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彈是子彈的一種。彈壁薄,內裝黑色炸藥和小鉛球或鋼球,彈頭裝有定時的引信,能在預定的目標上空及其附近爆炸,殺傷敵軍的密集人馬。也叫榴霰彈、子母彈、群子彈。軍用霰彈槍又稱戰鬥霰彈槍,是一種在近距離上以發射霰彈為主殺傷有生目標的單人滑膛武器。
霰彈槍作為軍用武器已經有相當長的曆史,自熱兵器問世,它就開始裝備軍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霰彈槍都曾發揮過較好的作用。在侵越戰爭中,美軍和南越部隊使用了約10萬支“雷明頓870”泵動霰彈槍。實戰表明,霰彈槍在特種戰鬥中是其他武器不能完全代替的。
戰術使命
軍用霰彈槍特別適合特種部隊、守備部隊、巡邏部隊、反恐怖部隊等在下列情況下使用。
近距離戰鬥
由於霰彈槍的射程在100米左右,減少了因跳彈或貫穿前一目標後傷及後麵目標的概率。所以霰彈槍特別適用於叢林戰、山區戰、城市戰及保護機場、海港等重要基地和特殊設施。
突發戰鬥
由於霰彈槍具有在近距離上火力猛、反應迅速,以及麵殺傷的能力,故在夜戰、遭遇戰及伏擊、反伏擊等戰鬥中能大顯身手。
防暴行動
發射催淚、染色彈的霰彈槍可以用來驅散聚眾鬧事的人群,抓捕犯罪分子。
結構特點
現代軍用霰彈槍外形和內部結構都非常類似於突擊步槍,全槍基本由滑膛槍管、自動機、擊發機、彈倉、瞄準裝置以及槍托、握把等組成。按裝填方式多屬於半自動霰彈槍和自動霰彈槍,供彈方式有泵動彈倉式、轉輪式、彈匣式三種。
軍用霰彈槍主要發射集束的球形彈丸(霰彈彈丸)。槍管內膛由彈膛、滑膛及喉縮三段組成,三段以錐度連接。
彈膛容納霰彈,滑膛為霰彈彈丸加速運動區段,在離膛口約60毫米區段,沿槍口方向適當縮小直徑的部位稱喉縮。彈丸在此受集束作用飛出槍口,以增加射擊密集度和射程。
霰彈槍滑膛部分的直徑稱口徑,目前軍用霰彈槍大多數采用12號口徑,按照國際通用標準,12號口徑實際膛徑為18.5毫米。
軍用霰彈槍除了具備自動、半自動射擊方式外,一般都具備泵動式(指半自動射擊時,借助手拉動前護木來帶動自動機完成抽殼、拋殼等自動動作,這種作用方式類似於氣筒打氣的過程)射擊方式。之所以要具備泵動式結構,是由於滑膛槍的膛內壓力較低,像催淚彈或橡皮頭彈等防暴用彈藥,由於火藥氣體產生的不足而使武器不能正常使用,這時利用泵動方式將得心應手。
為了滿足機動靈活性的要求,軍用霰彈槍全槍長一般不應超過1.1米,全槍重量應小於4.5千克,有效射程60-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