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潘老板打電話告訴我,電子部主管存在的問題基本解決了。原來,他按照我說的“加強執行力六大步”給電子部主管下了一道命令,如果執行不到位,公司就要撤換主管。電子部主管有了壓力和危機感,問題終於得到了切實的解決。
我在珠海講“員工高效管理”課程時,珠三角一位包裝材料公司老板向我講述了他的公司一位優秀業務員成長的故事。
2008 年對製造業來說是一個黑色的年景,金融危機致使很多企業倒閉。作為包裝材料供應商,他的公司麵臨著客戶拓展和貨款回收的雙重壓力。這時候,公司新招了一位姓張的業務員。老板讓這位新業務員和一位老業務員一起去客戶那催收貨款。為了保證貨款回收的有效性,公司一般會讓催收貨款的業務員根據客戶的不同情況製訂收款方案。
方案是製訂了,但落到實處的卻很少。讓公司高層為之興奮的是,這位姓張的新業務員卻將幾個方案落實到位了。
第一次催收貨款,小張和那位老業務員去的是一家港資製鞋企業。這家鞋廠拖欠他們公司包裝材料款已經很久了,數額達18 萬元之多。在此之前,公司已指派那位老業務員和另一位業務員催討過好多次了,但都沒有什麼成效。
這一次過來,經過兩個人的軟磨硬泡,鞋廠老板答應給他們開支票,不過,過了一會,又以支票用完為借口,讓他們兩個明天再來,他們兩個隻得回去。第二天,他們又趕去鞋廠軟磨硬泡,鞋廠老板沒辦法,隻得給他們開了18 萬元的支票。
誰知等他們兌付支票時,才知道這是鞋廠老板玩的貓膩,賬號上的總金額隻有179880 元,支票不能兌付。老業務員一下子泄了氣,感覺這次又很難完成任務了。小張雖說是新來的,卻沒氣餒,他打電話給幾個朋友,請他們給自己支招。一個朋友告訴他,可以往鞋廠賬戶再存點錢,隻要能湊夠18 萬元,支票就能兌現。小張采納了朋友的建議,往賬戶裏存了200 元錢,果然將支票給兌現了。後來,公司不但將他的200 元錢還給了他,還按照規定給了他4500 元的獎勵。
對企業來說,小張這樣的員工是最受領導器重的。
第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精神。
第二,他善於動腦筋。在同事感覺沒有希望時,他能冷靜地思考對策。
第三,他善於發揮團隊的力量。自己想不出辦法時,及時向朋友求助。
在說起小張時,那位包裝材料公司的老板掩飾不住欣賞與興奮的表情,他告訴我,小張現在已經是他們公司分管業務的副總經理。
很多時候,優秀的員工並不比一般員工聰明多少、能幹多少,而是他們善於思考,能比別人多走一步,能夠徹底地解決問題,而成功恰恰就在於關鍵時刻的那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