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璀璨的宇宙星空(2)(2 / 3)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類星體的直徑隻有普通星係的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還不到一個光年,體積類似太陽。盡管個子如此地矮小,可它釋放出來的能量卻相當於200個星係或20萬個太陽的能量總和。類星體因而被稱為“宇宙中的燈塔”。

類星體的體積不大,卻又能釋放出如此強大的能量。這按照普通的物理規律是不可思議的。經過多年的研究,專家們認為類星體可能是一個巨型恒星或許多恒星爆發後坍縮成的巨大引力場——即黑洞時產生的天體,它的能源就是黑洞或者是超新星爆發時噴射出來的氣體和物質源源不斷地流進正在形成的星係中心附近的黑洞的時候,黑洞就爆發成了一個類星體。隨著爆發的持續,它本身會變得特別明亮。事實上類星體本身就是一個星係核,由於它特別明亮,所以我們難以看到這個星係中的其他恒星。

對類星體巨大的紅移尚有多種解釋:一種是宇宙學紅移,即認為紅移是由於類星體的退行產生的,反映了宇宙的膨脹;另一種認為是大質量天體的強引力場造成的引力紅移;還有的認為是多普勒紅移。現在天文學家正在尋找和類星體有物理聯係的天體以確定類星體的距離。

木星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太陽嗎木星是太陽係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個,它那圓圓的“大肚子”裏能裝下一千三百多個地球。它的分量也很重,在太陽係裏除太陽之外,所有的行星、衛星、小行星等大大小小的天體加在一起,還不及木星重。天文學上把木星這類巨大的行星稱為“巨行星”。

有人認為,這顆行星在未來很可能改變自己的屬性,成為太陽係中的“第二個太陽”,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公元前104至公元1368年間的天文觀測資料表明,木星的亮度在逐漸增加。另外,根據理論計算,木星的表麵溫度應該是-168益,然而1974年12月“先驅者11號”飛掠木星時,卻測得它的表麵溫度為-148益。一般行星表麵的溫度是穩定的,它從太陽那兒接收的能量與它發散到宇宙空間的能量應收支平衡,但木星卻支出大於收入。這說明木星內部存在著豐富的能源,它是一顆能自己發光、發熱的行星。

一些科學家認為,木星的內部正在像太陽那樣進行熱核反應,核心溫度越來越高。他們還認為,太陽以太陽風的形式向外拋出的粒子,相當一部分被木星俘獲,木星的質量和能量因而逐漸增加,太陽卻日漸衰弱。30億年以後,太陽將像一個垂暮的老人,而木星就會像一顆新生的太陽一樣,照亮茫茫的太空。

也有科學家認為,木星的體積隻有太陽的千分之一,中心溫度隻有太陽的五百分之一,不足以產生熱核反應,因此不具備成為恒星的資格。他們認為,木星過剩的能量是木星形成之初從原始星雲中積聚的熱能。

神秘的哈雷彗星蛋每當哈雷彗星靠近地球時,地球上就出現神奇的彗星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1682年,哈雷彗星對地球進行周期性的“訪問”時,在德國的馬爾堡,有隻母雞生下一個異乎尋常的蛋——蛋殼上布滿星辰花紋。1758年,英國霍伊克附近鄉村的一隻母雞生下一個蛋殼上清晰地描有彗星圖案的蛋。1834年,哈雷彗星再次在蒼穹出現,希臘科紮尼一個名叫齊西斯·卡拉齊斯的人家裏,有隻母雞生下一個蛋,殼上有彗星圖。

他把它獻給國家,得到了一筆不小的獎勵。1910年5月17日,當哈雷彗星重新裝飾天空時,法國人詫異地獲悉,一名叫阿伊德·布莉亞爾的婦女養的母雞也生下一個蛋殼上繪有彗星圖案的怪蛋,圖案猶如雕刻,任你如何擦拭都不改變。為了得到1986年的彗星蛋,早在1950年,蘇聯科學家便在國內聯係了數以萬計的農戶;法國、美國、意大利、瑞典、波蘭、匈牙利、西班牙等二十多個國家也建立了類似的調查網絡。現在,調查結果已揭曉:1986年,意大利博爾戈的一戶居民家裏的母雞生下一個彗星蛋,母雞的主人意大利人伊塔洛·托洛埃因此暴富。為什麼天空出現哈雷彗星時,地球上就出現蛋殼上描有哈雷彗星的雞蛋呢?

這個謎尚待解開,作為研究彗星的資料,被認為與免疫係統的效應原則,甚至和生物進化有關。

彗星影響人類

沒有哪個天體比彗星更引起人類的驚奇了。它的出現常被人類與災難聯係到一起。科學家對彗星的研究相比之下,比較詳盡,可是有一些現象至今也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

自古以來,偶爾現身的彗星就被抹上了神秘恐怖的色彩。我國民間叫它“掃帚星”,認為它會給地球帶來災難、饑餓、戰爭。當著名的哈雷彗星在1066年出現時,正是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率兵準備入侵英國的時候,後來法軍一舉獲勝,建立了諾曼底王朝,威廉公爵夫人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將當時的情景編織在一幅掛毯上,圖中一方是一群諾曼底人指著彗星露出勝利微笑,另一方則是英國的哈學德國王坐在王位上望著頭上的彗星,驚恐萬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