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地外星球上的生命(3)(2 / 3)

另一個限製條件是地外生命應該與地球上的生命有類似的化學組成。天文觀測表明,除少數例外,整個宇宙中化學元素的分布相當均勻,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遙遠行星上也能找到構成的全部有機分子所需要的材料。事實上已經在不少地方發現了許多比較複雜的有機分子。因而可以認為,生命在某個地方隻要理論上說可以形成,實際上也確實會形成。於是銀河係中會有100萬顆行星能生命誕生,不過每顆行星上的生命應當處於不同的進化階段。

尋找外星人

如果我們為100萬這個大數目感到歡欣鼓舞,認為找到外星人不成問題,那就高興得太早了。對於地外高級生物,隻有與它們建立聯係時才有意義。就人類目前的認識來看,無線電信號是建立這種聯係的唯一可行的途徑,因而必須進一步探討有多少個行星上居住了有能力發送這種信號的文明生物。如果它們從存在以來一直在發送這種信號,那就應該有100萬個正在進行無線電發播的行星。但事實上不要說藻類,就是人類在100多年前也還沒有這種能力。另一方麵,技術已遭到破壞,以及本身已遭到毀滅的生命形態也是不會這樣做的。

請不要忘記,差不多在能發射無線電信號的同時,人類也研製成了大規模核武器,它們足以把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徹底毀滅掉。外星人會不會為失去理智的戰爭狂所支配而毀掉自己呢?這種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讓我們又一次樂觀地認為外星人有能力、有理智解決那些我們所擔心的問題,並假定他們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中生活了100萬年。由於科學技術極為發達,生活充分富裕,他們必然會想到、也完全有能力耗費巨資來從事有重大意義的開創性研究,其中包括試圖同外部世界同類建立聯係。它們在100萬年內不停頓地向外界發送強有力的無線電信號。這麼一來在上述的100萬顆行星中,就有一小部分正在發播這種信號,這部分所占的比例是100萬年除以40億年,即0.025%。這意味著目前正在發送信號的隻有250顆。如果它們均勻地分布在銀河係中,則相鄰兩顆之間的距離約為4600光年。人類發出的信號要經過4600年才能送到離我們最近的外星人那兒。

如果他們收到了並隨即發出回答,那要收到他們的回音,我們還得再耐心地等上4600年!奧茲瑪計劃的聯係對象離開我們隻有十幾光年,這樣做實在沒有多大意義。要使計劃變得有實際意義,必須監聽4600光年範圍內每一顆類似太陽的單星是否在發出有含義的信號。

要是更實際一點,想想人類有曆史記載的隻有4000年。如果外星人隻是在4000年長的時間內有能力進行無線電發播,那麼今天在向外界播發信號的就隻有一顆行星!於是,整個銀河係中除地球外充其量也就再有一種文明生物在發送信號,我們用射電望遠鏡在銀河係內留心傾聽這種信號的種種努力就完全是徒勞的無功之舉!

讀者也許會為這一結論深感失望。那麼實際情況同這裏所估計的會有多大差異呢?上麵的討論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每顆單星周圍都有行星嗎?生命是否隻能在地球這樣的環境下誕生?還有,實際上我們並不知道一種智慧生物到底能生存多久,它們能一直生存下去嗎?這些問題恐怕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無法給出明確的回答。然而原始人又何嚐想到今天的大型客機、彩色電視、快速電子計算機和登月飛行呢?隻要人類能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中一直生活下去,科學的發展會逐步回答這些問題。不過就目前來看,外星人即使存在,我們也暫時無法同他們進行有效的聯係。因而,把不明飛行物同天外來客的宇宙飛船聯係在一起恐怕是不可信的。

2025年有望發現外星人

近日美國權威天文學家麥克·邁爾宣布,在我們的銀河係存在著類似於我們太陽的星體數量眾多,在其周圍旋轉的行星,非常相似於我們的地球。我們的銀河係總共有1000億顆星星,按照邁爾的說法,其中有100億~300億顆是類似地球的行星。

邁爾認為“它們具有形成岩石陡峭而非大氣的行星的所有特征,類似條件下導致了地球的產生”。邁爾近年來借助於太空望遠鏡Spitzer,從事著新星和其周圍圓形宇宙塵霧的研究。這種塵埃被認為是岩石碎片破裂所帶來的副作用,當它們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行星。

“100億顆行星,是絕對和我們的地球相類似的。”邁爾感歎道。進而邏輯上可以得出暫時還沒有一個嚴肅的科學家公開宣稱的結論,即在一個或者若幹個,甚至全部行星中都應該存在著生命。有些尚未開化,有的則是完全把人類拋在後邊的先進文明。

俄羅斯科學院太陽地球物理學院高級學者謝爾蓋·亞采夫表示非常讚同邁爾的觀點。然而數億個類似地球的行星還隻是一個假說。人們還沒有在宇宙中找到如此小的物體,例如類似於我們地球的行星。現在我們發現了250多個行星和別的星體,但它們全都比地球大上數百倍。然而,最近幾年的情況將得以改變。現在幾個宇宙望遠鏡的建設即將完工,它們將能夠在銀河係中“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