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商場如戰場。白景琦在山東與孫老爺子對戰的那幾段中,所麵對的每一次商戰都可以說是生死存亡的大戰,稍不留神就會招來潰不成軍的下場。之所以他能一次又一次險中取勝,與他平時在生活、生意上的積累是分不開的。可以說他打的是場有準備的仗,或許他是無意識的準備,但往往成為事情的關鍵所在。
新官點火之前的計劃
每逢一個新的管理者上台,或者是新的企業成立,人們往往最關注的是新官上任會燒幾把火,要燒什麼火。可是從“燒火人”的角度來說,在點火之前的事情更為重要,它關係著這火是否能燒起來,能燒多久,燒得旺嗎?
這個點火之前的工作,我們稱為計劃。計劃是管理中占有特殊地位的環節,因為它與戰略、決策等有著十分緊密的聯係,甚至有時都無法很明確地將它們區分開來。在此,我們僅就計劃工作來做一些分析與介紹。
計劃工作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計劃工作是指製定計劃、執行計劃和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三個階段的工作過程。而狹義的計劃工作則是指製定計劃。這裏的計劃工作概念是從狹義上講的,就是根據組織內、外部的實際情況,權衡客觀需要與主觀可能,通過科學的預測,提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組織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計劃工作就是預先決定做什麼、討論為什麼要做、確定何時做、何地做、何人做以及如何做,即通常所說的5W1H。
按照不同的劃分方法,計劃也有不同分類和表現形式。
1.目的或任務:組織的目的或任務,是社會賦予它們的基本職能,用以回答組織是幹什麼的以及應該幹什麼這類問題
2.目標:目標是在目的或任務指導下,提出整個組織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目標不僅僅是計劃工作的終點,而且也是組織工作、人員配備、指導與領導以及控製等活動所要達到的結果
3.戰略:戰略是一個組織為全麵實現目標而對主攻方麵以及資源進行布置的總綱
4.政策:政策是指組織在決策時或處理問題時指導及溝通思想活動的方針和一般規定現形式
5.程序:程序規定了處理問題的例行方法、步驟,即辦事手續。程序詳細地說明完成某種活動的準確方式,是為確保政策的落實而製定的。規則:規則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或不采取某個特殊的或特定的行動。在通常的情況下,一係列規則的總和構成程序
6.規劃:規劃是為實現既定方針所必需的目標、政策、程序、規則、任務分配、執行步驟、使用資源以及其他要素的複合體
7.預算:預算是數字化了的計劃。預算是控製組織經營活動不可缺少的內容,是使組織的各級計劃協調統一的重要手段企業生產、財務、供應、勞資、安全、人員培訓等計劃。這類計劃的職能
計劃工作的基本特征
一般說來,計劃工作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1.目的性
組織是通過精心安排的合作去實現目標而得以生存和發展的。計劃工作旨在促使組織目標的實現。計劃工作的一個主要方麵就是確立目標。
2.主導性
計劃工作須在組織工作、人員配備、指導與領導工作和控製工作之前進行,是進行其他各項管理工作的基礎,並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
3.普遍性
計劃工作的核心是決策,而各級主管人員的工作中始終存在著決策問題,因而計劃工作是各級主管人員的一個基本職能,具有普遍性。
4.經濟性
計劃工作要講究效率,要考慮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例。計劃的效率不僅體現在有形物上,還包括滿意度這類無形的評價標準。計劃工作對組織的經營管理活動起著直接的指導作用,但一個計劃對組織的工作可以起積極作用,也可能起消極作用。一個好的計劃即科學性、準確性很強的計劃,對於組織的工作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製定計劃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計劃工作的重要性
計劃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1.彌補不肯定性和變化帶來的問題
計劃是麵向未來的,而未來又是不肯定的。計劃工作的重要性就在於如何適應未來的不肯定性。因此需要周密細致的預測,製定相應的補救措施和隨時檢查計劃的落實情況,遇到問題則須重新製定相應的計劃措施。即使將來的事情是肯定的,也需根據已知事實的基本數據計算采用哪種方案能以最低的代價取得預期的結果。
2.有利於管理者把注意力集中於目標
計劃工作可以使人們的行動對準既定的目標。由於周密細致、全麵的計劃工作統一了部門之間的活動,才使主管人員從日常的事務中解放出來,而將主要精力放在隨時檢查、修改、擴大計劃上來,放在對未來不肯定的研究上來。這既能保證計劃的連續性,又能保證全麵地實現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