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撫平過去的傷痛,保證美好的未來(2 / 3)

雖然不能再回到賽場上,但是桑蘭的生活也一樣很精彩。美國總統克林頓、前總統卡特和裏根都曾給桑蘭寫過信,讚揚她的勇氣。桑蘭與“超人”會麵的經過在美國ABC電視台播出,這個電視台50年來隻采訪過兩個中國人,一個是鄧小平,另一個是桑蘭。

桑蘭相信未來,相信自己,相信在下一次的嚐試中自己會做得更好,她贏得許多人的尊敬。

我們渴望收獲,渴望得到,但是人生並不是一個隻有收獲的過程。在人生中,少不了的是失去。有些機會失去了,就不要再後悔。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不管你多麼後悔,失去的也不會回來。何況,一味地後悔隻能讓你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

法國著名的作家蒙田曾經說過:“如果允許我再過一次人生,我願意重複我現在的生活。因為,我一向不後悔自己的過去,不懼怕自己的未來。”一個人如果經常後悔自己的過去,那他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現在;現在抓不牢,等到“現在”逝去了,他們又開始後悔。就這樣,他們隻能永遠生活在後悔的惡性循環圈裏。

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呢?一次的失去並不代表永遠失去。古語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或許你這次失去的,對於你而言根本就是不合適的,下一次出現的才是正確的,才是最好的。

既然我們有勇氣讓自己繼續走下去,為什麼沒有勇氣讓自己相信下一次才是最好的呢?

底線哲語

人生並不是一個隻有收獲的過程。在人生中,少不了的是失去。有些機會失去了,就不要再後悔。一味地後悔隻能讓你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

【那些不能看開的,不如遺忘】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說:“世界上最難的事不是讓人們接受新思想,而是使他們忘卻舊觀念!”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去勸說某人的時候,某人總是抱著一個舊觀念不放,怎麼也聽不進你給他講的新觀念?

“Forget it!”的意思是“忘記它!”如果把這個句子拆分一下,就變成了“For get it!”——“忘記它是為了得到它!”

迪伊·霍克是維薩信用卡網絡公司的創辦人。早在1997年7月份的美國《優秀企業》雜誌上,迪伊·霍克和幾個精英人物共同提出:目前企業所麵臨的問題不是學習而是忘卻!就好比一台電腦,如果你對它內在的程序、內在的文件資料統統都不滿意,而電腦的空間已經滿了,你準備怎麼做呢?是不是要先刪除舊的程序、舊的文件,然後才能夠再裝入新的程序、新的文件?是不是這樣?所以問題永遠不在如何使頭腦裏產生嶄新的、創造性的思想,而在於如何從頭腦裏淘汰舊觀念!舊的觀念不除去,新的觀念很難發芽。

別忘了:For get it!——忘記它才能得到它!

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道:“創新起始於舍棄,它不在於實施新措施,而在於舍棄的是什麼。”所以請你就在此刻寫下你最需要舍棄的三件事項,它們也許是你過去某個最想改善的習慣,又或者是……

請你對上麵寫下的三條畫上一個大大的“×”!並且大喝一聲:Forget it!

要知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主動舍去那些經常困擾著你、對你卻沒有任何用處的煩惱或無用的知識,讓你的思想和有用的知識占據你的心靈吧。

有這樣一個小笑話:

丈夫對朋友說:“我對妻子的記憶力非常擔心。”

朋友不解地問:“為什麼?她很健忘嗎?”

丈夫回答:“不,剛好相反,她對我過去的事情都記得太清楚!”

忘卻有時是件好事。有些事情記得太清楚,反而讓大家日子都難過;偶爾神經粗一點,不讓自己受苦,也不讓別人受苦。

有些做太太的,念念不忘丈夫當年的婚外情、不忠……到了年紀一大把還在算舊賬。許多人寧可讓痛苦隨著歲月一起增長,也不願輕言饒恕,唯恐便宜了對方,但這隻是讓自己繼續成為受害者,徒然喪失現在就可以擁有的喜樂和自由。

忘掉帶來的是釋放,一個常常回頭看的人,就沒有機會向前看。當我們辛苦地拖著一籮筐的憤怒或不諒解時,如何能努力向前奔呢?

把一些不能看開的痛苦當成垃圾丟掉吧!當你願意把那些根深蒂固、甚至盤根錯節的記憶一一丟掉時,你將會收獲輕鬆和勝利。因為痛苦的重擔放下了,所以你會輕鬆;因為你不再被仇恨所轄製了,所以你會得勝。

底線哲語

把一些不能看開的痛苦當成垃圾丟掉吧!當你願意把那些根深蒂固、甚至盤根錯節的記憶一一丟掉時,你將會收獲輕鬆和勝利。因為痛苦的重擔放下了,所以你會輕鬆;因為你不再被仇恨所轄製了,所以你會得勝。

【不為往事悔恨,不為未來擔憂】

生活裏,在實際事物上所利用的時間,我們稱之為鍾表時間。但是在實際事物被解決或者尚未被解決的時候,我們容易產生一種心理時間,即對過去的深切懷念和對未來過度的憧憬。然而不管心理時間定格在過去還是未來,都不利於我們對現在的把握和眼前的發展。因為昨天隻是一種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記憶會逐漸被淡忘;明天隻是一種虛幻,隻會增加莫名的痛苦。

人的一生最有害的兩種情緒莫過於為往事而悔恨、為未來的事情而擔憂。如果你真的被這兩種情緒所左右,那你就是生活在虛幻之中。它不會幫你改變過去與未來,卻會使你陷入惰性與悲觀的泥潭,失去現在。

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生活在現在,也隻能為現在而存在,為什麼要去一遍又一遍地回顧往事、憂慮未來呢?實際上,過去的事情不論多麼值得留戀或是多麼需要悔恨,那隻是毫無意義的心理反應,“過去”已經過去了,已經不存在了,而未來尚未到來,也是不存在的。人生就像爬山登高,爬到中途的時候,不必往下看,也不要過多地往上看。因為你不大可能看到頂峰,不大可能看得很遠、很清楚,何必要為看不清楚的未來費神費力、分散注意力呢?

有一個國王,常為過去的錯誤而悔恨,為將來的前途而擔憂,整日鬱鬱寡歡,於是他派大臣四處尋找一個快樂的人,並把這個快樂的人帶回王宮。這位大臣四處尋找了好幾年,終於有一天,當他走進一個貧窮的村落時,聽到一個快樂的人在放聲歌唱。循著歌聲,他找到了正在田間犁地的農夫。

大臣問農夫:“你快樂嗎?”

農夫回答:“我沒有一天不快樂。”

大臣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使命和意圖告訴了農夫。農夫不禁大笑起來,他又說道:“我曾因為沒有鞋子而沮喪,直到我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個沒腳的人。”

快樂是什麼?快樂就是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快樂就是如此簡單。

有人為低工資而懊惱、鬱悶,猛然發現鄰居大嫂已經下崗失業,於是馬上又暗暗慶幸自己還有一份工作可以做,雖然工資低一些,但起碼沒有下崗失業,心情轉眼就好了起來。每個人總是看重自己的痛苦,而對別人的痛苦往往忽略不計。當自己痛苦不堪的時候,要是能夠換一個角度來思考,痛苦的程度就會大大減弱。

教你一個快樂的辦法:當自己興高采烈的時候,應多向上比,越比會越進步;當自己苦惱鬱悶的時候,應多向下比,越比會越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