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2不同產地廣藿香營養體生長情況

四種不同產地的廣藿香在栽植後兩個月處於長根發葉和萌枝初期,此時生長速度較慢。栽後第3~4個月,莖、枝、葉的生長速度漸加快;此時除主莖繼續分枝外,原在主根莖上分枝出來的側枝又開始分枝,株間枝葉開始相連;主根萌生的主莖分枝已達3~4株,每分枝的側生分枝已有6~10條,莖粗0.8~1.2cm;平均主根發根58~76條,根長11.5~16.2cm,根粗0.15~0.21cm。繼續生長到第5~6個月,整個生長急速加快,主莖、側枝分枝同時伸展,枝葉縱橫交錯完全封行。以上繼續快速生長到第7~8個月,莖、枝、葉、根的茂盛生長已達到高峰期,生長量(生物量)約占收獲時的89%~92%;植株高度平均在0.86~1.10m,最高達1.22m;平均每根蔸主莖萌蘖分枝4~6株,每根主分株再分生側枝;11~12個月,南香、湛香和肇香已趨停止生長,部分葉片已開始枯黃脫落;牌香雖未萎黃,但生長緩慢,趨成熟老化階段。不同產地廣藿香從定植到收獲藥用,全生期為8~14個月。其中牌香約12~14,肇香10~12個月,湛香9~10個月,南香8~9個月。

3.2廣藿香繁殖技術

廣藿香在我國產區罕見開花結實,多采用莖枝扡插繁殖或組織培養繁殖。莖枝扡插繁殖可分扡插育苗移栽和大田直插法兩種。本課題試驗研究采用的繁殖種源是筆者和廣州市藥材公司進行“石牌廣藿香保種引種研究”繁殖保留下來的正宗石牌廣藿香良種苗。

3.2.1扡插育苗移栽分傳統長插穗扡插和短穗扡插繁殖方法

3.2.1.1短穗扡插法

一般選取5個月生以上,粗壯、節密、葉小而厚、無病蟲害的枝條作插穗繁殖。截成5~10cm長的插穗後,每小段插穗,留頂端2片大葉和小的心葉,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10cm開橫溝,溝深約10cm,每隔5~6cm插1根。扡插入土深約為插條的2/3,覆土齊平,淋水,使插條與泥土緊密結合,蓋上稻草或其它細草,起蔽蔭作用。插後一般10~13d左右開始生根,25~30d便可栽。

3.2.1.2傳統長穗扡插法

長插穗繁殖方法與短插穗扡插法大體同,隻是用於育苗的扡插枝條(插穗)比短插穗扡插法枝長3~5倍(一般13~20cm,具3~5個節)。此法宜在廣藿香穗來源豐富的地方使用。

4.廣藿香規範化種植(GAP)技術

4.1定植技術

廣藿香種植時間一般可以春植,也可秋、冬植,抓住雨季進行。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按30cm×40cm株行距挖穴,施足基肥,每穴一株。

4.2優質高產田間管理

4.2.1適時灌水排水

廣藿香既怕幹又怕澇,在種植或插後生根前,每晚澆水一次。在生長程中,若遇天旱,畦麵發白,引水灌溉,每5~8d一次,在雨季或遇大雨,要注意排水,嚴防積水。

4.2.2補苗與間種

4.2.2.1補苗

廣藿香種植後,要及時補苗。

4.2.2.2間種

可在廣藿香行間間種蔬菜、絲瓜、冬瓜、苦瓜、粉葛(藥材名“葛根”)等藤本植物,得用棚架為廣藿香幼苗遮蔭。

4.2.3中耕除草和培土

中耕除草可結套種作物的管理同時進行。在生長過程中,對廣藿香還要培土。

4.2.4合理施肥,調節根冠比

廣藿香從種植到收獲,須施肥6~7次。肥料以人畜糞尿為主,每畝用量500~700kg加清水7倍施用,或施硫酸銨5~6kg,每kg加水200kg稀釋。

4.2.5防霜凍

需要過冬的廣藿香,冬初應蓋草或搭棚防凍。亦可在10月上旬間種油菜或其它高稈闊葉冬種作物來遮霜防寒凍。

5.廣藿香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廣藿香病蟲害要采取綜合防治策略,盡量少施或不施農藥,必要時應采用最小有效劑量。農藥選用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農藥安全使用規定》,禁止使用高毒農藥和高殘留農藥。

5.1藿香病害及其防治

5.1.1根腐病防治方法:①及時挖除病株燒毀;撒施石灰消毒;雨季要及時排除積水;不能連作。②發病後可以及時將健壯枝條壓埋入土,讓它萌生根係後,再將病株清除,撒上石灰消毒。③可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澆根部,防止病菌擴撒、蔓延。

5.1.2角斑病防治方法:①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積水,種植蔽蔭作物,改善通風透光條件②發病初期噴1:1.5:120倍波樂多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2~3次。

5.2廣藿香蟲害及其防治

5.2.1蚜蟲用40%樂果液噴灑,每7~10d一次,連噴2~3次;亦可用2.5%魚藤精乳油800~1000倍液殺蟲;也可用煙筋骨水噴殺,效果均好,後兩種屬無公害農藥防治,宜大力推廣。

5.2.2卷葉螟用敵百蟲稀釋300~400倍噴殺。

5.2.3紅蜘蛛、光頭蚱蜢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油1200~1500倍液噴殺;光頭蚱蜢可用90%體敵百蟲400~500倍液噴殺。

5.2.4地老虎、螻蛄、蟋蟀等可用敵百蟲做成誘餌毒殺,或用人工捕捉。

6.廣藿香的采收與加工

6.1采收

廣藿香定植栽培7~8個月即可收獲。此時收獲的廣藿香藥用有效成分廣藿香酮含量最高。廣藿香采收時宜選擇晴天露水剛幹後,把植株全株挖起,除淨泥土和須根,進行翻曬幹後,堆放一段時間,然後進行蒸餾,收集揮發油。

6.2加工工藝

廣藿香采收後,先曬數小時,使葉片稍呈皺縮狀態,收回捆紮成把(每把7.5~10kg左右),然後分層交錯堆疊一夜,將葉悶黃,繼續曬幹。如果供蒸油用,先將莖葉曬幹後,堆放一段時間,然後進行蒸餾,收集揮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