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把解決問題看做自己分內的事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尋找樂趣
把解決問題看做學習的過程
也許有人會說:“工作是為了做事,怎麼是為了解決問題呢?”
隻要有工作,就會有目標。為了實現目標,我們可能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障礙,隻有消除了這些障礙,我們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上自老板,下至員工,不論工作是簡單還是複雜,總會遇到一些問題。我們工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遇到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因此可以說,我們工作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如果一個員工隻會重複做一件事情,而不會解決問題,那麼,這個員工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員工,更談不上優秀。
佛山市一家民營企業的董事長請我去給員工做培訓,期間遇到這樣一件事:我要給各部門經理開會,設計部經理遲到了。原來在他要過來開會時,一個設計人員找他,說設計圖出了問題,讓他幫助解決。我想,可能是那個設計人員的心態出了問題。在製造業,設計人員是很重要的角色,我需要和他談談。
會後,我讓人把那個設計人員找來,問他為什麼急著找設計部經理。沒想到那個設計人員振振有詞:“當經理就是給下麵的人解決問題的,不然當什麼領導!”
我判斷得沒錯,果然是設計人員的心態出了問題,而且問題非常嚴重。
一個人的心態常常會走向兩個極端。心態陽光時,看什麼問題都是積極的;而在心態灰暗時,又總是從負麵看問題,隨之而來的是牢騷多、抱怨多、借口多、理由多。
不是考慮如何解決問題,讓損失減至最低,而是想辦法證明這問題不是自己造成的。這個設計人員就是典型的“灰暗心態”。
我請那個設計人員坐下來,細心地向他講解“工作就是為了解決問題”這個道理。慢慢地,那個設計人員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想清楚了很多事情。我看他真正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就鼓勵他說:“其實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設計人員,如果能把解決問題當做自己的事情,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名非常棒的設計專家。”
後來,這個設計人員逐漸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工作中遇到問題,就積極解決,再也沒有抱怨過。一年後,他成了那家民營企業的業務骨幹。
一個合格的員工,一定要明白,工作不是一帆風順的,是會遇到各種問題的,有了問題就要解決,讓自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得到鍛煉。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調整自己。
第一,試著改變自己的思想意識。
一個人的思想意識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如果你從內心深處認為你的責任隻是工作,不是解決問題,那你的思想意識就出了嚴重問題,如果不試著改變這種消極的意識,你的工作效率一定是低下的,工作業績也好不到哪裏去。
第二,把解決問題看做自己分內的事。
請記住,與自己的工作有關的一切問題,都是自己要解決的問題,都是自己分內的事情。隻有樹立這樣的心態,在解決問題時才會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牢騷,少一些推諉,多一些解決問題的動力和熱情。
第三,讓自己再主動一些。
不論做什麼事情,主動和被動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缺少了主動性,工作就沒有了動力,問題就成了一個被踢來踢去的皮球。如果員工有一些主動性,能夠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那工作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在解決問題中尋找樂趣。
為什麼有的員工害怕問題,不願意解決問題?那是因為他們把解決問題看成了一種壓力,一種負擔,一個包袱,從而產生了對問題的恐懼感。其實,我們每解決一個問題,都會有一種成就感,而取得成就是讓人快樂的事情。如果我們學會在解決問題中尋找快樂,那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壓力為動力,變負擔為責任,變包袱為機會。如果有了這樣的轉變,我們就能讓一個個的問題在快樂中得到有效解決。
第五,解決問題是學習的過程。
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可能難易程度不同,簡單的問題處理起來比較容易;而複雜的問題要想得到很好的解決,就需要員工具備相關的知識、技能、經驗和方法。員工為了解決問題,就會查閱資料,請教前輩,求助朋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學到很多東西。所以說,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員工學習的過程,沉澱的過程,提升的過程。
要工作,就要學會解決問題,因為工作的核心就是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隻有勤於解決問題,善於解決問題,你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