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男人最幸福(生活保健叢書)02(2 / 2)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不對,好的東西要與入分享,壞的東西當然不能讓它沉積在心裏,要說可以,但不能“隨便”說,因為每個傾訴對象都是不一樣的,說心裏話的時候一定要有“心機”,該說則說,不該說的千萬別說。

王平剛入職場時,懷著很單純的想法,像大學時代對朋友無話不說一樣,常將自己的一些經曆及想法毫不設防地對同事講。王平工作不久,就因出色的表現成為部門經理的熱門人選。可他曾無意中告訴同事,他的父親與董事長私交甚好。於是,大家對他的關注集中在他與董事長的私人關係上,而忽視了他的工作能力。最後,董事長為了顯示“公平”,任命一個能力和王平差不多的職員做了部門經理。

如果王平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也許就能得到這個升職的機會。老板們都欣賞公私分明的員工,敬業不僅意味著勤奮工作,更意味著以大局為重,不把私事帶到工作領域中來。

同事畢竟是工作夥伴,他們不可能像家人那樣完全地包容你、體諒你。通常情況下,同事之間保持一種平等、禮貌的夥伴關係就可以了。而一些隱私的東西,除埋在心裏之外,最好別拿出來示眾。

一定要把握好保護隱私的尺度,那麼到底哪些是要保護的隱私呢?

個人信息可分為絕對隱私、非隱私、相對隱私三大類,前兩種較好把握。比如,會對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的家庭背景、親人朋友關係、情感,會影響他人對你的道德評價;與傳統相悖的生活方式,與上司、重要人物的私交等信息,都是需要保護的絕對隱私。說話時,最好權衡利弊,全麵考慮這些信息在曝光後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一件事在一個環境中說出來無傷大雅,但換一個環境則可能成為敏感的“雷區”,這就屬於“相對隱私”。要分清這類隱私,得先弄清你所處的環境。該如何麵對相對隱私呢?切記一點,千萬不要把同事當心理醫生。

打好隱私保衛戰,無論是辦公室、洗手間,還是走廊,隻要是在公司裏,都不要談論私生活;不要在同事麵前表現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級的關係;即使在私下裏,也不要隨便對同事談論自己的過去和隱秘思想;如果和同事巳成了朋友,不要常在其他同事麵前表現得太過親密;對於涉及工作的問題,要公正,有獨到的見解,不拉幫結派。有些人喜歡打聽別人的隱私,對這類同事要“有禮有節”,不想說時就禮貌而堅決地說“不”。

千萬不要把分享隱私當成打造親密同事關係的途徑。同事也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我們不妨學著換位思考,站在同事的角度想一想,也許更能理解為什麼有些話不該說,有些事不該讓別人知道。全麵地看問題,有助於你權衡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保護隱私,一來是為了讓自己不受傷害,二來是為了更好地工作。不過,也沒有必要草木皆兵,若對一切問題都三緘其口,也很容易讓人覺得你不近人情。有時,拿自己的缺點自嘲一把,或和大家一起開自己的無傷大雅的玩笑,會讓人覺得你有氣度,很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