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現裝備有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槍彈、5.45毫米手槍彈、馬卡洛夫9毫米手槍彈、M1943式7.62毫米步槍彈、莫辛——納甘7.62毫米步(機)槍彈、5.45毫米步槍彈、12.7毫米和14.5毫米機槍彈。
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加拿大、瑞典、奧地利、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家主要列裝帕拉貝魯姆9毫米手槍彈、SS109式5.56毫米步槍彈和7.62毫米北約步槍彈以及勃朗寧12.7毫米機槍彈。除此之外,法國自行研製的甚高速、大威力THV手槍彈和PPI7.62毫米機槍彈已開始服役;英國還裝備了M1式0.30毫米卡賓槍彈、馬格努姆0.357毫米手槍彈等;以色列還有M193式5.56毫米步槍彈和蘇聯的M1943式7.62毫米步槍彈;新加坡裝備了12.7毫米反輕裝甲脫殼穿甲彈。
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和前捷克斯洛伐克均列裝了蘇聯製式5.45毫米步槍彈。
韓國和日本裝備的槍彈有SS109式5.56毫米槍彈、7.62毫米北約步槍彈、M1式7.62毫米卡賓槍彈和勃朗寧12.7毫米機槍彈。
發展趨勢
槍彈是槍械威力的最終體現,因為槍彈的性能除直接影響武器的威力外,槍彈的結構尺寸及膛壓大小對武器結構亦有很大的影響。目前槍彈的發展趨勢是,減小質量、縮小體積、降低成本、改進空氣動力性能、提高對軟硬目標的效果。
完善現裝備槍彈的性能
由於今後一段時間內,傳統結構的槍械仍將是各國的主要輕武器裝備。因此,改善現有槍彈的性能已成為目前許多國家提高輕武器係統效能的主要途徑之一。
采取的重要措施是:采用密實裝藥技術,在不改變藥室體積和武器膛壓的情況下,可以增加裝藥量、提高槍彈初速;采用鎢合金等高密度材料彈頭提高槍彈的侵徹能力;采用易碎彈體結構,使大口徑機槍彈具備穿甲、爆炸、燃燒和殺傷等多種功能。
研究全新結構槍彈
雙頭(多頭)彈或集束箭形彈、無殼彈和塑料彈殼埋頭彈,這些非常規槍彈仍具有發展潛力,可能成為提高輕武器係統效能的又一途徑。俄羅斯的12.7108,毫米雙彈頭穿甲燃燒曳光彈和穿甲燃燒彈,初速750米/秒,能穿透100米距離上的5毫米厚鋼板。奧地利VEC91式5.5626,毫米UCC無殼彈,5.68毫米直徑的彈頭埋入硝化纖維發射藥柱內,初速可達1006米/秒。
發展新口徑槍彈
槍彈的口徑的優劣是以武器係統的終點效能、射程和便攜性來綜合評價的。根據輕武器的作戰使命,今後仍會有新口徑槍彈出現,例如比利時研製成功的配用於P90個人自衛武器的SS190式5.7毫米槍彈,俄羅斯研製的6毫米步槍彈。
采用新材料、新工藝
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可能是槍彈發展的重要方向。例如美國在5.56毫米和7.62毫米槍彈彈頭上塗覆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以增強槍彈對裝甲目標的侵徹能力。俄羅斯新研製的7.62毫米微聲手槍,其消聲作用不是通過常見的消聲器,而是憑借發射具有消聲功能的特殊槍彈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