保持、顯現、實現。其次是大學審美文化能強化大學的人文價值實踐。一方麵,大學審美文化通過組織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在實現自身人文價值的過程中,對大學其他文化活動產生引導作用。這方麵的強化可稱之為示範強化。另一方麵,大學審美文化通過啟蒙,讓大學文化主體從人文價值的迷失中清醒過來,意識到大學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人文價值,從而在他們的實踐中增強實現人文價值的自覺性。這方麵的強化可稱之為啟蒙強化,它比示範強化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2.2大學審美文化人文價值的實現途徑
大學審美文化具有人文價值與這種價值的實現,是緊密相連的兩個問題。這裏的“緊密相連”是指,認識人文價值是實現人文價值的前提,實現人文價值是認識人文價值的目的,兩者缺一不可。但它們又是“兩個問題”,一個屬於認識領域的問題,一個屬於實踐領域的問題,它們各有自己的內在規定性,不能相互取代。用認識取代實踐,會使認識失去豐富、提高的必要條件而枯竭;用實踐取代認識,會使實踐陷入機械性重複的狀態,毫無創新,無法向前推進。從談論大學審美文化價值的人文屬性,再到探索這種價值的實現途徑,不僅體現著推動認識向實踐轉化的努力,同時也體現著認識接受實踐挑戰的準備。大學審美文化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促進轉化,迎接挑戰。隻有這樣才能拓展認識視野,豐富認識內涵,提高大學審美文化的建設水平。
當我們在實踐層麵思考大學審美文化人文價值的實現途徑時,需要特別注意途徑的設計與選擇的科學性。因為實現大學審美文化人文價值的途徑可以有多條,但它們在人文價值的實現程度和廣度方麵不可能完全等值,途徑本身所體現的方向、方麵、方法,都會影響人文價值的實現程度和廣度。因此,探索能在更高程度上和更廣範圍內實現人文價值的途徑,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筆者以為,應當把大學的根本宗旨和大學在社會中的應有作用,作為設計、確定大學審美文化實現人文價值途徑的重要依據。大學以育人為根本宗旨,大學審美文化人文價值的實現途徑,應當與育人的基本規律保持一致;大學文化不僅是社會先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先進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在知識經濟逐漸形成並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大學將進一步突顯它對知識經濟的引領作用和推動作用,大學審美文化人文價值的實現途徑也應注意引領作用的充分發揮。這樣看來,培養人才、引領社會,就是大學審美文化實現人文價值的兩條基本途徑。
2.2.1培養人才
育人始終是大學根本的、首要的職能,今天是如此,將來也還會如此。但在市場化、信息化、全球化大潮中,大學在育人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和尖銳批評。有的認為:“迄今為止,大學主要還是在培養作為工具的人即‘製造工具’。”(孟明義:《大學應培養作為人的人而不是製造工具》,《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5年第4期。)也有人認為,大學朝著“非大學”方向變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或者“越來越像個工業部門,……越來越偏離人才培養這個大學賴以存在的最根本的職能”(王英傑:《試談理想的大學》,《比較教育研究》,1998年(第二亞洲比較教育年會增刊)。),或者“像個衙門”(潘藝林:《大學的精神狀況——高等教育批判功能引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頁。),成為“難以當真的大學”(董雲川:《難以當真的大學》,《思想戰線》,2005年第6期。)。應該說,人們對大學提出的這些批評都不是基於一時的情緒衝動,而是對大學現狀進行理性思考後提出的針砭。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大學存在的這些問題,究竟是源於職能增加而帶來的錯位(對各種職能之間的關係處理不當),還是教育思想出了問題(有意追求某種教育本質之外的東西)?是外部擠壓的結果,還是自己否棄核心價值造成的?筆者以為,社會發展和大學改革到了今天這樣的程度,我們需要首先從大學自身的教育思想上找找原因。
在筆者看來,大學辦學中存在的問題不在於要不要、是不是以人才培養為主(應該說,迄今為止大學還沒有放棄人才培養這一根本職能),而在於教育思想上出現了偏差,即在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上出現了偏差。對此,楊叔子先生作過深刻的分析,他指出,大學在人才培養上“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人文素質不高;過窄的專業教育,使學生的學術視野不寬,學術基礎不牢;過重的功利主義導向,使學生的全麵素質培養與基礎訓練不夠;過強的共性製約,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足。”(楊叔子:《永必求真今應重善》,《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而這一係列“過”與“不及”並存的問題發生之根在於“我們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記人有理想、有感情、有個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因此,我們需要牢牢記住的是:“大學的主旋律應是‘育人’,而非‘製器’,是培養高級人才,而非製造高檔器材。”(楊叔子:《是“育人”,而非“製器”:再談人文教育的基礎地位》,《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由此看來,把大學服務職能的增強當作大學育人職能弱化的根據,在思想認識上是片麵的、在思想方法上也不免過於簡單。隨著知識經濟的全麵形成並走向成熟,大學直接地、多方麵地服務社會,不僅僅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大學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服務社會方麵,西方大學的態度向來比較積極的。20世紀80年代,美國就把建立一批工業——大學聯合體作為發展目標,這種聯合體的宗旨就是為美國的經濟服務。(楊富家:《中國當代教育家文存》,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頁。)在英國,“有不少大學規定,研究生論文的20%必須與經濟直接相關。”(楊富家:《中國當代教育家文存》,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頁。)大學在服務社會方麵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不是大學對經濟的屈服,而是對經濟發展的引領與推動,正如英國牛津大學副校長威廉姆·D·麥克米倫教授在第二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所說的:“大學的活動能夠直接影響整個工商企業的成敗;進入經濟社會的今天,大學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成敗。”(中外大學校長論壇網站.www.naea.edu.cn。)如今,大學對社會的“引擎”作用、“推動”作用正在不斷顯現和強化,事實上,無論是在今天還是在將來,大學都“應作為社會需要的、能幫助它思考、理解和采取行動的一種智力權威機構,能夠完全獨立和完全負責地就倫理問題和社會問題發表意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頁。)社會的深刻變化熱切呼喚大學,大學也有能力在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大學如果仍然不肯走出象牙塔,那麼,它還有理由存在於社會嗎?
所以,大學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要不要走到社會中心,而在於如何認識和處理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象牙塔職責和服務站功能的關係,這個關係的處理必須以深入思考和正確把握“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基礎。因為這是教育思想問題,隻有解決好教育思想問題,才能處理好各種關係。教育思想問題不解決好,即使你拋開任何社會服務工作,也還是做不好育人工作的。那麼,怎樣才能解決好教育思想上的問題呢?筆者以為,作為大學教育者,首先要有長期探索與實踐的思想準備。“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一個隨著社會發展而內涵不斷更新的問題,企圖一蹴而就或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都是幼稚的表現。因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的發展變化、人自身的提高,都會對“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提出新的要求,從而引起立足點與方法、現實要求與終極目標、實踐與認識、常與變等之間的矛盾。隻有妥善處理這些矛盾,才能確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明確“培養什麼樣的人”的目標,做好“怎樣培養人”的工作。其次要正確認識人本身。大學教育以人為對象,這就必然要求把正確認識人作為教育活動的前提。而要認識人,就離不開認識人的需要。在一般情況下,人都有生理、社會和精神方麵的需要。對人的生存與發展來講,人的各種需要沒有孰輕孰重之分,缺乏任何一種需要的滿足,都會影響人的生存與發展。某些時候,人的某種需要的滿足變得更為迫切,並非說明人的某種需要特別重要,而是因為某種需要滿足的缺失造成的。所謂身心和諧發展,從某種角度講,是指人的各種需要適時得到滿足。用這一觀點來衡量,當前大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教育者對人的片麵認識、對教育的片麵理解,具體表現為教育者忽視人的感性需要、精神需要的滿足。在一些人看來,專門的學校教育是在人類解決了溫飽之後才有的活動,大學教育更是在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因此,人的生理需要的滿足不應該列入大學教育考慮的範圍,由此導致了大學教育中人的生理需要的滿足長期被忽視的後果。而精神需要的滿足被忽視,則與人們對大學教育的功能與目的的片麵認識相關。在一些人看來,大學從它誕生的時候起,就以滿足人學習專門知識為目的,隨著分科教育的推行,大學把專業教育擺到了壓倒一切的位置,於是就出現了隻求知識、不求智慧,隻講能力、不講理想的傾向,人文與科學的對立、教育各種價值的分裂狀況也隨之變得越來越突出。所以,要解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首先要正確認識人本身,有了對人本身的全麵正確的認識,就能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解決存在問題,有效預防問題的不斷積累。從這個角度看,有識之士對大學教育提出的批評、對通識教育和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大力倡導與實踐,目的都是為了走出“半人時代”、走向“全人教育”,其意義當在深遠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