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國奇眼見著上了卜克的當,氣得直瞪眼珠子,又想到平日沉重的教訓上,今天又增添了新的一頁,半天說不出話來。
團市委組織部長朱少懷推開青聯辦公室的門,探頭朝裏麵看。裏麵的人都在幹自己的事,沒有發現他。朱少懷站了一會兒,掩上門,回到二樓自己的辦公室,往樓下青聯撥了個電話。電話是葛小語接的。朱少懷說,“小語嗎?是朱少懷,我有事找你,你能不能來一下!”葛小語問:“你在哪兒?”朱少懷說:“我就在樓上辦公室。”葛小語擱下電話不一會兒就上來了,推開組織部的門,說:“你這人真懶,有事不會下去找我,幾步路也要打個電話,像搞地下活動似的。”朱少懷並不說自己已經下去過,笑了笑,走過去把辦公室的門掩好。葛小語在電扇前坐下,撩了撩汗漉漉的長發,說:“有什麼事,這麼神秘兮兮的,我記得你中午總是要約人來談話的,怎麼,科長們談完了,該輪到我了?”葛小語和朱少懷是一所大學畢業的,同校不同級,葛小語學的是生物,朱少懷學的是西方哲學,雖不同係,卻早就認識。後來兩個人相繼調到團市委來,因為是校友,所以來往得比其他人多一些,說話也多了一份隨意。朱少懷二十六歲,比葛小語大兩歲,當組織部長已經兩年了。朱少懷少年老成,說話辦事都極有條理,據稱市委組織部青幹處對他很感興趣,團市委中層幹部當中,仕途的風要算他最順。朱少懷聽葛小語這麼說,笑了笑,走回辦公桌後坐下,說:“咱們都是處級幹,真要找你談話,輪不到我,再說,談話對咱們來說是好事,我還巴不得有人找我談話呢。”葛小語說:“你和我不同,你是黨組成員,上麵對你能有什麼不滿意的。”朱少懷淡淡地一笑,說:“那要看怎麼不滿意了,誰也不是聖人,芝麻芥菜大的差錯,那是難免的,可要說原則上的錯誤,那是卜克範國奇他們的事,你我這樣的人能犯嗎?”葛小語說:“你也太自信了,怎麼就知道成事全是你的,誤事全是別人的。”朱少懷說:“這還用得著舉例說明,青年市民議事廳的事,鬧得虎頭蛇尾,人家《中青報》報了,又沒了下文,團中央幾次來電話問情況,黨組沒法交代,意見大了。宣傳部去年抓的那個典型吳述,結果怎麼樣,受賄貪汙幾十萬,給法院判了刑,郭書記到市裏做了幾次檢查,臉都掛不住了。這樣的事,也隻有卜克他們幹,你我會幹?”朱少懷說的吳述,是去年團市委樹的十大優秀青年企業家之一,定人雖是黨組拍板,但物色人選和整理材料卻是宣傳部的事。事後一把手郭前進很惱火地說:“我們有些同誌,不給黨組分憂,添亂子一個比一個能幹,一屆黨組辛辛苦苦幹三年,他一件壞事就把全部功勞給抹掉了,這樣的同誌,如果不會幹事,就把位置讓出來,讓會幹事的同誌來幹!”大家聽了這番話,都替卜克握一把汗,可卜克卻滿不在乎。卜克是中層幹部中資格最老的,幹過三年政研室主任,三年宣傳部長,屬於兩屆元老,又寫得一手好文章,所以有時候他誰的賬也不買。卜克說:“青年之河,大浪淘沙,誰也保不住河裏淌的全是金子,出個把吳述算什麼?宣傳部這一攤子,不是我吹,我就是把位置讓出來,誰能比我幹得更好?”當然,卜克這話是背著郭前進說的。
聽了朱少懷的話,葛小語說:“要這麼說,我們青聯下屬的幾個協會,這幾年越來越難搞,有幾個連會費都收不上來,要這樣,我這個秘書長就更該打板子了。”朱少懷說:“那可不一樣,協會難搞,這是商品經濟的必然,這個誰都明白,也沒人為難你。但你們青聯最近的對外交流和統戰工作大有成效,上月日本大分市青年企業家組團來市裏,一下子就草簽了一個多億的合同,隻這一項,別說黨組,連市長都得感謝你。這還不說,你把咱們郭書記劉書記弄到新馬泰去逛了一圈,有這個放在那裏,縱有一百個協會搞不起來,黨組誰又會打你板子?”葛小語聽不得這個,忙說:“我可嚴正聲明,郭書記劉書記出國考察的事與我一點關係也沒有,經費是人家企業自願掏的,我就是組組團而已。”朱少懷笑了笑,說:“人家築廟請菩薩,你不燒香還自還願,哪裏找這樣的好事。你放心,這樣的事我也隻是對你說說,第二個人我都不會開口。行了,我找你,可不是和你說這些事的,我有要事告訴你。”
事情是這樣的,時值四季度,團市委黨組打算在今年最後幾個月裏搞一個全市範圍的活動。照說搞活動是共青團的專業,就好比農民生產糧食棉花,工人生產鋼鐵石油汽車,共青團這一行,生產的是活動,活動什麼時候也不會斷茬,但這一次的活動意義非同尋常。最近有些行業情況不大好,很多企業發不出工資,職工人心渙散,團市委有心在這個節骨眼上站出來替市裏分憂解難,在這種情況下,活動的意義就十分微妙,活動搞得好,能把占職工總數一多半的青年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起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可要是搞不好,搞夾生了或是搞砸了,隻會給政府和企業添亂,火上加油。所以,黨組的意思是慎之又慎,活動要搞,但必須具備可行性和預見性,像那種砸鍋鑄招牌的事決不能再幹了。黨組決定先在各職能部門摸一下情況,挑選一個基礎好的活動坯子,作為全市青年活動工程來搞。
另一個背景是,這項活動如果有效益,將作為來年五四的重頭戲。也就是說,哪個部門的活動方案被選中了,哪個部門就成為領銜主演,占盡第二年全市共青團工作的中心舞台。而本屆黨組來年任滿換屆,誰成為這台戲的主角,誰就有可能成為新班子的人選。
在這場競爭主角的鬥爭中,朱少懷選擇了葛小語作為自己的夥伴。按朱少懷的分析,卜克和範國奇因為剛剛演砸過一台戲,近期內再次讓他們擔綱主角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而青少部、青農部、學聯、報社、青少年宮、團校等部門都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剩下的隻有青工部的趙文、葛小語和他朱少懷有可能脫穎而出了。
朱少懷到團市委幹了一屆半了,頭三年由科員科長到副部長,後兩年幹部長,工作中絕對沒有出過大差錯,按說也該往上挪一步了,葛小語來得晚兩年,但成績都在麵上擺著的,趙文的青工部如今是經濟時代的寵兒,事關職工的活動,他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這場競爭的激烈,不言而喻。
葛小語坐在那裏,沒有表態,心裏盤算了一下,覺得青聯不可能是青工部宣傳部的對手,聽以沒有太多的興奮。兩個人又說了一會兒別的事,上班鈴就響了。葛小語下樓去,臨出門時朱少懷在她身後說:“回去把方案推敲一下,至少先要造成三足鼎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