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宴會(2 / 3)

明朝軍隊實行衛所製度,每五千六百人為一衛,為保障首都,朱元璋將最精銳的軍隊安置於京城一帶,分為四十八衛,合計二十餘萬人,由五軍都督府直轄。大、小校場就是四十八衛首都衛戍部隊日常操練的地方。

在朱棣遷都後,南京四十八衛逐漸北調或者裁撤,到了嘉靖時期整個南京隻剩了三萬多人的守備部隊。但是嘉靖後期的沿海倭亂,讓朝廷重新重視起南京的守衛工作。

到萬曆初年,朝廷將整個南京城分為裏外兩部分,城裏的十二衛歸小校場提督管轄,訓練地點在城北的小校場。城外的二十四衛歸大校場提督管理,訓練地點正是南城外的大校場。

趙大囂知道衛軍的編製,現在自己手下有二十四衛的編製,如果每衛按照足額五千六百人算,那就是十三萬四千人。可這些衛軍那又足額的,大部分衛所都徒有其名,城裏的十二衛因為就在守備府眼皮底下,所以人員編製還算完整,每衛能有三分之一的丁壯在崗,城外這二十四衛能有五分之一的丁壯就不錯了。

“恩師,為何讓小婿去當這個有名無實的總兵呢?”

在趙大囂眼中,那種舊式軍隊已經沒什麼吸引力,就算大校場總兵滿編足額,也遠遠不是自己新軍的對手。錢謙益想拉杆子自立隻要投資自己的新軍就好了,非要費勁給自己弄個大校場總兵幹什麼?

“啟明,這半年多來老夫在家潛心觀察天下局勢,北方已經成了一潭爛泥,現在對皇帝最好的結局就是南狩,學宋高宗偏安南方,這樣還可以延續國祚一百年!”

錢謙益說的基本上是現在所有知識分子的共識,河南開封之戰後,大家都看清朝廷已經不行了,這時候最聰明的選擇就是遷都,讓皇帝到南方來,或者皇帝不來太子來也行。

“恩師,這件事說的容易,但皇帝不來怎麼辦?現在朝中清流當道,咱們這個皇帝要臉的很,能這麼聽人勸嗎?”

趙大囂的話讓錢謙益一愣,崇禎朝幾個能辦事的大臣基本都被殺光了,剩下的都是一幫磕頭蟲,讓他們誇誇其談挑毛病可以,但真讓他們實際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行了。

“啟明,這點你不用擔心,老夫會聯絡朝中舊友,你隻要當好你的總兵即可!”

“恩師,小婿認為應該做好十全準備,如果皇帝或者太子不能南下,是不是挑選合適人選?省的到時候被動!”

趙大囂的話讓錢謙益十分害怕,他存著小心思掌控兵權是一碼事,但廢立皇帝另立新帝可是另一碼事,如果操作不當可是要掉腦袋的。

“啟明,這件事萬萬不要跟外人說起,特別是做二手準備,你要爛在肚子裏絕對不要跟外人說,知道嗎?”

趙大囂看錢謙益嚇得要死,心中鄙視就你這膽子還想火中取栗?不過趙大囂也知道這種事情嚴重,所以趕緊表示一定不會出去亂說。

錢謙益雖然害怕,但擁立新君實在是個高投入高產出的事情,隻要成功了馬上位極人臣。錢謙益想了一下試探的問道:“啟明,你可有什麼好人選?”

“恩師,小婿這次在淮安見到了福王世子朱由崧,他現在混的十分淒慘,連飯都吃不上,如果老師這時候伸出援手,是不是。。”

趙大囂還沒說完,錢謙益直接拒絕道:“他絕對不行,福藩當年被我等壞了好事,如果福藩上位,我等豈能有好下場?”

錢謙益說的就是當年老福王朱常洵當太子之事,不過這時候所有當事人都已經死了,老錢還怕成這樣是不是有些太膽小了?

“恩師,老福王已經沒於洛陽,先帝都死了二十多年,您還擔心什麼呢?”

“啟明你不知道,這種事最怕有人舊事重提,老夫不能冒這個險!”

趙大囂知道錢謙益畏首畏尾的性格,看他這麼說也就不再說什麼,反而招呼二人開始吃起了火鍋。

這個八月十五讓老錢過的十分舒心,自己的嫡子嫡女都回來了,心愛的美人陪在身邊,錢錦婷得了趙大囂的吩咐也沒有懟老錢,這份態度讓老錢有種家庭美滿和睦的感覺。