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可悲的事情不是不知該怎樣抉擇,而是當你手中牢牢抓住許多東西時,你卻不懂得去珍惜。
從前有一個流浪漢,不知進取,每天隻知道手上拿著一個碗向人乞討度日,最後終於有一天,人們發現他潦倒而死。他死後,隻剩下了他天天向人要飯的碗,有人看到了這個碗,覺得有些特別,帶回了家裏仔細研究才發現,原來流浪漢用來向人乞討的碗,竟是價值連城的古董。
人往往隻為了尋求自己手中沒有的東西,卻忽略了已經屬於自己的財富。我們應該多注意自己手中所捧的那隻“碗”,不要總是眼高手低,一味地羨慕別人,而忘了自己本身原有的價值。
當然,也有將心理時間定格在未來的人,他們主張為將來犧牲現在。按照這種邏輯,采取這種態度生活,那就意味著沒有現在,隻有未來,不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遠回避幸福。因為我們所指望的將來的那一天一旦到來,也就成為那時的現在;而在那時的現在又要為那時的將來做準備。如此明日複明日,今天為將來,幸福豈不是永遠可望而不可即嗎?
當然,寄希望於未來,如果作為學習和工作上的奮鬥目標,期望生活改善、事業有成,這並沒有錯。人應該生活在希望中,以此來促使自己從消沉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但其實質仍是為了抓住現在的時光,去做腳踏實地的努力,而不是回避現實,去空想未來有多麼美好。當期待的未來真的到來時,卻往往是平淡無奇的,不如想象的那麼美好。激動一時之後,又會麵臨新的矛盾和難題。這種把未來理想化的想法是脫離實際的幻想。
由此可見,不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不是我們人生的主旋律。我們隻有擺脫心理時間,生活在現時和希望中,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
底線哲語
人應該生活在希望中,以此來促使自己從消沉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但其實質仍是為了抓住現在的時光,去做腳踏實地的努力,而不是回避現實,去空想未來有多麼美好。
【你可以跌倒,但不能躺下】
在職場中打拚,誰都難免會遭受挫折與不幸,甚至失敗。有的人心理素質較差,意誌力不強,在工作中一遇到挫折,就會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給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簽。這樣,即使有好機會能使問題出現轉機,也被這拉長的苦臉嚇跑了。
失敗算什麼?在挫折和失敗麵前,我們必須有狼一樣永不言敗的心態:慚愧而不氣餒,內疚而不失望,自責而不傷感,悔恨而不喪誌。隻有感激失敗的考驗,從失敗中走出一條新路,才有希望摘取成功的桂冠。
一家大公司要招聘10名職員,經過一段時間嚴格的麵試、筆試,公司從300多名應聘者中選出了10名佼佼者。
發榜這天,一個青年見榜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悲慟欲絕,回到家中便要懸梁自盡,幸好親人及時發現,他才沒有死成。
正當青年悲傷之時,從公司卻傳來好消息:他的成績本是名列前茅,隻是由於計算機的錯誤,才導致了落選。
正當青年一家大喜過望之時,卻又從公司傳來消息:他被公司除了名。原因很簡單,公司的老板認為:“如此小的挫折都經受不了,這樣的人肯定在公司裏幹不成什麼大事。”
檢驗一個人,最好是在他失敗的時候,看失敗能否喚起他更多的勇氣,看失敗能否使他更加努力,看失敗能否使他發現新力量、挖掘出潛力,看他失敗了以後是更加堅強還是就此心灰意冷。
感謝失敗吧!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超越的機會。逃離失敗,躲避失敗,就會把一個人的活力與成長力剝奪殆盡,使人變成行屍走肉。所以,失敗是超越自我的重要推動力。
林肯在競選伊利諾伊州的參議員失敗後說:“如果聖明的百姓用他們的智慧決定我該接受這個磨煉,那麼,我便會從失敗中學會某些真理,而不致過分憤怒。”
每一次失敗,都能磨煉你的技巧,提高你的勇氣,考驗你的耐心,培養你的能力。
美國成功學專家拿破侖·希爾在總結了自己的7次失敗之後說:“看起來像是失敗的,其實卻是一隻看不見的慈祥之手,阻攔了我的錯誤路線,並以偉大的智慧強迫我改變方向,向著對我有利的方向前進。”
失敗,是超越自我的坐標,一旦發現此路不通,便要另辟蹊徑。當許許多多這樣的坐標明顯地標示出來後,通往成功之路就更加清晰了。
邁爾·戴爾在培訓員工時常常說:“不要粉飾太平。”他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要試圖把錯誤的事情用各種理由加以美化,即使暫時掩蓋了真相,然而問題卻遲早會出現,所以直接麵對最好。每當他的經營出現問題後,他都會以積極的態度正麵迎接問題,而不是強調理由、逃避問題,也從不找借口搪塞。他以這種斬釘截鐵的態度去麵對所有錯誤,坦白承認說:“我遇到問題了,我負有責任,因此我必須進行修正。”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這麼做,別人這樣做了,成功就會屬於別人。
幾年前,宜家不得不收回一種兒童玩具,並下令停止生產這種玩具。因為玩具的眼睛有脫落的危險,對兒童的安全不利——幸運的是,宜家在發生問題之前就發現了這種情況。可是停產又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這種玩具由印度一家工廠生產,該工廠有600名雇員,一時間,600名工人無工作可做。因此,宜家先後派了幾名設計師到工廠去查看情況,看看有什麼解決辦法。然而,前麵的幾個設計師去了之後都沒有任何建樹,宜家總部陷入了恐慌。而此時,另一個平時不太引起大家注意的設計師安娜主動請纓,並相信肯定會有辦法來解決的。
安娜查看了工廠以及所用的材料,她與供應商一起工作,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論證。一條路線走不下去,再換一條,就這樣,安娜真的是窮盡了各種可能,經過連續的幾個通宵,終於開發出了一個全新係列的產品,取名法姆尼。兩個星期後,她帶著法姆尼返回了瑞典,這是一種帶有手臂的精美靠墊,產品推出後立即受到宜家人以及顧客的喜愛。“法姆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值得一提的是,顧客對這種產品的需求量很大,僅靠該生產廠原有的600名雇員已不能完成需求量,後來工廠又招收了許多新的雇員。
不敢失敗實質上是人生的真正失敗。一帆風順的人達不到創造的頂峰,他們的潛力也就不可能真正發揮出來。
感激失敗吧:
失敗並不意味你是一位失敗者——失敗隻是表明你暫時尚未成功。
失敗並不意味著你一事無成——失敗表明你得到了經驗。
失敗並不意味著你浪費了時間和生命——失敗表明你有理由重新開始。
失敗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放棄——失敗表明你還要繼續努力。
失敗並不意味著你永遠無法成功——失敗表明你還需要一些時間。
失敗並不意味著命運對你不公——失敗表明命運對你還有更好的給予。
記住: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苦難,苦難可以擊倒我們,但不可以讓我們躺下。
底線哲語
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超越的機會。逃離失敗,躲避失敗,就會把一個人的活力與成長力剝奪殆盡,使人變成行屍走肉。所以,失敗是超越自我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